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2-03 20:25:39 作者:陈锡文来源: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 公众号
乡村必须要持续地发挥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功能,这是由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但发展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与乡村振兴是什么关系呢?无论是乡村振兴的总目标还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五大振兴,(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产业振兴都放在第一位。乡村振兴过程中当然要引入和发展各种产业,以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但是有一条,不论引进什么产业,都不能影响到乡村发挥保障粮食安全和提供重要农产品的功能。这就涉及到严格保护耕地,着力提高粮食和其他重要农产品的产能问题,而这对于在乡村振兴中实现产业兴旺,当然也就形成了一定的约束。那就是发展乡村产业,一定不能突破保护耕地的红线。我国大概有20.4亿亩土地,其中有效灌溉面积为10亿亩多一点。据水利部调查,这10亿亩有效灌溉面积的亩产量,比没有灌排系统的耕地要高出一倍。我国耕地中的有效灌溉面积只占耕地总面积的50%左右,但却提供了我国70%以上的粮食。可现实中面对的问题是,这些好地正好也是城镇发展所希望占用的对象,因为它邻近城镇,交通、水源都便利。我国在土地资源上面临的特殊问题,是虽然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折合144亿亩土地,但其中耕地只有20亿亩,而这20亿亩耕地,是既宜农、也宜工、又宜城的土地,所以大家都盯着这些土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就指出,“推进城镇化不可避免要占用土地,但问题是我们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张过快,如2000年到2012年城镇建设用地增长了约70%,城镇建成区人口密度大幅下降,脱离了人多地少的国情。”“耕地红线一定要守住,千万不能突破,也不能变相突破。红线包括数量,也包括质量,搞占补平衡不能把好地都占了,用劣地、坡地、生地来滥竽充数,最终账面上是平衡了,但耕地质量是大大亏空了。这不是自欺欺人吗?!”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一定要杜绝以产业振兴为名大量占用耕地的现象。而要让乡村更好地发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功能,首先就必须坚持耕地的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二、农村必须发挥好提供生态屏障、生态环境、生态产品的功能
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在生态环境方面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综观各地,既有荒漠变成良田、林海的,也有青山绿水变成荒山秃岭、污水横流的,这些变化,有的使人振奋,有的让人触目惊心。我小时候上学的学校环境非常好,三面河水环绕,夏天小伙伴们经常跳到河里游泳,水质清澈,即使呛了水也不要紧。现在再回去看,多数河流都被填掉用来修路、建楼了,剩下的河流也远没有那么好的水质了。这种生态环境的变化当然是经济社会发展所付出的代价。但长此以往怎么办?我们的水资源相对短缺,现在面对的最突出问题是,不少地方有水不能用,不能灌溉,不能养鱼,人不能喝,该怎么办?这就要总结我们过去的经验教训,下决心转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上来。幸运的是,现在大家都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总书记首次讲这句话是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的余村。余村过去是一个靠开矿致富的村庄,虽然经济得到了发展,但村里的环境也变得一塌糊涂,于是痛下决心,壮士断腕,停止了继续开采矿山。一开始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收入都受到明显影响,压力很大,但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班子带领全体村民靠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挺过了那段艰难岁月,恢复了绿水青山,走出了一条生态恢复、环境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110年前的1909年,时任美国农业部土壤局局长、威斯康新大学教授的富兰克林. H. 金携妻子考察了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农业,回去后写了一本名为《四千年农夫》的书,引起西方社会强烈反响。书中这样评价中国农民:“中国人像是整个生态平衡里的一环。这个循环就是人和‘土’的循环。人从土里出生,食物取之于土,泻物还之于土,一生结束,又回到土地。一代又一代,周而复始。靠着这个自然循环,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五千年,人成为这个循环的一部分。他们的农业不是和土地对立的农业,而是和谐的农业。”书中还说;“如果能向全人类推广东亚三国的可持续农业经验,那么农业便可当之无愧地成为最具有发展意义、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的产业,各国人民的生活将更加富足。”离富兰克林夫妇访问东亚三国的农业仅仅只过去了110年,但人类社会以及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太多、太大和太深刻的变化。回到建立在仅仅依靠人力、畜力和自然力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反思人类社会在这一百多年间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所带给自然界的影响则是必要的,因此,重新挖掘“天人合一”理念的深刻内涵,在新的物质基础上构造一种新的和谐农业也是必须的。
乡镇企业的崛起是打破我国乡村自然经济的决定性力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农民扩大了就业空间,拓宽了增收门路。但这种“村村冒烟、户户点火”的做法,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到了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必须还上这笔欠账,面临如何恢复绿水青山,提供更好的生态屏障、生态环境和生态产品的任务。这个任务非常艰巨,第一,在前三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快速工业化造成的环境污染,有些是城镇工业带来的,有些则是乡镇企业造成的,其中不少被工业污染的环境到目前还没有得到根本治理。第二,农民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已经彻底改变。农民原来的生活消费品,几乎都是从耕地里生产出来或在自然界中采集的,绝大多数是有机物,能消费的都消费了,消费不了的都回归自然了,所以产生不了多少垃圾。但现在农村的生活垃圾跟城市的生活垃圾已经趋同化,因为农村相当部分的消费品也是通过市场买来的工业制成品,很难自然降解。这虽是历史进步的必然,但它确实带来了农村环境的污染问题。第三,为了提高农产品产量而使用的化肥、农药等造成了日趋严重的面源污染,土壤、水体、大气都深受其害,有的甚至还影响到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我们把解决吃饱饭的问题放在首位时,农产品产量增长的重要性必然就居于首位,因而不得不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但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会污染环境甚至农产品本身。现在大家都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严重性,正在不断地加以改进。到2018年底,我国化肥施用量已经连续两年负增长,农药施用量已经连续三年负增长,但要彻底解决农业投入品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不能只顾着繁荣、就业、收入,而要把正在恢复的乡村生态和环境,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去努力建设。同样的道理,把修复生态、保护环境放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也必然会对乡村的经济发展构成一定的制约。尤其是在乡村产业的选择上,就决不能拣到篮子里的都是菜,那些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产业、企业就决不能让它扩散到乡村来。而农业的生产方式、农民的生活方式当然也需要朝着环境友好的方向不断进行调整。
三、乡村必须发挥好传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
很多人一想到农村,就会想到乡风民俗、浓郁的社火社戏,现在到乡下去旅游,在景点也会看到各种各样扮演的仪式,如节庆、祭祀、婚嫁等等,有些地方的农村还保留着明、清乃至更早时期的古建筑。但这些东西都是“具像”,即具体的形象的东西,而真正要了解的,是“具像”背后的文化层面的东西。我国乡村的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深入发掘,可以看到其中至少有三大因素,即理念、知识、制度。我们要去挖掘这些深层次的东西,以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
比如为了吸引城里的游客,现在有些村、镇就会搞一些节庆、祭祀、婚嫁等活动,穿着打扮、礼仪程式等都是模仿古代的,但往往没能很好地体现出仪式背后的文化含义。所谓祭祀和庆典这些仪式,首先都是为了体现一定的理念,如宣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宣扬三从四德等,有的甚至是宣扬封建迷信,这些糟粕就应当被剔除。但有的是宣扬天人合一,宣扬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感恩自然、师法自然,有的是宣扬尊老爱幼、耕读传家、邻里和睦,等等,这些就应当传承和弘扬。所以对农村的传统文化,重要的不是去还原它的表象,而是要挖掘这些表象所要传递的理念,这样才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农村文化中第二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其传递着大量的人文、科学知识。习近平总书记讲:“乡村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能够长久传承的知识,都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对事物规律性的科学认识。我国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发现一年可以划分为二十四个节气,这是古代农民在漫长的春播、夏耘、秋收、冬藏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气候变化规律,虽然它总结的是江淮地区的自然气候变化规律,但实际上对各地发展农业生产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我国历史上,从皇家到各级地方官吏,都有一个重要的职责:劝农,就是教老百姓怎么从事农事活动。北京颐和园里有个景区叫“耕织图”,陈列着几十块石刻图像,每一块图像表现一种农事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种植水稻,从育秧,插秧,耘田,秋收,最后打场、藏粮;再如养蚕,从孵化、采桑、缫丝,到丝织,每个生产环节都通过生动形象的图像来体现,通俗易懂。现存的《耕织图》石刻,据说是清中期的作品,但它显然是继承了历史上我国农民在耕、织方面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这就是科学知识通过文化在进行历史的传承,如果没有这种传承,我们的农耕文明就不可能达到如此高的水平。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