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国家乡村振兴中的两个基本问题及解决方法刍议

时间:2023-11-30 11:00:35 作者:向远来源:新农村融媒网阅读:324402


  广大的普通村民不能获得尊重,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工业文明条件下,以城市化、工业化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迷信经济和科技,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缺乏生态文明时代新意识,缺乏服务意识与平等意识所致。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我国要真正实现乡村振兴,首先在于管理工作者、村两委成员的思维或思想转变。当其真正有了生态文明时代意识,有了服务意识和平等意识后,才能做到尊重普通人民群众、尊重村民;才敢直面现实,主动探索推动“民主协商”,促进“地合人和”,为乡村振兴筑牢基础!

  思想转变——尊重农民——民主协商——地合人和——乡村振兴,这应该成为乡村振兴中管理工作者与村两委成员的行动路线图。《大学》有“知所先后,则近道也”,是指做事要按顺序进行,就可以有所成就;反过来,做事如果不按顺序操作,则将会失败!

  民主协商,地合人和,筑牢根基,是振兴乡村的先决条件,也是推进新时代社会和谐的一条积极稳妥的路径。在探索通向生态文明的征途中,我们需要搞明白生态文明时代乡村组织的原理与方法,否则我们就搞不定村民的民主协商,迈不开乡村振兴的第一步。这么多年来,国家致力推动的乡村自治、民主协商难有起色,与工业文明时代下乡村工作简单化的组织方式不无关系。因此,进一步深度探究掌握生态文明时代乡村的组织原理与方法,用来指导实践,推动乡村振兴,是我们走出工业文明之困境,跨入生态文明的思想法宝。

  4、面向生态文明时代的乡村群众组织原理与方法

  《道德经》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阐述事物发展的组织性特征与规律。我们可以借用这样的原理来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与组织化演进规律。农耕文明时代及之前的时期,自然的“道”生出了权力组织,其逐步发展,管理群体,对群体简单再成长、扩大再成长发挥作用。工业文明时代,在权力组织基础上,孵化并培育壮大了精英组织(资本财团),随着发展,最终出现了权力组织与精英组织“二元竞争联合”的僵局,发展到今天,越来越觉悟的民众则陷入了焦灼不安的局面!

  面对全局性二元竞争联合组织化弊端,2013年我国政府提出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方向。我国要走向生态文明时代,国家组织架构中的权力组织(国家政府)与精英组织(资本财团)必须跳出二元竞争联合的思维窠臼,顺应自然之道,共同支持培养民间组织(群众组织)的成长壮大。达成三元融合、三生万物、和合发展的新局面!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走出工业文明困境,走向生态文明时代!

  人类社会基本组织结构成分包括权力、精英、民众三者。权力以强力和权势自上而下构成了纵向组织体系;精英以经济利益构成了横向组织网络或体系。工业文明时期两者往往强强联合,组织社会建设,民众处于弱势地位,形成矛盾的对立。面向生态文明时代建设需要,要在人民大众之间以真情实爱联系起来,自下而上发挥新的社会建设作用。

  生态文明时代的主要矛盾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在这一新时代中工业文明时期建立的组织力量式微。新的发展形势迫使权力组织及精英组织为避免两强相争,两败俱伤,而走向相互联合,支持并推动大众构筑自下而上的群众组织体系提供了可能。新时代的组织方式:权力组织-经营组织-群众组织联合体,将为人类社会走出纷争,走向共和,克服危机,生生不息地成长提供新的保障!按照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原理,如果权力组织与精英组织不能孕育出群众组织,即二不能生成三,人类社会就会陷入存亡危机之中!

  自下而上地构筑群众组织,不能用强权压迫,也不可利诱,只能以大众本自俱足的“真情实爱”来构建。乡村是世界情感最质朴、最本真的熟人社会,探索与推动群众组织自下而上建设,应该从乡村开始,应该从乡村村民组织建设开始!

  近代中国乡村社会,曾经在共产党领导下,运用权力与真情实爱将村民组织在一起,建立了乡村社会秩序。这种组织方法就好比是一把筷子被绳索扎在了一起,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改革开放政策变化,国家对村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当于是松绑绳索,村民可以参与经济发展浪潮,采用经济方式维系乡村及整个社会秩序。这种以经济发展维系社会秩序的方法,好比是用胶水把很多筷子粘连在一起的松散的组织方法。

  如今的中国乡村,大量村民长期外出打工,乡村趋向于衰落。2017年十九大会议上党中央确定了乡村振兴战略决策。如何才能实现组织振兴?成为现实的建设任务。纵观今日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下行或“寒冬”阶段,继续用经济发展来维系社会秩序已经难以为继。如果大量农民工既不能在城市就业,又难以返回农村,则将给城市发展带来巨大困难;另一方面,如果大量农民工返回乡村,恢复用权力组织为主的方法来组织村民,则很难再凑效。这意味着两种方式都难以有效解决乡村振兴中的基本组织方式问题。

  国家应从战略高度提前布局,探索乡村组织振兴的新方法,即通过权力组织与经济组织相结合,共同支持村民用“真情实爱”的群众组织方法,实现“三生万物”,重建乡村组织和秩序,推动村民在互助协作中平稳渡过经济“寒冬”与各种挑战。

  怎样用“真情实爱”构建乡村组织?我们继续用筷子的道理来比喻。要使几十支甚至更多筷子被胶带缠绑而不易松散掉,需要先3——6支筷子绑成小捆(现实中超过7支,中间的筷子,就不能被胶带粘连,而易整体散掉),然后再3——6个小捆绑成中捆,再然后3——6个中捆绑成大捆,以此类推,即可实现乡村组织化建设!

  具体在乡村合作社组织时,可以效仿以上模型来推进。由村民3——9人自主结合(即从本心出发,从真情实爱出发)推选出小组长,再由3——9位小组长自主结合,推选一位大组长,再由3——9位大组长推选出合作社社长,等等。我国在建国初期,国家政府在推动农民互助组和初级社建设时,基本上就是按农民自主自愿结合的原则去做的,只是当时因各种局限,没能以这种原则形成体系化或系统化。国际上德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等欧洲农民合作社建设,突破乡村产业瓶颈的大量事实,对我国当下乡村振兴、农民组织化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当然,人们的“真情实爱”是随时发生变化的。在乡村组织建设上,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实践中的乡村组织制度设计,要灵活机动,适宜村民应用,不可机械僵化教条,造成组织效果不佳!探索、研究、创建科学合理的乡村组织制度规则,加以实践检验,促进乡村振兴,是我国走出工业文明困境,走向生态文明时代重要的基础性组织保障!

  5、结束语

  乡村振兴是国家大计、民族大计、文明大计。实现乡村振兴一是要“地合人和”,二是全面建设以民众“真情实爱”为基础的合作组织及长效机制。结合全域有机农业的建设内涵,在乡村建设有机生产合作社、有机村庄、有机乡镇,在县城以上城市建设有机消费合作社、有机社区,两者之间结合,建设城乡有机联合体,稳步发展,将为乡村振兴提供根本保障,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新贡献。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