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最新文章
  • 梅兴保:用合作制理论引导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
    梅兴保:用合作制理论引导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合作金融的主体,它的改革与发展,牵动农村金融的全局,需要有正确的理论来进行指导。  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及其发展  合作经济作为一种独特的经济关系,它主要表现在合作经济内部的独特的所有制关系、管理关系和分配关系等方面。从所有制方面来看,它是社员个人所有和合作组织集体所有相结合、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所...

  • 李周: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含义、实施策略和预期变化
    李周: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含义、实施策略和预期变化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产业兴旺旨在繁荣农村经济生态宜居旨在协调经济生态关系,乡风文明是乡村建设的灵魂,治理有效旨在提升战略实施效果,生活富裕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采用因地制宜策略、规划引导策略、统筹协同策略、市场主导策略、质量提升策略、增量共享策略、域服务策略和对外开放策...

  • 张玉林:农村环境系统性伤害与碎片化治理
    张玉林:农村环境系统性伤害与碎片化治理

    摘要:中国农村问题的核心特征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态一道恶化并相互交织,而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的复合性污染在当今世界的农村中也最为严峻。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众多的污染主体和缺失的环境监管保护机构形成了共犯体系。如何改造碎片化而又非常低效的治理体系,接纳农民的组织化参与,已经成为重要挑战。  关键词:中国农村;环境问题;复...

  • 许汉泽 李小云:精准扶贫:理论基础、实践困境及其路径选择——基于云南两大贫困县的调研
    许汉泽 李小云:精准扶贫:理论基础、实践困境及其路径选择——基于云南两大贫困县的调研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中国农村扶贫工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1985年)、大规模的农村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2000年)以及2001年以后的“开发式扶贫”和“保护式扶贫”共同发挥作用的新阶段。其中,每个阶段所推行的扶贫政策与瞄准机制各不相同。在第一阶段并没有明确的瞄准政策,主要是...

  • 刘汉武 杨光星:碳市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刘汉武 杨光星:碳市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作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12月19日启动的全国碳市场,有助于构建约束和激励并举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和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绿色行动体系,有助于发挥“绿水青山”在精准扶贫、精准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