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最新文章
  • 感谢互联网
    感谢互联网

    感谢互联网10年间,没有任何一件事物像互联网一样,对中国人的生活和社会事务造成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通过互联网,“自由、平等与公平”的思想潜移默化  本刊记者 马李灵珊  10年前的中国互联网界,最受人关注的消息,来自新浪——2000年4月13日,新浪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板块上市,领先其他两家门户网站,搜狐和网易。  10年后的2010年,新浪再一次贡...

  • 苏东剧变:20年之后
    苏东剧变:20年之后

    苏东剧变:20年之后2010-7-6 作者:刘瑜20年前柏林墙倒塌之后,“苏东巨变”曾激起中国人的无限叹息,不仅因为那些“社会主义兄弟”纷纷做了社会主义的逃兵,也因为接下来的十年,大多苏东国家经济倒退社会动荡,很多苏东民众对转型的幻想化为泡影。时光飞逝,如今又过了十年,我们的“前社会主义兄弟”现在都干得怎么样了呢?对这个地区稍...

  • 江平:宪政社会主义是大势之所趋
    江平:宪政社会主义是大势之所趋

    西北大学华炳啸先生的新著《超越自由主义:宪政社会主义的思想言说》是一部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学术力作,也是目前国内出版的第一部系统深入地研究宪政社会主义改革问题的开山之作。通读全书,我感觉这本书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第一,这本书是对上世纪80年代改革精神的传承,也是“中国问题”的产物。作者早在1988年读高中时,就深受当时改革思想的影响,矢志破解“中国问题”...

  • 社会重心将迎来重大转移
    社会重心将迎来重大转移

    近日,北京新时代致公教育研究院院长周鸿陵在谈到发展正义时,指出中国社会重心必须转移到社会正义上来,他说,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重心将迎来第三次转移。 第一次是以1949年为标志,意味着中国结束了武装斗争时期,中国社会迎来了社会全面发展时期,工作重心开始从武装斗争转移到国家建设上来。 第二次是以1978年为标志,意味着中国结束了阶级斗争时期,中国社会...

  • 现代化重心的转移
    现代化重心的转移

    从现代化重心的转移看中国和谐社会提出 一、引子从百度上输入“和谐社会”一词,搜索一下相关网页,发现相关网页文章竟达14,700,000篇。从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来看,毫无疑问,和谐社会是当今主旋律吹出的一个时代最强音。常人一看到“和谐社会”的标题,想到的往往是正统的意识形态宣传。敝人以为,捌开这层考虑,提出构建“和谐社会...

  • 皮艺军:社会“极端事件”的根源与化解
    皮艺军:社会“极端事件”的根源与化解

    皮艺军:社会“极端事件”的根源与化解时间:2011-01-23 08:33   “共识在线”第四期:社会“极端事件”的根源与化解 共识网编辑按:2010年年底共识网推出【共识在线】栏目,并...

  • 中国已拥有和平崛起的实力
    中国已拥有和平崛起的实力

    评论:中国已拥有和平崛起的实力2011年02月08日 08:17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9年,一本《中国不高兴》让很多人痴迷。细细分析,中国为什么不高兴?是谁让中国不高兴?中国不高兴又透露出什么信号?翻阅之后你就会发现,中国不高兴是因为中国不满足于中西不平等的关系。当然,这透露出的一个信号,就是中国的和平崛起。 崛起需要实力,而我们有这个实力!年均增速8%,GDP从2002...

  • 权力要学会敬畏市场
    权力要学会敬畏市场

    权力要学会敬畏市场苏小和    中国刚开始言说市场经济这个词语的时候,大街小巷都在说一句话:“市场经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我相信无论是今天高高在上的领导们,还是在市井里做生意的企业家,都懂这句话的道理。什么是看不见的手,当然是上帝之手,对于上帝,人只有一个办法,敬畏!所以圣经箴言上来就告诉人们,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看看,多么决绝的句子,是开端,意思是,你不敬畏上帝,你的...

  • 山西吏治整顿震撼官场 官员称干部关系改革成败
    山西吏治整顿震撼官场 官员称干部关系改革成败

    山西吏治整顿震撼官场 官员称干部关系改革成败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31日09:13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山西官场震撼  改革的目的是“搅动一池春水”,但这池水成分复杂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芦 | 山西太原报道  近半年来,山西官场强震不断。  这些震动并非因为事故产生,而是山西省主动掀起的多次吏治整顿。  从被山西人相当...

  • 金雁:我们应该从苏东剧变中吸取什么?
    金雁:我们应该从苏东剧变中吸取什么?

    金雁:我们应该从苏东剧变中吸取什么?经济观察报2011-1-30  听听东欧人对剧变的认识  会议组织者给我的题目是:“东欧道路”,其实现在既没有什么“东欧”的称呼,也没有“共同道路”的提法。比苏联剧变早两年的东欧,虽然目前与我们的国家关系还算正常,但是却显得比较隔膜。对于他们的经济转轨过程,我们一向偏重于负面报道,说东欧受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