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严霜剑:以解决问题的成效取信于民

时间:2018-04-02 14:46:52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



 
  “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
 
  这是《韩非子》中的一句话,喻义取信于民。中国自古就有不少这样的故事:商鞅立木为信,为变法做铺垫,乃至开辟法制的大门;曹操割发代首,乃成就一代霸业;唐太宗李世民遵循“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理念,方成贞观之治。
 
  时至今日,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又该如何去取信于民?
 
  答案就是: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问题是导向,更是解决矛盾、不断前进的抓手。改革也好、发展也罢,一切进步无不是在破解时代问题中实现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
 
  民生工作亦是如此。只有紧盯事关群众利益的关键问题、突出问题,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才能更早、更快、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主动权;只有围绕满足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来开展工作,不遮掩不回避矛盾,才能拆掉党和人民之间的隔离墙,不断从群众中汲取推动我们事业前进的力量。
 
  一句话,凡是群众反应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就像毛泽东同志说的,“一切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提到我们的议事日程上”“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
 
  在极少数领导干部眼里,群众的急事难事都成了“闹心事”,要么“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高高在上、颐指气使;要么缺乏耐心,遇事推诿塞责,遇见问题躲着走、绕着行;要么担心害怕,“拼了命”地想捂住可能影响自身利益的问题,根本不管群众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民生疾苦背后一个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小问题,牵涉的都是百姓赖以为生的大事。对看不起病的人,最大的问题是“病有所医”;对家有孩子的人,问题则可能聚焦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漠视这样的“大事”,结果可想而知。
 
  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才会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强调,“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也正因为如此,全国两会刚一结束,自治区就从上到下集中开展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活动。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更是明确作出指示,如果老百姓遇到的困难没人帮,反映的问题没人管,操心事、烦心事得不到解决,就会对党委、政府失去信任。宁可我们的干部多辛苦,也不能让老百姓受委屈;宁可我们的干部难,也不能让老百姓难。
 
  说到底,这是一个如何取信于民的问题,是一个能不能从思想上认识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是考验党员干部政治素质、检验其政治立场和群众感情”的问题。一旦各级干部思想上通了,作风上从严从实了,措施上精准有力了,能沉下去把群众反映的问题一件一件办实办好了,我们就能以解决问题的成效取信于民。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