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2-27 10:26:53 来源:新华网阅读:13277
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培育、劳动力转移就业、东西部扶贫协作……在脱贫攻坚中,乌蒙山片区各地因地制宜、精准务实,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倒逼各领域创新突破。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在后头。乌蒙人民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到基层治理,着力巩固脱贫成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踏上新征程。甘杉村村民说,路和电通了,房子盖了,难题解决了,仍要继续努力过更好的日子。
“要继续扶持。”谭德才认为,搞好产业,才能带领贫困群众的生活更上台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区位优势明显,应不断把外资引来,建中药材和农产品加工厂,保证群众持续增收。“基层党组织就是乡村振兴的堡垒,干部心里要想着群众。”
面对搬迁群众,昭通没有“一搬了之”。在迁出地,盘活耕地、林地、宅基地,推进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增加群众收入;在迁入地,以扶贫车间、产业基地、劳动密集型工业园区建设和公益公服岗位开发等为重点,规划建企业,提供岗位约4.98万个,满足就业需求。
在贵州省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麻窝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苗族绣娘们在扶贫车间制作苗族服饰(2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在贵州省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麻窝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搬迁户站在新房前展示自家搬迁前后的对比照片(2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新春的乌蒙山,百花次第盛开。化屋村位于毕节市黔西县大山深处,过去叫“化屋基”,意为“悬崖下的村寨”。这里山势雄奇,水域宽广,被誉为“乌江源百里画廊”。黔西县文体广电旅游局统计,2月11日至23日,乌江源百里画廊化屋景区接待游客19.6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584.72万元。“我们苗族很多习俗深受游客喜爱,比如打糍粑、唱山歌等。”村民杨艳说。
此前,杨艳住在化屋村“麻窝寨”村民组,路、水、电不通,犹如“与世隔绝”。现在,化屋村依托于特色种植养殖、自然山水走出生态旅游+特色种植养殖的致富路。毕节市委书记周建琨说,要抓住绿色发展、人力资源的开发等重点,真正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目标。(记者王长山 吉哲鹏 吴光于 骆飞 林碧锋 谢佼)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