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陈锡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时间:2018-01-03 00:26:56 作者:陈锡文来源:爱思想阅读:5328


  所以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需要认真地学习发达国家通过什么方式补贴农业,因为要符合WTO规则中对农业支持保护的限制。所以正在进行的东北的玉米定价机制和收售价格制度改革,提出了“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既要让市场发挥作用,又不能亏待农民。在这样的背景下怎么完善各种大宗农产品的定价机制、补贴政策、收储制度,这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3、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第三方面就是要努力地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关于农业的现代发展,包括我自己在内最开始想得比较多的是必须走土地流转集中、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在现在看也是对的,但是中国的国情很难做到让大量的农民尽快退出农业来实现大规模的经营,这需要很长的过程。因此问题不在于我们最终实现现代化以后,每个农业经营主体能经营多大规模的农业,而在于我们在迈向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怎么样来看待这么多数量的农民——他们的减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若想不引起大的社会动荡,就要保证农民有充分的就业。十九大报告中“小农户”的概念恐怕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在党的报告提出来,而且这次讲的是要让小农户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同现代农业的发展有机衔接,这个含义非常深刻,实际上回应了为什么要推进乡村振兴——农民从农业转移出来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我也想到总书记在这个方面曾经讲过另一个“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总书记去年4月25日在安徽省参加改革座谈会时说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对这个的认识都是一致的,但是要改变我国农业这种分散的、粗放的经营方式是需要条件和时间的。条件讲了三个:第一就是城镇化,因为人口的大规模转移保证土地规模经营才能做起来;第二是农业科技要有明显的进步,更少的人种更多的地,要避免粗放经营就必须要有科技进步的基础;第三强调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要由农业化现代服务体系去帮着办。反过来的意思就是要想搞土地规模经营,就先创造这三个条件,(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而不是赶人。我觉得这个道理讲得很好。第二他讲了时间多长,要把改变中国农业分散的、粗放的经营方式这个过程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下去审视,对此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所以我觉得十九大之后,我们应当有更理性的态度来看待农村存在这么大数量的小规模经营农户的问题。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可能都将是这样的局面。怎么样想办法“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需要我们要做大量工作,特别是在座的很多都是到农业农村投资发展的公司企业,大家要注意到这个问题。如果中国的“三农”问题变成“一农”,那么就是如何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的问题,这件事好办,只要大规模的投资、引入现代化的技术、实现大规模的经营、让农民全部离开农业农村,效率就上去了。但是农民离开后去哪里?如果他们找不到更好的出路,引出的问题是不是比现在更麻烦?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专家也在关注这个问题。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要因时因地去发展适合各地实际情况的形式,有一条路就是通过流转实现集中规模经营,有些地方是有条件的,也搞得很好;还有一条路,就是小农户一时半会不愿意放弃自己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的时候,要实现他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就要通过发展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现实中很多托管、代耕、购买服务等都可以实现这样的目标。第三次农业普查资料统计的农业经营户有2亿多,这是中国的国情,如果有一天我们把农业经营户减到200多万户的时候,就与日本、美国差不多了,但是要减掉绝大部分农业经营户是不容易的,没有足够的历史耐心是做不到的。所以我们说资本下乡发展现代农业时,除了要提高农业自身的效率,更要考虑怎么给农民更多的就业机会,这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二)如何实现农村的现代化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五句话作为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大家读起来都是似曾相识,因为12年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时候,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句话。

  对两次分别提出的五句话进行对比就知道:第一,我们12年来有了很大的进步;第二,未来提出的要求更高。这五个方面体现的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不是单方面的生产效率提高,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单求某一方面的突破解决不了太大的问题,“五位一体”的建设哪个都不能偏废。

  下一步农村的现代化就要全面实现这五句话的要求,怎么保证产业兴旺以及乡村的治理有效,这是下一步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当前农村城镇的突出问题很多,十九大报告着重讲了两个。

  第一是农民的就业和收入问题,报告里强调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际就是要给农民的创业就业开拓更大的空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收入渠道。我们回顾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农民就业的第一空间就是耕地,这能解决温饱,很难实现富裕。于是第二就业空间被开拓出来,即向非农产业、向城镇转移。这个过程中间也是有变化的。一开始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最兴旺时乡镇企业有两千多万家,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有1.2亿多,当时大家都以为农民就业问题靠乡镇企业这种离土不离乡的方式就可以解决了,但是乡镇企业红火了十几年之后退潮了。那么农民就业怎么办?于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民工潮涨起来,现在有将近2.8亿的农民工,那么依靠民工潮是不是就可以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原来我也这么想过,但是这两年情况又不一样了。统计局统计的数据显示外出务工农民工前年增加63万,去年增加50万、增长率已经降到0.3%,0.3%在统计学上讲起来大概就是个误差。从这个意义上讲,民工潮至少在当前可能不能带动更多的农民去就业。于是要开拓第三产业空间,就是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通过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在农村创造不是主要依赖于耕地、但同时又不必进城搞非农产业而增加的就业机会。有没有呢?农民已经创造出来了。前天的《人民日报》用了很大的篇幅报道了河南省虞城县怎么样从输出农民工的大县最后变成农民返乡创业的热土,这个县在过去的三年中有十万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除了解决自己的就业之外,又带动当地五万多人进入到新的经营主体就业。我不是说以后城市不会增加新的就业,这不符合规律,以后城市的发展转型到位之后还可以给农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但是至少在这一段时间仍要开辟虽然在农村、但不主要依赖于耕地的新产业、新就业,这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非常重要的机会。

  讲到农民的第二个大问题,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对这个概念,我自己的印象中在党的文件里是第一次提出来,什么叫基层基础工作?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怎么样搞好农村的社会治理,这次明确提出叫“三治合一”,就是“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第二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这也是一个很高的要求,这不仅仅指党和政府专门从事三农工作的人,农村的基层干部也是三农工作者,各行各业都和农业农村有关系,所以每个行业都应当有自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者队伍。金融、农产品加工等行业都应该培养自己的“一懂两爱”三农工作者。

  (第一农经内参摘自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微信公众号《陈锡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原文为作者12月24日在“2018中国农业发展新年论坛暨中国农业企业领袖论坛”发表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题演讲。)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