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2-12 14:41:48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阅读:9494
怪象一:黄金变黄连
三峡成库以来,长江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水运运力急剧扩张,拉动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方式提档升级,长江航运的货运量增速有所回落,企业为争夺货源相互压价,“价格踩踏”导致不少航运企业被拖入“死循环”。不少航运企业“吐槽”,他们没从黄金水道中赚到“黄金”,只吃到了“黄连”。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公路和铁路运价不断提升,而长江水运运价不但未涨,还有所下降,船公司只能通过不断做大船舶、提高效率来寻求利润。”重庆长江轮船公司总船长王嘉玲说,一些船公司为了牟利,甚至动起了降低造船成本、减少船员配置乃至超载的“歪脑筋”,这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也大大增加了长江航运的安全风险。
与此同时,随着三峡大坝拥堵日益突出,待闸时间越来越长,船公司日子更加难熬,一些企业倒闭。而航运企业效益差,造成船员薪资无法提高,生活环境难以改善,使长江航运长期面临人才难求的境地,人才短缺越来越成为制约长江航运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一些航运企业负责人和船员说,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黄金水道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但目前他们的获得感与之并不相符,国家还应对黄金水道的参与者给予足够重视。
怪象二:舍近却求远
明明港口就在家门口,却偏偏把货运到外地港口发出;港口本来有配套的综合保税区,进关货物却被外地抢着落地,制造进出口政绩;企业本应在有产业基础的地方集中形成产业链,却异地设立生产基地进行远距离配套……层出不穷的“补贴战”“价格战”,人为制造“舍近求远”的怪象,把市场搞得支离破碎。
长江沿线的宜宾、泸州、重庆、武汉等城市,近年来纷纷大力发展港口经济。由于部分港口彼此距离较近,辐射范围难免重叠,为了吸引货源,做靓经济数据,一些城市大打“补贴牌”,甚至零运费吸引货物前来中转,这导致不少货物放着家门口的港口不去,非要跑到几十甚至上百公里外的港口出港。除了长江沿线城市之间会发生“补贴战”外,一些域外城市也通过补贴来与港口城市抢夺资源。
记者了解到,由于高额补贴和通关效率等原因,一家企业在武汉基地生产的外贸货,不从本地的天河机场运,而是“舍近求远”通过公路拉到郑州机场后运出境。
在各地争抢下,一些龙头企业宁可选择异地设立生产基地,也不愿下力气推进区域产业整合或开展产业协作,以至于不少产业都出现远距离配套。本地产业配套能力弱,“产业断层”现象突出,导致中心与外围之间无法建立产业衔接配套,难以从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些人为因素不清理,推动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率配置格局就不可能形成,统一的市场也将成为空谈。
怪象三:小马拉大车
有些污染问题,是辖区内的央企、大国企长期忽视环保造成的,但抓长江大保护的责任,往往压在行政级别更低的地方政府身上。这样的现象,在沿江地区相当普遍。
不少基层干部反映,落实长江大保护,归根结底要从源头上截污控污,而行政级别更高、话语权更大的大企业、大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不力,难以形成共抓大保护的合力。单靠基层政府搞保护,就是“小马拉大车”,心有余而力不足。
比如,中部某市一城区有10多家大国企,其中一个央企厂区就占该区面积的40%左右,大企业的职工、家属占全区人口近70%,是典型的“大企业、小政府”。近两年,该区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先后数十次与辖区重点企业就生态建设进行会商,企业态度非常明确,也采取了不少积极措施,但环保历史欠账多,企业实际动作不够大,导致区域性环境问题仍然突出。
长江中游一化工强区的负责人说,境内的化工企业是纳税大户,又是央企,市里开会要坐在主席台上,自己虽然是区领导,人微言轻,说话还没企业管用,协调企业治污控污要看企业脸色,这导致该区的污染防治问题一直比较突出。
怪象四:抢到扔一边
近年来,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央给了地方一些优惠政策和“帽子”,比如建立自然保护区、贸易口岸、自由贸易区等,但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地方好不容易抢回来“帽子”,却没有发挥好效益,有些甚至闲在那里“晒太阳”。
以自然保护区为例,以前划定自然保护区时,各地争相进入,但随着近年来生态保护力度加大,曾经抢着戴的“帽子”,如今却成了“烫手的山芋”。因为是保护区,一些项目上不了,一些区域不能开发,不少地方呼吁调整自然保护区,给当地留出发展空间,有些地方更是向上级申请“摘帽”。
贸易口岸、自由贸易区优惠政策浪费的现象也很普遍。一些企业向记者反映,西部某市拥有汽车、水果、肉类、木材等口岸,具有独特的政策优势,本来可以借助长江经济带、中欧班列,大力发展贸易经济,却因为通关不畅等原因,企业不愿意从这里通关,导致贸易口岸功能未充分发挥。
怪象五:你建我也建
长江经济带涉及11个省市、10多个部门,一些地方、部门自成一派、各搞一套,各自为政造成重复建设。本来,长江水利委员会已建立了覆盖全面、较为完善的综合监测站网体系,但环保、国土、农业等部门也承担相关监测职能,站点设置和监测内容交叉重复,不仅造成数据来源多头、监测结果不统一,也浪费国家财力和监测资源。
信息化方面,各个地区、部门都在建自己的信息化系统,多头重复录入不仅给基层增添负担,信息不共享也造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以入河排污量监管为例,流域机构难以获取其他部门掌握的相关信息,如直排入水体的污染源、污水处理厂、流动污染源排放数据、农业面源信息等,大保护工作缺乏支撑。
当前,长江经济带行政区型经济特征明显,要素无法自由流动,产业重复布局导致恶性竞争。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透露,重庆液晶面板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各省就争相招商,陆续上马8个类似项目,造成产能过剩隐患。
除重复建设之外,由于相关部委和省市意见不统一甚至相互冲突,一些打通瓶颈的重大工程久议不决。三峡水运新通道、长江中上游航道整治、鄱阳湖洞庭湖生态修复工程建设、长江管理体制改革等重大工程和事项,迟迟没有定论,有的甚至争论了几十年之久。
怪象六:新瓶装旧酒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必须培育发展新动能。近些年,沿江地区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建起了一批产业转移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区、临港新区等。
但记者调研发现,不少园区“新瓶装旧酒”,还是搞“土地送出去、资本引进来、税收留下来”的老套路;有的园区“建而未用”“开而不发”。生物医药、通用航空、整车制造、电商物流等“时髦产业”蜂拥而上,产业结构同质化加剧了区域“内耗”。上海与武汉、重庆与武汉产业趋同度较高,未形成较强的产业优势互补。
这两年,长江大保护备受关注,一批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工程纷纷上马,但有的产业和项目只是冠上了“绿色”“保护”之名,操作起来还是过去的老做法,生态建设依然雷声大雨点小,喊口号的多,实际行动的少。有的地方发展冲动较大,生态建设浮于表面、做做样子,仍然存在重经济增长、轻生态保护的“唯GDP论英雄”思想倾向。
怪象七:治污两头怨
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涉及干支流、左右岸、上下游,是一个经济社会生态大系统。当前,长江大保护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但由于没有厘清区域之间的权责利关系,也没有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治污工作存在上游、下游两头都抱怨的问题。
去年发生的洪泽湖跨境污染问题,江苏、安徽两省环保部门均认可污水是经过新濉河、新汴河排向洪泽湖的,但对于污水来源——是源自安徽省境内的污染,还是源自江苏省境内新濉河的支流奎河污染,双方各执一词,两省有关奎河水质数据的表述也不一致。
事实上,一出现跨境污染或交界水域水质问题,往往会争论不休。下游地区往往把污染源指向上游,上游地区则认为污染源自下游本地。
此外,流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一方面,贫困地区为生态保护“埋单”,而富裕地区受益;另一方面,纵向的生态转移支付力度不足,横向的生态补偿机制缺乏,后发地区发展与保护矛盾尖锐。
怪象八:船型频繁变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推动船型标准化建设,不但大大提升了运行效率,也让航运更加绿色、环保。但航运企业反映,由于缺乏统筹和前瞻性,近年来推出的船型令人眼花缭乱,往往按照前一个标准建设的船舶还没下水,就已经“过时”了。
2003年8月,相关部门发布《关于川江和三峡库区船舶运输准入管理的公告》,由此拉开长江船型标准化的序幕。由于当时更多出于安全考虑,忽视了船舶的过闸需求,2014年国家相关部门又根据船闸尺寸推出“三峡船型”。近年来,随着三峡大坝升船机的投用,相关部门又提出了适应升船机的船型。
国家大力倡导绿色航运后,相关部门又鼓励建造燃气船舶、混合动力船舶、电动船等。随着航道的持续改善,一些地方和部门又提出建造“江海直达船”。
不断变换船型,让企业吃尽苦头;不断变换标准,也让船型标准化推进困难。航运企业说,这标准那标准,标准多了,就没了标准。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