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专家揭秘:航天员重返地球风险高,首次在东风着陆场降落

时间:2021-09-17 07:50:10 来源:红星新闻阅读:5417


航天活动早期,人们对这一现象并没有太深刻的认识,航天员回到地球后就马上出舱门了。到了70年代后期,航天员在轨时间越来越长,其中“礼炮6号”太空站航天员最多待了100多天,而“礼炮7号”航天员在里面待了200多天。由于对体能问题认识不深入,航天员没有进行充分锻炼,回到地球后就变得非常虚弱。后来大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就加强了航天员在轨期间的锻炼。

即便如此,航天员从长期的失重环境回到了地球,还是有一个重力适应的过程。所以我们看到,无论是国外的“联盟号”飞船还是我们的神舟飞船,返回地球以后,航天员都要在座舱里面进行重力再适应,根据不同人的体质条件和反应情况,时间可长可短。当然,航天员并非不会“走”,如果出现紧急情况,比如降落在水面或者其他非正常区域,航天员也是要自救的,而地面人员把航天员抬出来,是出于安全考虑。

中国载人航天起步晚但发展快,整体技术水平达到第四代空间站水平

问:这两年航天活动愈发密集,卫星发射、行星探测、载人航天工程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我国建设空间站,对未来开展航天活动有什么意义?

杨宇光:我国最早的载人航天计划不是现在的921工程,而是上世纪60年代末的曙光一号计划,但受限于当时条件,计划最终取消。到了90年代,随着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提升,我国具备了相应条件,载人航天工程重新启动。工程之初,目标就很明确,是要利用载人航天开展科研活动。与发射各种科学卫星不一样,载人航天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让航天员在太空进行科研,那最好的平台是什么?就是适合航天员长期工作生活的空间站。目前,我们已经经过了关键技术攻关和验证阶段,现在是“开花结果”的时候了。

载人航天并不属于经济效益快速直接的航天活动,它不像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和遥感卫星,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已经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的价值更多体现在成果转化上。比如,尿液收集装置成果转化为“尿不湿”,这还只是很小的例子,更多的是一些更长线、更间接的成果转化,需要比较长的周期,但是整个效益和回报率非常高。我们建设航天强国,一定要开展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活动,它对于整个航天产业、高技术产业乃至于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都有非常重大的牵引作用。

问:中国空间站和早期国外的空间站、如今的国际空间站相比,有何特点和亮点?中国载人航天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比较快,标准也比较高,背后有何原因支撑?

杨宇光:到目前为止,空间站已经发展了四代。70年代初,前苏联的礼炮1号到礼炮5号,以及1973年美国发射的天空实验室1号,都是第一代空间站,特点是只能对接一艘飞船,航天员只能短期驻留。

到了70年代,礼炮6号和礼炮7号有两个对接口了,意味着在对接一艘飞船的同时,还可以有另一艘飞船给它送去补给,支持中长期在轨驻留活动,属于第二代空间站。

和平号空间站是首个第三代空间站,它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和平号空间站核心舱后续对接了量子1号、量子2号、光谱号、晶体号、自然号等舱段,组合成一个100多吨的庞大组合体。

到了1998年,国际空间站第一个模块发射入轨。作为第四代空间站,它采用了桁架挂舱式结构,即以桁架为基本结构,其他舱挂靠在桁架上。国际空间站由16个国家联合建造运营,重量达400多吨,可以支持大规模科研活动。

中国空间站采用了类似于第三代和平号空间站的模块化设计,但是它的整个技术水平和指标达到了第四代国际空间站的水平。比如,问天号和梦天号实验舱采用了两自由度的太阳能帆板,任何时候都可以用最高效率来对准太阳,获得能量,目前只有国际空间站采用了这样的技术。中国空间站还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电推进发动机进行轨道保持的空间站,我们采用的机械臂技术也是很先进的。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