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2.4亿单身人的养老之惑:有人拼命挣钱抗风险,有人想立遗嘱求体面

时间:2021-05-18 11:15:31 来源:中国经营报阅读:8131


“养老”话题里,有安利安装警报设备的,据说上海已经推出了“智慧六件套”,如果12小时用水不足0.01立方米,48小时没有进出大门记录,装置会发出预警;有讨论长期护理险的,说是“上海已经推出了长期护理险,但服务项目有限”;也有讨论投资理财,商量抱团养老、写遗嘱委托亲属的。

Frank Chen是一个从业多年的金融销售,今年35岁。30岁那年,他还单着,一度觉得自己要一辈子单身下去了。那一年,他开始给自己做养老规划:除去房贷,每年拿出剩余可支配收入的15%~20%做商业养老金,3%~5%配置定投基金组合,看价格时不时购入些黄金,剩下的钱该吃吃、该喝喝。“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管是不是独身,至少让人生的未来有个底仓”。

除个人为自己铺设人生“底仓”外,对于主动或被动选择独身的人群来说,社会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日本老龄化的发展比我们靠前,他们的一些社会现象相应比我们提前发生,也有可供我们借鉴的经验,比如‘成人监护制度’。”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佳告诉笔者,“作为个人来说,多挣钱养老没错,但假设在失智的情况下,这个钱谁来管?”据李佳介绍,“成人监护制度”就是通过社会组织的力量解决对老人财务的托管。

但也有学者指出,目前,我国的成人监护制度还存在一些待完善的方面,比如认定程序单一、监护协议的相应规定不尽完善、缺乏监护监督与保障制度、没有关于监护人报酬的相关规定等等。

而随着单身群体的逐渐“壮大”,有人提出“大群体互助”概念,比如在社员患病时派专人“监督”医护人员及服务人员,代替“家人”的职责。此外,也有人提倡引入类似日本的“介护保护”、“居宅介护机构”(揉合了日间、居家上门以及暂住三种服务模式)。

对此,李佳认为,从某种程度上看,更契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还应该是“社区营造”概念,即通过社区层面让独身人士产生联结、获得救助。

但李佳同时也坦言,目前来看,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主要是按照“失能”来规划的,还没有按照真正所谓“单身”人群来设计。未来会如何,还有待配套设施在应对老龄化的过程中逐渐完善。

面对未来可能的种种所谓“惨”,Frank倒觉得,也不需要过度神伤,弄清楚到底害怕哪些“惨”,提前准备就完事儿了。害怕老了没钱,就努力挣钱;害怕老了孤单,就从现在开始认真交朋友;害怕老了生病,从现在开始注意身体......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愚生、林森、方林、裴七七、小鱼均为化名)

(编辑:黄玉璐 校对:翟军)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