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2003年和2020年,我国已分别将麝类、穿山甲所有种调升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下一步,国家林草局和农业农村部将依法依规切实做好名录调整的过渡衔接工作,依法规范猎捕、人工繁育、出售、购买、利用等活动,对已经合法从事相关物种人工繁育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做好指导、帮助,维护其合法权益。 两部门将进一步加大保...
时间:2021-02-05
2月5日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正式公布共列入野生动物980种和8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34种和1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46种和7类这是我国32年来首次对名录进行大调整我国野生动物种类十分丰富仅脊椎动物就达7300种大熊猫、华南虎、金丝猴、长江江豚、朱鹮、大鲵等许多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为我国所特有为了加强...
时间:2021-02-05
大石头火区一处明火点。 雄峻秀美的贺兰山被誉为宁夏的“父亲山”,它横亘宁夏北部,阻挡着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的蚕食,因此成就了沃野千里、稻花飘香的宁夏川,造就了富饶美丽的“塞上江南”。 贺兰山既是我国西北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一座蕴藏丰富矿藏的宝山。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三线建设开始,贺兰山丰富的煤炭、硅石资源陆续开...
时间:2021-02-04
【学习进行时】2月2日是第25个世界湿地日。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这条有机链条上,湿地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考察中强调湿地的重要性,对湿地的保护和...
时间:2021-02-03
2月2日,第25个世界湿地日。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保护湿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也一直在我国总体战略部署中占有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 近年来,保护湿地正渐入人心,各项为这片“绿色”划定的“红线”广...
时间:2021-02-0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全面消除农村绝对贫困以后如何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以及应对相对贫困指出了新的方向,同时也为乡村振兴工作注入了新的内容。可以说,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党中央对我国未来农村扶贫工作以及乡村振兴工作进行的战略性部署,这一部署将稳固脱贫攻坚的工作与乡村振兴的工作有机地...
时间:2021-01-30
新华社北京2015年9月21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制定本方案。 一...
时间:2021-01-30
新华社北京2015年5月5日电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但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
时间:2021-01-30
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爱国报国情怀和推进中国乡村现代化的美好梦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运动,主张以乡村教育、乡村改造和乡村建设来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出路问题,倡导通过和平方式复兴农村经济乃至全面改造乡村经济社会。其代表人物梁漱溟、晏阳初等还分别在山东邹平、...
时间:2021-01-29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十二大重点任务之一,明确提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
时间: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