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28 15:45:17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阅读:13066
01
自由落体的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在“自由落体”。“遏制”(containment)成了美国对华战略的关键词。
即使在疫情导致白宫手忙脚乱的危机时刻,特朗普政府也时刻不忘记“遏制中国”:
• “华为绞杀令”一周年之际,2020 年 5 月 15 日美国对华为的制裁再度加码,禁止全球所有技术来源含有美国成分超过 10% 的芯片制造商为华为代工芯片。此前的 2 月 6 日,美国司法部部长威廉·巴尔(William Barr)就“美国为何绞杀华为”讲道:“中国已经抢滩,现在 5G 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领先会让美国失去制裁的权力。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如果工业互联网依赖于中国的技术,中国将有能力切断各国与其消费者和工业所依赖的技术和设备之间的联系。”
• 5 月 19 日,美国会众议院“中国工作组”(China TaskForce)宣布“中国工作组”将分为国家安全、科技、经济、能源、竞争力和意识形态竞争这五个支柱(pillar)小组,就“中国构成的威胁”提出各自的政策建议。
• 美国参议院 5 月 20 日通过了针对中概股的《国外公司问责法案》。
• 美国阿肯色州议员汤姆科顿:中国留学生可以来美国学习莎士比亚,但别来美国学习量子、计算机、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
• 5 月 20 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悍然发表声明祝贺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就职。
• 5 月 20 日美国发布了长达 16 页的《美国对中国战略方针》明确指出:美国承认中美两国将进行长期性战略竞争的事实,为此美国政府计划通过整体性的战略方针,将指导原则回归到现实主义。
• 美国商务部 5 月 22 日宣布,将 33 家中国公司及机构列入“实体清单”,包括奇虎 360 与云从科技。
最离谱的是,特朗普 5 月 14 日竟然在电视台恫言:
我们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们可能切断整个美中关系……这样美国可以节省 5000 亿美元。
02
97 岁老人的警告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中美关系的至暗时刻远未到来,97岁的基辛格发出的警告并非杞人忧天:
美国和中国处在”冷战的山脚下"。中美两国均不可能主导对方,双方必须承认并适应这事实,若任何一方想在冲突中大获全胜,只会导致永久性的冲突,引发灾难后果,情况比摧毁欧洲文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更糟糕。
帮我关上窗户,暴风雨要来了,世界要变天了......
03
理论先行
美国对华战略的转变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 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
• 以特朗普、蓬佩奥、班农为代表的政客们的鼓噪与煽动
• 美国智库和思想界的理论支撑
其中最后一点,即遏制战略的理论基础,此前未被重视。笔者以为,理论的重要性不可低估。正如经济学大师凯恩斯所言:
许多实干家自以为不受任何理论之影响,往往恰恰沦为某个已故经济学家最坏学说之不自觉的奴隶。
不论早晚,不论好坏,危险的东西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
认清美国对华战略的理论本质,对于正面迎接这场世纪博弈至关重要。
04
记住这个名字:米尔斯海默
遏制中国,是“特朗普主义”的关键内容。这一思想的理论基础源于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他在 2001 年问世的代表作《大国政治的悲剧》中提出“进攻性现实主义”(offensive realism)理论,被认为是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的理论指引。
之所以称为“大国政治的悲剧”,是因为国际体系没有“守夜人”,当一国受到另一国威胁时,没有可以求助的更高权威。米尔斯海默认为,国际体系是一个险恶而残忍的角斗场。人类社会之所以屡屡陷入这一双输的“囚徒困境”,是因为“国家永远无法确信其他国家不怀敌意”。今天的朋友,明天可能就是你的敌人。因此,大国唯一的选择就是参与无情的权力竞争。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米尔斯海默的思想世界。
05
残酷的现实
国际政治从来都是一项残酷且危险的交易。
19 世纪战略家克劳塞维茨说:
战争是政治以另一种方式的继续。
《利维坦》作者、思想家霍布斯说:
自然界中所存在的只有现实。
20 世纪是一个暴力的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 900 万人葬身欧洲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 5000 万人失去了生命。
即使在冷战结束以后的 25 年中,美国就已打了六场战争:海湾战争、波斯尼亚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
06
进攻性现实主义
大国彼此畏惧,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信任的余地。在国际政治中,天助自助之人。大国彼此畏惧,是国际政治中的核心问题。
国际体系的特征导致了国家之间的相互提防:
1)缺乏一个凌驾于国家之上并能保护彼此不受侵犯的“仲裁人”。当国家拨打 911 求救时,没有更高的权威赶来救援;
2)国家总是具有用来进攻的军事能力;
3)国家永远无法得知其他国家的意图;
4)生存是大国的首要目标,生存的最佳方式是成为体系中最强大的国家;
5)大国是理性的行为体。
大国有三个总体行为模式:畏惧、自助、权力最大化。大国为了确保自身安全就要不断扩张自己的力量,一国只有成为霸主之后才会停止对权力(军事优势)的追逐。
大国的理想是成为世界唯一的地区霸主。美国如今就处于这令人垂涎的位置,无疑,它一定会竭尽全力削弱甚至消灭它的远方对手。
07
安全困境
安全困境,是国际政治中的经典概念:
• 一个国家增加自己安全的努力,往往会减少其他国家的安全感。
• 虽然某国认为自己的武器是防御性的,但其潜在对手却总认为这些动作是进攻性的。
一项研究估计,1815-1980 年间发生了 63 次战争,其中发动战争的一方赢得了 39 次,有 60% 的胜率。
08
美国的两面性
美国人倾向于认为,道德应在政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美国人喜欢这样一种观点:
• 美国是世界政治中的慈善力量。美国现实或潜在的敌人是误入歧途或心怀恶意的麻烦制造者。
“天定命运论”(manifest destiny)是这一理念的典型代表。在北美进行扩张并建立西半球最强大国家,被视为“天定命运”——在美洲的定居者“注定”要拥有这一大陆的大部分。
△1800-1853 年美国的向西扩张
美国人基本上是一种乐观主义者,托克维尔说:
美国人相信人被赋予一种不确定的改善本能。
美国的自由派相信,美国是独一无二的国家,是上帝的选民,是山巅之国,是其他国家的灯塔。
因此,美国政治精英的言辞涂上了浓重的乐观主义和道德主义色彩。
然而,关起门来,策划国家安全政策的精英们却满口权力语言,而不是什么法则。在国际体系中,美国也按现实主义的逻辑行事。
聪明的观察者应该注意到:美国是说一套做一套。政治学家卡尔在 1939 年就说过:
欧洲大陆国家把讲英语的民族看成“在善良的外衣下掩盖其自私的国家利益的艺术大师”。
这种伪善盎格鲁-撒克逊人思维中的特有怪癖。
尽管美国声称其外交政策充满人道标准,但 1992-1993 年的索马里事件是过去 100 年里美国唯一一次为了人道主义使命而让自己的士兵丧命异域。在 18 名美国士兵丧命后,美国不得不立即从索马里撤出所有军队。1994 年卢旺达的胡图族对图西族进行大清洗时,美国拒绝出兵干预。
△《黑鹰坠落》剧照
冷战期间,美国花费大量资源阻止苏联在欧洲的扩张,这不是因为美国热爱和平,而是因为美国担心苏联的胜利将导致均势出现危险的改变。
二战中,直到 1941 年 8 月美国仍在执行“孤立主义”:延长 1940 年被征募的军人一年期服役的法案仅以一票之差在众议院通过。4 个月后,日本偷袭珍珠港。
09
现实主义的美国
20 世纪 30 年代晚期,美国人把苏联看成魔鬼国家;当 1941 年美国与苏联联合抗击德国时,美国政府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公关运动,此时苏联被描绘成最民主的国家,斯大林也成了“约瑟夫叔叔”(Uncle Joe)。富兰克林·罗斯福说:
为了击败希特勒,我愿意与魔鬼携手。
△雅尔塔会议
“门罗主义”深刻影响了美国外交。1823 年门罗总统说:
今后欧洲列强不得把美洲大陆已独立国家当作未来殖民的对象……任何欧洲列强以任何方式压迫或控制它们的命运,我们只能认为这是对美国不友好的态度。
美国是现代历史上唯一的地区霸主。拿破仑帝国、德意志第二帝国、日本帝国、纳粹德国、苏联都曾努力称霸其各自地区,但无不失败。美国称霸西半球不是靠误打误撞,而是美国国父们及其后继者深谋远虑,有意追求霸权的结果。说到底,他们实践了进攻性现实主义的原则。
1895 年美国国务卿奥尔尼照会英国勋爵索尔兹伯里:
今天美国在这一大陆上是实际的主权国,它的命令就是法律,对外干涉是该法律的一部分。它无限的资源和被隔离的位置使它主宰着这一情势。
奥尔尼说:
美国已经了解国家之间的关系建立在既非感情也非原则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自私的利益基础上。
10
巨大水体
当大国被巨大的水体分隔时,它们常常不具备相互攻击的强大能力。巨大的水体是一个可怕的障碍。
英国之所以没有兴趣建立庞大的军队去控制欧洲,原因在于它不得不面对跨过英吉利海峡向欧洲大陆投送军队的巨大难题。
11
地面部队的重要性
地面力量才是决定性的军事手段。最强大的权力是拥有最强大陆军的国家。陆军是征服和占领的主要军事工具。
在大国战争中,封锁和战略轰炸不可能产生快速而具有决定性的胜利。历史记录表明,战略轰炸几乎不可能削弱敌人的陆军。
12
核武器
在大国都拥有核武器的情况下,地面力量仍是军事力量的关键。核武器导致了“相互确保被摧毁(MAD)”。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认为:
核武器达不到任何军事目的,唯一的用途是恫吓敌人也放弃使用核武器。
13
生存战略
生存战略有多种选项:1)战争是国家获取权力的主要战略;2)讹诈是一个更有吸引力的选择,成本较低;3)诱捕,即一国试图通过挑起对手间长期而昂贵的战争来削弱它们;4)坐观血腥厮杀,即一国采取某些措施,确保敌国卷入的战争是持久且致命的;5)建立均势和推卸责任是大国用来阻止敌人颠覆均势的主要策略;6)绥靖和追随强者战略,二者都要求向强者出让权力,这预示着大麻烦的来临。绥靖将激起而不是减弱对方的征服欲望。
有人认为,战争因为成本过于高昂,是毫无意义的冒险。战争虽然成本巨大,但也可以用来攫取财富。二战期间,德国单是通过金融过户一项,就动用了法国人均国民收入的 30%、挪威、比利时和荷兰战前国民收入的 42-44%。征服者还可以征召被占领的人口加入自己的军队:1812 年法国进攻俄国时,几乎一半的主力入侵部队不是法国人;1944 年多达 760 万外籍工人和战俘被德国雇佣,占当时德国劳动人口 1/4。
从 1930 年到 1941 年,希特勒实际上在他从事的每一件事情上都取得了成功。直到他在 1941 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攻击苏联。
1941 年美国的潜在力量是日本的八倍。日本为何不自量力发动珍珠港袭击呢?日本人不是傻子,不是不经思考就奔向民族自杀,而是在两个选择之间的痛苦争论:二战前夕,日本从美国进口 80% 燃料产品、90% 汽油、65% 的机器工具、75% 的铁屑。1941 年 7 月美国对日本进行毁灭性的全面禁运。禁运带给日本两个选择:向美国的压力投降,或者与美国开战。日本偷袭美国,它清楚地知道这很可能失败,但它希望可以在一场长期的战争中困住美国,迫使它退出这一冲突。
△广岛和平纪念公园
14
结构与战争
大国之间的权力比(power ratio)影响国际体系的稳定性。不平衡的多极体系特别容易导致战争,例如一战、二战前的欧洲。两极是最稳定的结构,因为两极中“误算”的可能性更小。
15
中美博弈
冷战后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进入了单极世界。但中国的崛起正在改变这一局面,大国政治就要全面卷土重来。
美国要全力阻止中国取得亚洲霸权,而中国大部分邻国(印度、日本、越南、韩国、俄罗斯)会联合美国遏制中国的权力。结果将是激烈的安全竞争,战争颇有可能。中国卷入了许多领土争端,自身实力越强,争端的解决就越利于中国。
20 世纪日本强而中国弱的结果,每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中国人不会忘记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百年里,美国和欧洲列强对中国的欺辱。
被称为“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是世界第三大仅次于南北极的淡水储藏地。对于水资源的争夺,可能导致严重的政治经济后果。
△冈仁波齐
中国进口海湾石油主要靠海运。海上通道必须经过东南亚国家。
16
时间在中国这一边
现在就发动战争,对中国是不明智的。冲突会损害中国经济。说简单些,时间在中国这一边。
不管中国怎样释放善意,其他国家也不可能确定中国真正的意图是什么。因此中国的邻国已经把注意力集中于中国的“国家能力”上。它们担心,这个超级大国有一天可能打它们的主意。邻国知道,拖延对自己不利。基本上每个国家都要站队,因为美国和中国会迫使它们站队。
美国大概会采用冷战期间对付苏联的办法对付中国,最佳战略是遏制(containment)。美国是离岸平衡的老手,其理想策略是自己置身幕后,让中国的邻国背起遏制中国的大部分责任。但这些中国的邻国力量不够,美国只得自任先锋。这就是奥巴马 2011 年宣布重返亚洲(pivot to Asia)的主要原因。
促使中国经济减速比战争更有吸引力,但只有在美国可以找到新的贸易伙伴而中国找不到时才行得通,两者缺一不可。
中国是在自己后院用兵,而美国从加州出发派兵需要跨越 6000 多英里。
中美两国会有些人抗拒对抗性路线,但此类人在话语和政策辩论中大概会逐渐被边缘化。
17
民族主义是最有力的意识形态
中美可能会限制民间往来。预计美国不允许中国学生去美国学习与武器和技术有关的专业。
潜在代价越小,开战的可能性越大。亚洲所有可能发生的战争总代价远比不上冷战期间欧洲腹地一场战争的代价。除了朝鲜半岛,还可想象中美为控制台湾、南中国海、钓鱼岛、中国到海湾的海上交通线而开战。
民族主义可能加剧中美之间的竞争。民族主义是地球上最有力的政治意识形态。对民族的认同往往压倒其他所有形式的身份认同。极端民族主义可以成为战争的强大动力,因为它会导致各国相互之间的妖魔化(demoize)。
18
贸易难以阻止战争
经济相互依赖会促进和平。但是当经济考虑和政治考虑冲突时,往往是政治优先。生存大于繁荣。1990 年伊拉克不顾两者经济联系紧密而入侵科威特,主要是因为后者原油生产超过欧佩克配额,压低了伊拉克石油利润,导致伊拉克经济不堪承受。
国际政治就是危险的事情。任多大的善良愿望,也不能缓和大国之间激烈的安全竞争。我描绘的图景灰暗,希望实践会否定我的理论,证明我预测错了。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中俄欧亚一体化:如何实现?
下一篇:“一带一路”:东北亚的危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