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31 08:40:49 作者:王岚玉来源:中国治理网阅读:167829
导 语
自4月13日i will-安心志愿行动启动以来,陆续有600多名志愿者应召前来,积极加入志愿项目。各方志愿者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开展建制化、专业化和精细化援助活动,为疫区民众渡过难关贡献他们的力量。在此过程中的每一名志愿者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一位志愿者的工作都值得被记录、被传播、被铭记。为此我们推出i will志愿者故事系列报道,讲述来自云上抗疫志愿者的心声和感受。
本次我们采访到的是在i will-安心志愿行动中的一位社会工作志愿者——薛新娅。她曾是西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授,一直热衷于各种社会志愿服务。她在陕西志愿服务联合会和I will共同发起“同心抗疫﹒陕西志愿者联合行动”时,机缘巧合参加了i will指导的多次活动,自此认识了i will,也对i will这个团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因此,在上海i will安心行动启动时,她毅然报名,正式成为了i will的一员。
在西安封城抗疫的一个月时间里,作为一名专业志愿者的薛老师身兼数职:专家、培训师、社工、督导、个案组成员……尽管辛苦,但薛老师从未想过放弃,已经退休的她始终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最高昂的斗志,尽心尽力地扮演着每一个志愿服务角色。
雷锋精神熏陶铸就了我的志愿之心
薛老师早年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者,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活动影响,她自小就特别崇拜那些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前辈,尤其是舍己为人的好战士雷锋。有关雷锋的各种故事总能让她流连忘返,自那时起,她就向往着成为像雷锋一样的人,为他人、为这个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这种想法一直延续至今,薛老师也在各位优秀前辈的激励下,几十年如一日地醉心于志愿服务当中。
谈到志愿服务,薛老师还跟我们分享了西安城墙抢修与保护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初,西安城墙在岁月的摧残下已经破败不堪,因此,当时的市政府做出重要决策----要启动修复和保护西安城墙的大型工程。但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只能组织广大市民利用“义务劳动”的方式修复和保护西安城墙。于是,每到周末,西安市的各个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各类中高等学校的教职工与大中学生,还有军队的官兵都被动员起来,开展“义务劳动”。两年多后,西安城墙在全市九百多万人共同的努力下终于修复成功,它不仅代表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凝聚了西安市九百多万人“义务劳动”的无私奉献精神。薛新娅老师认为当年的“义务劳动”、学雷锋精神活动,就类似于今天凝聚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的志愿者行动,她说:“正是在这种社会大环境的熏陶下,铸就了我的志愿服务之心。”
在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薛老师曾致力于失业保障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调查研究;在调研中她认识到当时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了弱势群体维持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资金与物质;但缺少了相关社会服务,很多保障政策难以落到实处。若要使弱势群体能够共享社会进步发展成果,整个社会就需要有一批人去切实地行动------为弱势群体提供他们需要的各种社会服务。因此,她将目光投向了当时的一个新生专业——社会工作,并由此展开了对社会工作的学习研究,也逐步走上了专业志愿服务的道路。
志愿服务滋润我的生命田野
对于薛老师来说,志愿服务是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她重要的生命源泉。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薛老师不仅提高了对个人知识储备和专业技术,还从同伴和服务对象身上学到了很多宝贵的品质。她看到很多服务对象即使身处于十分艰难的环境,仍然能够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如同向日葵般顽强地向阳生长,在和这些服务对象交流的过程中,不仅为服务对象提供了帮助和支持,对志愿者本身的生命也是一种滋润。
借此机会,薛老师再次对我们解释了她对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解:首先是社会工作者履行其专业职责,帮助服务对象在社会网络的支持下走出困境;同时能够使服务对象重拾自信,恢复自己寻求资源应对现状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助人自助。另一方面,助人的过程对社会工作者也多有裨益,服务对象顽强应对逆境的生命故事,常常能够使社工生命的田野得到阳光雨露般的滋润,这也是助人自助的第二层含义,即: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社会工作就是一个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我们提供志愿服务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助人达到自助的过程,作为一名志愿者,常常会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不断获得自我成长的动力。
薛老师兴致勃勃地说:“当你把你学的专业知识用到志愿服务中,获得一定成效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我没白学,我学的这些知识是有用的,那种成就感会油然而生,支持着我们继续做下去,用更加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生活。”
i will让我认识到什么是专业志愿服务
虽然在社会工作行业中摸爬滚打了很多年,但在参与i will安心行动前,薛老师对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常常会有疑惑,对“专业”一词也从未停止过探究,通过参加陕志联的同心抗疫行动和此次i will安心行动,薛老师终于明白为什么说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
在同心抗疫行动的专家组中,薛老师作为专家志愿者积极履行职责:她认为专家应该深入到线上服务的一线去了解真实情况,之后才能对整个抗疫行动有更好的把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她与其他专家一同撰写了同心抗疫志愿者管理制度的初稿,对团队内部信息和服务对象隐私保密等问题做了明确规定;关注国家动向,及时学习国家发布的志愿服务相关的文件;当发现地方对两个医院的疫情防控处罚决定不利于广大患者时,她及时通过正常渠道向上反映问题,最终在各界人士和社会大众的强烈反应下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协调下,这个处罚决定很快被撤销。
在成为“四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护士医师、律师)小组”的成员之一,进入某个被隔离群体微信群内做线上服务的过程中,她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关爱安抚、情绪疏导工作,帮助隔离酒店的群众顺利度过隔离期;在做督导过程中,她支持专业社工志愿者为小区居民链接资源,舒缓紧张情绪,帮助封控楼栋渡过难关;在做个案服务过程中,她利用个案技巧缓解服务对象在隔离期间的紧张焦虑情绪,引导其走出阴霾。
在上海i will安心行动期间,面对困境高三学生,她配合组内心理咨询师,律师,医生一起解决服务对象遇到的一些现实人际关系、心理情绪和相关法律问题;她关注服务对象的学业进步,联系到西北大学的全国高校优秀大学生辅导员常雅慧,联合红色基因党员服务队的大学生,共同组建了服务小组,为服务对象提供了沉浸式学习服务,直至七月份高考前。第一次以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接力i will专业志愿服务的方式,实现了i will安心行动的延伸与拓展。
在这一系列的服务过程中,薛老师深刻地体会到了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所在:每一件满足服务对象需求,推动服务进展的具体小事都具有专业性的意义。当隔离区少数群众躁动不安时,能够维持秩序、缓和少数群众情绪就是专业;当服务对象群体因缺少日常生活物资而埋怨社区居委会时,能够为微信群内居民寻找到可靠而足够的物资,就能有效缓解微信群内的社区居民与社区居委会暂时的不协调关系就是专业;当服务对象自身出现难以克制的紧张与焦虑时,能够帮助服务对象及时克服这种过度紧张与焦虑就是专业;当服务对象面临高考压力时,链接资源,开展同龄人的学习指导与带领就是专业;或许这样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这一问题的确值得深入探讨,我们一起来探讨……
最后,薛老师谈到:“专业志愿服务,一定是未来志愿服务发展的方向。中国人口这么多,特别需要专业志愿服务。而今天i will这样的专业志愿服务方式,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开创了一条很好的专业志愿服务路径。所以非常感谢i will以及i will的老师们,也期待未来专业志愿服务能够有更好地发展!”
采访者:i will志愿者 中华女子学院 王岚玉
撰稿者:i will志愿者 中华女子学院 王岚玉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