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事关14亿人的饭碗。但一些地方的耕地却被“非农化”“非粮化”。新华社记者近日根据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等渠道了解到的农民投诉线索,分赴浙江、四川、河南、山东、河北,调查农民遭遇的耕地被侵占难题,追问政府解决办法。以下为采访实录: 河南牧野:村民占耕地违法建房,咋整改? 反映问题:河南省新乡...
4月17日,作为学员代表,十八洞村村民龙先兰走上当地一所大学承办的培训班开学典礼发言席。他要在这里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知识。 今年34岁的龙先兰,读到小学就辍学了,是这个“明星村”精彩故事的“戏眼”。取材于这里的几部艺术作品中,没有“龙先兰”的名字,但都有他的影子。许多创作者试图通过讲述他的故事,展现一个特殊群体摆脱...
摘掉“穷帽”之后,乡村如何换上“新装”和提升“颜值”?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弘扬“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新时代西畴精神,动员群众实施“5分钱工程”,摸索出一条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 西畴县是云南乃至全国石漠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于2019年4月实现脱贫摘帽。 脱贫攻坚催生沧桑巨变。...
4月6日,省委书记王国生来我县西村乡大南坡村调研乡村振兴工作,他强调,要持续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生态,吸引更多人才上山下乡,以新理念新技术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在大南坡村,王国生详细听取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情况介绍,并走进该村艺术中心、文化书店、碧山工销社焦作店等处,与当地负责同志、村民、游客深入交流,了解村庄变迁、生活变化等...
如何让乡村更富裕、更文明、更美丽,全国各地都在推进乡村振兴的探索和实践。3月28日晚,央视综合频道《焦点访谈》播出十四五规划纲要解读“新征程 新气象”系列节目之《大南坡村美起来》,聚焦修武县西村乡大南坡村,报道这里乡村振兴的“美学路径”。节目深度解读修武用“美学”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做法,通过大南坡村脱贫摘帽之后,结合...
新华社银川1月31日电 题:不让“死人和活人争地” “村公墓”吹来文明新风新华社记者马丽娟临近春节,打工回到家乡的杨富东先去母亲的坟头看了看。半年前,他把母亲的坟迁到了村里新修的公墓里,平平整整的土地上一个土包,埋着前年去世的老母亲。中国人向来看重生死,尤其在农村,亡人要厚葬,一为尽孝,二为泽荫后代。杨富东家住宁夏固原...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师生撰写回乡记有多篇涉及到村庄组织能力与农民生活秩序关系的记录,放在一起讨论,颇为有趣。 王会记述了她婆家所在江西客家村庄的情况。江西客家农村近年来也受到人情不断攀升、大操大办、大吃大喝之害。具体地说,近年来,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所有人都希望通过盛大的人情来获得面子,而一些在生命周...
我国农村改革后,村组集体的大部分耕地实行“两权分离,承包到户”;同时,村组预留了一部分机动地,以备调剂使用。因此可以说,农村机动地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产物。一、改革初期对“机动地”的设置与管控 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集体可以留下少量机动地,暂由劳多户承包,以备调剂使用”,这是中央文件首次提出关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