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顾益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路径与改革举措

时间:2018-04-21 19:53:58 作者:顾益康来源:浙江经济杂志


  1、时代背景与重大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任务。这一乡村振兴战略还写入了新党章。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这一战略要把握好四个时代背景:一是历经40年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二是中国进入决胜全面小康和向现代化强国迈进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三是中国进入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新时代;四是中国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时代。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对中国基本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基础工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的战略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好新时代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扩大内需、拉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战略新动能。

  2、总体要求与创新路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乡村振兴战略的奋斗目标和基本原则。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是做到七个坚持: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路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坚持改革创新精神,按照七个必须的要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一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二是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三是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四是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五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六是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七是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乡村振兴战略展现了“三农”发展的新前景。高效生态现代农业是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全产业链、高新科技、高附加值、强竞争力、多功能化和绿色化为特征,具有全新的经营主体、经营模式、经营业态和经营功能,体现了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美丽宜居现代农村以城乡融合为基本特征,它既是农民的幸福家园,也是城里人的休闲乐园、养生公园和养老胜地,体现了美丽乡村让农民更幸福、也让城里人更向往的现代化农村的新特征。新型职业现代农民不再是户籍意义上的农业人口,而是职业分工意义上的职业农民,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它不仅是指有承包地的优秀农业劳动者,还包括城里的投资人、文化人和有意愿的工商企业主、大学毕业生等从事现代农业的新农人。

  3、重点建设任务

  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致力于推进五个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一)产业兴旺的特色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工程:要坚持走高效生态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由政策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以农产品优质化、品牌化、产业融合化、多功能化和布局集聚化特色化为突破口,构建高效优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深入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的“农业两区建设”,切实保护和提升好基本农田的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和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以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省试点和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为契机,构建绿色化循环化可持续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要加快构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为新型主体,家庭经营与产业化合作经营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合作联合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农村新兴产业和美丽经济培育工程:要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优化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就业环境。要抓住新一轮上山下乡的热潮,按照美丽乡村要成为城里人休闲旅游、养生养老、健康娱乐、运动健身的生态乐园的发展趋势,积极发展农家乐、民宿经济、乡村旅游业、康养产业、文创产业和体验农业、智慧农业、电商农业等多功能的农业新业态,让绿色美丽经济成为农民创业增收致富的新增长点。积极支持农户发展具有乡愁和民俗特色的传统乡土产业和手工艺品制作,努力成为带旺乡村旅游业的旅游产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二)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和美丽乡村建设要走在前列做得更好的要求,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努力实现从局部美到全域美、一时美到持久美、外在美到内在美、环境美到人文美、形象美到制度美的转型升级,工作重心要从建设美丽乡村向经营美丽乡村和共享美丽乡村的转变。

  要致力于建设一批高标准、高颜值、高普惠、可推广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要全面提升县域村庄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污水治理“三改一拆”等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打造一批美丽村庄、美丽庭院、美丽田园、美丽庄园、美丽乡道、美丽水道美美与共的美丽乡村风景线。要把村落景区化作为经营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的新抓手,努力使景区化村庄成为乡村旅游的目的地。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乡村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现实路径。要着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生态环境整治,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加快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和生产生活污染,大力推进绿化造林和退耕还林,保护好生态公益林和水源涵养地,努力把美丽乡村建成为美丽中国的生态涵养基础,让美丽乡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绿色家园和市民休闲养生养老的生态乐园。

  (三)乡风文明的人文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要从农村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和乡愁记忆最丰富区域的实际出发,把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作为乡村文化复兴的重要内容,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按照“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求,保护和开发利用好历史文化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为抓手,构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阵地。要以村落历史文化陈列馆、乡村非遗文化传艺馆和思想道德教育馆等“三馆”功能和农村文化大舞台为重点,挖掘农村文化礼堂对乡村文化复兴的多重功能,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和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四)治理有效的善治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按照乡风文明的要求,大力推进农村平安社区、和谐社区建设,开展丰富多样的移风易俗 ,努力消除农村的陈规陋习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以民主法治村建设为载体,加强法制建设和社会治理,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和违法乱纪现象,促进农村社会公平正义;要大力推广新时期的“枫桥经验”和花园村乡村治理现代化等经验。要以自治、法治和德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探索新型乡村治理模式和治理办法;积极发挥妇联、共青团、社会自愿者和新乡贤的作用,形成共建共享农村文明新秩序、文明新风尚和文明新生活的良好氛围。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1 2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