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i will首都老年心理抗疫志愿行动 | 志愿者专访——张妮:通过志愿服务 持续收获前进的力量

时间:2022-12-25 08:37:48 作者:王雨安来源:中国治理网阅读:35671


  张妮,一名中学德育副校长,主要从事学校管理工作,也有丰富的心理疏导的经验。她富有激情活力,在工作之余,参与过许多的志愿活动。2022年她本应前往新疆进行支教,但由于疫情原因延迟了安排,因此也正好有机会参与到“i will首都老年心理抗疫”的志愿服务中来。目前她在行动中的两个服务群里担任群秘的工作。

  张老师提到,在工作和志愿服务之间取得平衡,做到二者兼顾并不容易,只能尽可能地抽出周末或假期的时间参加。同时,作为志愿达人,张老师不仅自己参与志愿活动,还不忘对学生们进行志愿服务方面的教育,并动员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志愿活动,从小培养他们的社会服务意识,帮助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感。

  (张老师带领学生们开展清洁社区活动)

  谈起对整个i will志愿团队的印象和感受,张老师首先认为面临当前疫情放开的冲击,能关注到养老院的老人和工作人员群体很有意义,说明团队极具人文关怀。此外,团队中很多成员都是专业且具有丰富经验的心理服务工作者,其中有一件事令她印象深刻:在服务的时候,一位养老院的院长说他们有一位重病的老人,但是家属无法接走治疗,老人就只能待在养老院里直至最后离开人世。整个过程中,工作人员都很揪心,但他们无法为老人减轻痛苦,作为心理疏导,张老师她们通过语言和陪伴的力量给院长和其他工作人员提供了强有力的心理支持,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例如使用音乐、香薰、按摩等方式给予老人最后的关怀,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张老师也谈到,在刚开始接触志愿工作时也有过焦虑,“一方面是因为这个项目的工作特别多,且需要工作到很晚;再者这个项目刚刚启动,专业要求又很高。由于我参与偏晚,没有参加统一的项目培训,最开始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展工作。第一次在养老院员工群服务的时候,立刻就被投诉了,后来才慢慢适应了工作的逻辑”。在社群工作之初,很多志愿者每天发了问候语,但从头到尾也没有人回应,心里会感到有一些失落,但心理服务的确需要一个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的过程。刚开始人家可能只当你是陌生人,也不会跟你说什么,但观望一段时间,慢慢熟悉起来,就愿意向你倾诉了。”

  通过这次志愿经历,张老师进一步了解了养老院这个群体“特别是在当下的情况,真的很艰难,这个场所现在是处于封闭状态,工作人员都特别忙碌和辛苦,很多人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而且已经很久没有回过家了,对他们来说,在养老院里坚守岗位也特别不容易。”但许多类似这样的问题,并非我们仅凭个人之力就能解决,张老师等人能做的,只有默默的陪伴,以及对他们的理解和肯定,帮助他们缓解心理上的压力、调节他们的心理状态。“不过好在政府已经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本次行动就是由北京市社工委市民政局发起的,然后安排大量专业人士提供支持,政府现在也给养老院安排了绿色通道,优先供给医疗资源,已经为他们解决了一些燃眉之急。”与此同时,张老师也着重指出,解决养老院的难题,从社会层面来说,一方面需要集众人之力尽可能的提供一些物资,这是刚需;另一方面,也需要更多的社会关注。本次行动本身就已经集合了许多力量提供帮助,此外,养老院也需要当地的社区提供线下支持,分担一部分压力。

  张老师认为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除了结识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丰富了志愿生活经历等收获外,最重要的是,在未来面对这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她也不再畏惧,而是敢于、乐于迎接挑战,发挥自己的专长,去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