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共建美丽中国

时间:2018-11-21 15:48:18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从实践到认识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我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在原始社会,人类虽然从自然界获取食物和生活资料,但由于对自然开发和支配的能力有限,人类仍慑服于自然威力之下;在农业文明阶段,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初步的开发和改造;在工业文明阶段,人类已经具有高度的能动性和主体性,成为自然的征服者和利用者。然而,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20世纪90年代初期,罗伊·莫里森提出现代意义上清晰的生态文明概念,认为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式,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更高的文明形态,这一概念之后为人们广泛使用。
 
  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新时代,我们要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要条件。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需求也经历了极大的变化,从最初衣食住行的满足,到旅游、娱乐等服务需求的满足,再到如今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的要求,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因此,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人口众多、可耗竭资源依赖度高、人均资源紧张、环境承载力较弱,经过几十年高速粗放式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建设生态文明,就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容量为基础,以生态与经济共生为宗旨,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坚定落实《巴黎协定》的重要举措。我国承诺将继续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未来将继续以对中华民族福祉和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承担与中国发展阶段应负责任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必须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健全市场机制,更好发挥政府的主导和监管作用,进一步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自我约束作用,发挥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这些措施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但在具体执行中,仍有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协调合作。生态环境的各个方面诸如大气、河流、海洋、土地、矿藏、草原以及植被等资源都存在着天然的跨区域特征,其污染及治理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跨区域合作治理,形成统筹协调的生态治理系统。
 
  其次,完善生态风险系统评价及预警制度。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相较于事中和事后的干预治理,对生态风险的系统评价及预警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脆弱性评价、恢复力测度、生态效率测度、生态承载力测度、生态足迹测度等,并设置相应的预警机制,做到未雨绸缪,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最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长期性和阶段性特征,转变经济结构及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生产和生活方式还需一个较长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作者:杨凌,系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讲师)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