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9-16 15:55:37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阅读:4692
斯伟江 法律工作者
这个文章似乎就是借鲁迅新闻为药引而已!
据说鲁迅文章大篇幅从教科书撤退,也有人辟谣。其实,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社会上读鲁迅的人越来越少的,读鲁迅少,意味着鲁迅文章的现实需求的退潮。扪心自问,近期有多少人会去读鲁迅?大规模阅读鲁迅的年代是出版市场的极度匮乏,顶着当代圣人(毛泽东语)的帽子,鲁迅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唯一能全部出版文章的作家。而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因为其在政治上的问题而无法出版;而新文化运动的另一代表人物,胡适,在当时,作为反面人物,其书反而无法出版,甚至被组织批判。至今,陈、胡的文章虽然可以大部分出版,然而,入选教材恐怕无人会作此猜想。
历史学家朱学勤说过,毛泽东也是五四青年,有新文化运动改造中国人人性的冲动。这观点不乏真知灼见。当然,也可能是来自新儒家的人皆可为尧舜理论。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中干将之一,其主要的成就在批判丑陋人性上,当然,这个人性特指中国人的人性。晚清以降,天朝崩溃,清政府、北洋政府丧权辱国,中国人从世界的中心(自我认识)沦落到半殖民地的国民,我们民族的一批精英,在深刻反思为什么?五四的口号是要民主、科学,而反思中国为什么没有民主、科学,大部分人就归咎到中国的文化上去,打倒孔家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之一。
清末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破产,到了新文化运动时,全盘西化理论已经喊出。由于见到日本引进兰学、(西学)议会政治等一套西方体制后,进步神速,留过学的“医生们”(鲁迅、陈独秀是留学日本,胡适是留学美国),自然更会相信中国病需西方药来医,而且需要连文化一起更换,这里面就包括鲁迅想以文章来改造国民性。
平心而论,新文化运动中很多批判观点是过激的,什么废除汉字,两千年封建都是吃人的文化等,基本上是否定中国之前的一切,似乎,中国这两千年是活地狱。鲁迅的批评对象,是中国人人性中的愚昧、冷漠(《药》,吃人的礼教(《狂人日记》),奴性(《阿Q正传》),一系列杂文,笔锋所向,无一不是旧文化下的阴暗面。贫贱夫妻百事哀,一个国家穷且弱之下,病急乱投医,似乎中国人本身是最大的病因,鲁迅弃医从文,看的主要是这一“精神病”。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鲁迅太冷了。他笔下的人物几乎没有阳光。看多了鲁迅,似乎中国人没了希望!
90年过去,时势异矣!当下的中国,已经是《中国可以说不》流行的年代。按照国民生产总值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国民似乎已经超乎寻常的自信,除了时评家在杞人忧天,中国模式、北京共识似乎已经为某些国家所接受。至于文化,随着一些人的荷包扑满,并见识了西方的危机后,文化居然也徒然奋起了。反思鲁迅,反思新文化运动,其实也早就在民间默默进行。
鲁迅批判的人性,其实是不是中国人的人性,全世界的人性都是一样,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西方人也是人,有人性的贪婪、冷漠,君不见,金融危机的引发就离不开那帮华尔街精英的贪婪。只不过,西方慢慢发明了一种自由、法治的制度。从英国的传统中,民众多争取了些自由,光荣革命后,慢慢地发展出限制君主专制的制度,有了这一模式的创新,君主立宪模式和法国大一统模式等进行“市场竞争”,慢慢地,西方民众有了选择,加上政教分离等,社会似乎也慢慢文明起来。
要知道,西方文化在野蛮的时候,可并不比中国文明。社会学家伊利亚斯的巨著《文明的进程》描述,西方从野蛮的社会习俗到后来的文明,其实是一个社会不断分工,把人链接起来,处于互相依存的网络,这网络要求人在采取行动前瞻前顾后,自我调节,自我制约,这样的过程离不开国家、社会、民众的互动。假如说,没有国家的民主化,法治化,西方的文化能否达到现在的文明水平,结论是不可能。
鲁迅阅读退潮,一方面是因为鲁迅文章本身的缺陷。另一方面,可能是中国人由于物质上的自信延伸到文化上的自信,也可能因为看到西方这种浮士德精神(严复归纳)的缺陷,如环保危机,全球变暖,无不是这种所谓工业文明的副作用。
阅读鲁迅的退潮,恐怕也是认识到中国人并非一无是处,全盘西方的破产,认识到不同文明之间的共性和不同,从国学的复兴,到中秋节等的回归,无不是觉得文化的有些部分总是有差异,文明的多样性是常态,文明单一化才是灾难。但中国传统文化部分也是中国近现代落后挨打的替罪羊,专制及其造就的专制文化部分,跟随专制制度一起,才是应该反思的东西。而一些普世价值,确实人类文明所共享的,如民主、自由、法治、人权。而鲁迅笔下的所谓中国人的民族性,有时倒过来,成为有人认为中国人不适合民主、法治的借口。因此,或许有人爱读,有人不爱读。
阅读鲁迅的退潮,并不是中国现在已经完全摆脱了旧的文化,无疑,中国现在的文化已经是中西混杂,文明的冲突和融合,中国人穿上了西装,引进了选举制度,民主、法治也写进了宪法。然而,无疑,如俄罗斯一样,由于上千年的专制统治,造成民众政治文化的一些偏好,会有路径依赖,如偏好大一统,偏好面和心不和,不喜欢论辩,如对私人的忠诚超越法律职责的文化,这些迎合专制文化的东西,无疑仍需要鲁迅精神予以批判的。因而,批判精神的式微或许也是,社会觉得批判没什么用,以至于如鲁迅所说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因此,更多的人就只生活在平庸里,得过且过。
毋庸置疑,新文化运动已经过去90年,中国社会土壤也大不一样,文字表达方式也发生变化,阅读鲁迅的不流行是很正常的,我们的社会有了韩寒的杂文,也有了余华的小说等,温和讲理的胡适也已经回来。且彼时新文化时代的主将的卓见,已化为报纸时评家笔下的常识。一个不需要偶像鲁迅的时代,或才是新文化运动的终结。可惜,以笔为刀的新鲁迅如韩寒已产生,不同的是,韩寒笔下有风雨,却也有阳光。这一点,和胡适其实有类似之处。
鲁迅虽死,其批判精神自然不会磨灭。但是,社会不光要批判,也要建设。中国人既不是天朝,也不是劣等民族,我们是正常的民族,文化中有被专制改造过的,也有可以留存的东西。我们天性中没有奴性,我们的文化不都是吃人的礼教。批判鲁迅等新文化运动,无疑用的仍是鲁迅的精神。
鲁迅阅读退潮不是中国新文化演进的退潮,是国人对现代文明、人性、民族性理解的进步。因此,鲁迅文章有没有退出课本,或者将来,胡适、韩寒的文章能否进入课本,这种事情看似很重要,然而,也没什么大不了,因为,社会已经把后者列入阅读对象,把前者放到了书架顶层,社会,本身就是大课本。
----中国危机治理网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市场经济转型中的正义观念
下一篇:法学专家聚重庆研讨打黑如何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