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我们今天理解的“中庸”其实是孔子最讨厌的“乡愿”

时间:2020-06-03 15:45:18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阅读:11780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中庸》,在昨天的内容中我们知道了:汉朝与宋朝对于“中和”的解释是不一样的,也知道了朱熹曾经用“月印万川”的例子来证明了天地一心的道理。不过《中庸》所谓的“中和”实在是太缺乏标准,什么样的境界才算“中和”呢?

21.jpg

   《中庸》从哪里来?

中国传统文化中确实有很多概念让人让人摸不着头脑,捉摸不透。怎么样才算达到了“中和”境界呢?怎么判定?也实在是没有办法,不过朱熹告诉我们虽然没有标准,但是有榜样。

朱熹说:“圣人就是我们的榜样”,虽然这句话有着牵强附会之嫌,但也是无可奈何。朱熹很喜欢中庸,他在为《中庸章句》写序言的时候,一开始就浓墨重彩的渲染了《中庸》的来历,并且言之凿凿的说《中庸》的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子思。

 22.jpg

朱熹说:子思写作的目的很伟大,他害怕真理会失传,于是就把它给记录了下来。圣人根据天道确立了真理的标准,使他代代相传,这就形成了道统。尧把“允执厥中”传给了舜,舜又根据当时情况总结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十六字真言,传给了大禹。

朱熹的这套说法,成为了元、明、清三朝儒学大大方向。简单来说三个内容:第一、《中庸》的作者是子思,是圣人后代;第二、道统真实存在;第三、圣人心传。

 23.jpg

    两个概念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字心传,首先就为我们将“人心”与“道心”区分开来。“人欲”属于“人心”,“天理”就是“道心”。“人心”是充满私欲、诱惑、贪婪的,有了它们的存在,人类就会自然不自然的走向罪恶的深渊,这就是“人心惟危”。

与此相对的“道心”,是天地至美,至善至公的存在,但是却很容易被“人欲”遮蔽,这就是“道心惟微”。有了这层解释,朱熹顺理成章的告诫我们:做人一定要全心全意地执行“存天理 灭人欲”,这就是“惟精惟一”,最后一句“允执厥中”是在告诉我们要一直奉行“中庸之道”。

 24.jpg

对于正常人而言,能够在待人接物上奉行“中庸”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朱熹的要求是“一直”,也就是意味着在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也不能动歪脑筋,也要按照“中庸”的规范来进行,这就太难了,所以朱熹又说了“慎独”的概念。

这实在是太艰难了,但是如果做不到,那么因为“天地一体”、“天地一心”那么天地就不能罡正,万物也就不能自然生长。朱熹针对这个问题,一直不断地为大众洗脑,总是喜欢搬出孔子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态度来教育大家。

25.jpg

   中庸”和“乡愿”

不得不说,朱熹对“中庸”的解读实在是有些矫枉过正,过度解读的嫌疑。反观回孔子与孟子的时代,他们的解释就要简单的多:中庸”是最高的修养,一切刚好,恰如其分,就是“中庸”。

孟子曾经对自己的弟子万章说:孔子最喜欢结交“中道之士”,最讨厌的是“乡愿”。“乡愿”最大的特点在于:自身以正直、廉洁自居,但是一旦拿出尧舜的标准来衡量他时,就会发现此类人是何等的令人厌恶。

这样的人,是真正的适应群居生活的人,内心没有道德准则,只是随大流而已,无论什么时候他都能够完美的融合到社会高评价的体系当中。是不是有一点颠覆三观?我们日常理解的“中庸”恰恰是孔子最讨厌的“乡愿”。

 26.jpg

好了,关于“《中庸》的两个概念与乡愿”的内容就到此结束吧,今天的内容您只需记住三点:第一、朱熹存在对《中庸》过度解读的嫌疑;第二、朱熹的“中庸之道”配合的是“慎独”,这实在是难以执行;第三、我们日常理解的“中庸”恰恰是孔子最讨厌的“乡愿”。

谢谢赏阅,您的关注是对“王庶文讲坛”最大的鼓励。“王庶文讲坛”致力于中西方文化、历史、美文、诗词创作,谢谢您的支持。

27.jpg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