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20 14:48:08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变革正在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为政府治理提供了科学高效的新方法和新路径。在许多学者看来,从传统治理到“智治”再到“整体智治”的数字化转型是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政务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重要引擎。
从“治理”到“智治”
政府数字化转型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强化政务数据的整合、开放、共享, 构建人机协同数字化、智能化的集成应用系统,通过流程再造实现各级政府部门跨系统、跨地域、跨层级的高效协同。政府数字化转型是政府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系统性过程。
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张成岗表示,科技创新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技术路径,人类在人工智能、生物工程、材料工程、信息技术等新兴学科群上的突破必将在治理主体、治理方式等方面引发“化学反应”,加速推进治理现代化进程,开启社会治理的“智治”时代。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提到,数字政府是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努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字共享,依法保护个人信息。
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米加宁认为,当前中国在政府服务的智能化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地政府均在进行积极探索,中国政府率先开启了数字化转型之路。
提高服务效率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郁建兴表示,“智治”实质上应是“整体智治”,即治理主体之间有效协调、共同开展公共事务治理。“整体智治”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精准高效为目标。具体来说,“整体智治”包含三个关键元素:一是政府的数字化转型,即公共治理的电子化、数字化,这是“整体智治”的基础。二是整体化的治理实践,整体政府是整体治理的基础,整体政府理论更强调在内部分工的基础上做好统一输出,高效匹配公共治理需求和供给。三是精准高效的需求回应,即及时准确地回应特定的公共治理需求。
中山大学数字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郑跃平提到,随着PC端和移动端的发展,政府越来越多地借助网站、App及第三方应用平台来构建新的政务服务渠道。但这种转变不应是单纯的渠道或服务方式的转变,而应是管理、制度、模式、理念及文化的整体发展重塑。当前,整个数字化政务服务体系仍未能形成融合性的高质量服务体系,政府内部还需完善管理机制、整合资源,以整体性为导向提升服务效率。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黄璜认为,当前政府的数字化转型虽然取得很多成果,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应致力于建设由平台驱动的数字政府,即政府基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构建一个广泛联系各种主体的平台,实现数字资源的应用和共享。
推动平台式整体协作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张斌表示,当前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应积极把政务信息工作纳入整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规划中,明确政务信息资源归档管理主体和归档范围,处理好政务信息资源与政务业务系统的关系,构建平台和业务协同的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模式。
郁建兴提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现对政府的整体智治。一是完善以数据共享为基础的跨部门、跨主体协作体系,由政府主导重构治理流程。二是在理论上推导电子化、数字化公共治理行为的大致边界,结合数字技术衡量公共治理行为的准确度。三是夯实智治的法治基础,对数据的产权、智治与个人隐私关系等问题作出更加明确的规定。四是建立智治思维,开展智治培训,促进智治与传统治理的有效融合。
郑跃平认为,应将自上而下的规划指导和自下而上的探索有机结合,建立明晰的战略目标,形成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中长期规划及执行方案。打破政务服务的碎片化现状,明确责任主体和权责边界,通过制度化的方式规范渠道建设、服务流程、服务内容和数据共享,借助完善的管理机制推动跨层级、跨部门的协同,积极探索数字化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政企合作模式。此外,还要做好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工作,这是构建融合性数字政府建设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熊万胜:乡村治理振兴的关键在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