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6-09 19:48:46 来源:澎湃新闻阅读:12889
经过两场强降雨,6月6日凌晨的夕阳乡最低气温降到了19摄氏度。0时30分,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无人机夜间红外监测显示,象群活动减少,有时还抱团取暖。
当天,前方指挥部通报称,截至6月6日16时50分,受持续雷雨天气影响,象群西北迁移后转向南下,总体向西迁移5.5公里,仍在昆明市晋宁区夕阳乡一带活动。不过,1头公象暂时“退群”,独自向东北方向移动了1.5公里。
第二天,象群暂停了迁移,选择了“躺平”。在监测人员拍摄到的图片中可以看到,在一处树木遮挡的山林空地中,野象们围聚在一起侧躺休息。它们的鼻子朝身体内侧卷起,有的前肢伸展,有的前肢微曲,有的后肢交叠,小象则在象群中间,被围着保护起来。
6月7日9时27分,亚洲象群在晋宁区夕阳乡赖家新村山林地里“躺平”睡觉。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提供此前,曾有头小象离队,象群放慢了脚步,两天后,小象归队。此次一头公象离队,距离似乎越来越远。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吴兆录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云南降雨不会对象群活动造成影响,但会给追踪大象的专家和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难度。
云南森林消防总队方面表示,目前,指挥部要求加强现场监测,掌握象群和离群独象动向,深入分析,审慎研判,但夕阳乡持续雷雨天气,现场指挥部同时对两个点位开展监测布防,监测追踪难度加大。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对象群“劝返”的办法是“围堵+投食引诱”。现场指挥部采取地面人员与无人机跟踪相结合的方式,24小时不间断地加强对象群的监测,确保每头象都在监控范围内。
此外,现场指挥部在勘察象群周边地理环境和村庄详细信息的同时,还派出多个监测追踪团队,并协调省森林消防总队继续增派8人,对象群开展24小时不间断监测。此外,对离群独象活动轨迹开展地面追踪,掌握最新动向。
何去何从
对于近日来象群迁徙方向的转变,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陈明勇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象群进入昆明市晋宁区后,指挥部与专家组对象群的移动方向以及城市、乡镇和村寨的分布格局进行研判,发现北面正好是人口密集的双河乡。
陈明勇说,为避免象群对当地居民造成威胁,指挥部决定在双河乡的法古甸村,釆用渣土车等大型车辆,在北面和东面进行封堵,在西面和南面则采用适量食物进行引导。目前,两种方法并用起到了积极作用,象群开始向西和南面移动。
无人机监测到象群在法古甸村附近活动。云南森林消防总队供图据云南省北迁亚洲象群安全防范工作省级指挥部消息:北迁象群于6月8日23时15分进入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乡,省级专家组转场易门现场指挥部。截至6月9日11时,象群在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乡休息。离群独象目前位于昆明市安宁市林地内,距离象群直线距离12公里。目前,人象平安。
此前,当地指挥部已经协调指导北迁象群临近县区全面开展布防,协调安宁、易门提前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协调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增派亚洲象监测员到现地配合开展监测工作。
离开昆明,再次进入玉溪辖区,象群接下来会走向何方?会回家么?
“晋宁与昆明市区间隔着330平方千米的滇池,象群进入昆明市区的可能性非常小。”吴兆录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象群为保护三头幼象,也会尽可能避开人多的路线,但现在还无法确定象群最终的去向。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蒋学龙等人此前就撰文分析,这批亚洲象目前的活动区域并非其适宜的栖息地。一是缺乏充分的自然食物,二是大量且长时间降雨后气温降低,不是亚洲象活动的适宜气候条件。
此次野象群为何罕见北迁,讨论很多。相关专家分析主要原因有:一是自然保护区内亚洲象数量增加,食物量难以持续供应保障;二是象群离开保护区内取食甘蔗玉米等作物更加便利可口,无意回老家;三就是头象迷路了。
无论是何种原因,目前相关方面都在积极应对。北迁千里之后,“断鼻家族”归宿如何,考验着相关方面的智慧,也将为今后人象共处提供更多经验。
(文中受访者沈郝、田鹏、陈泉、程彬均为化名)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