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江苏省扬州市:借鉴公共产品理念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时间:2018-01-27 14:46:41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


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孔令俊看望执勤武警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扬州市在深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注重以企业化理念提升工作效能,以产品化理念优化管理服务,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研究谋划工作,在问题最集中、矛盾最突出、群众最关心的领域里打造了一系列社会治理工作“公共产品”,其中一项“公共产品”——广陵区文昌花园社区社会治理工作被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中央综治办主任陈训秋赞扬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经验的“富矿”。当前,扬州正遵循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要求,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努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公众安全感连续14年保持在95%以上;获评“2016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城市”称号;荣获全国首届、全省首届并蝉联“法治城市创建先进市”,法治建设示范县(市、区)创建率位居全省前列;荣获“六五”普法全国先进市,扬州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四连冠的地级市;2017年9月,该市江都区捧回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陈博文同志荣获“全国社会治理先进工作者”称号。
 
一、借鉴“适销对路”,研发公共产品

现代企业在经营决策时首要考量的必定是客户需求,研发生产“适销对路”产品。社会治理工作作为一项党委政府维护和谐稳定、服务人民群众的公共产品,也理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创新和完善社会治理工作中每一个具体“公共产品”。
 
产品之一,率先建成全省首家市级综治中心。前几年,扬州全面建成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但仍存在“面上”难“统”、“线上”难“拎”、应对突发事件难“动”的现实问题。为此,扬州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办开拓思路,敢想敢为,于2016年在全省率先建成首家市级综治法治指导协调中心(扬州市综治中心)。目前,市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按照“科学定位、创新方式,整合资源、科技支撑,平战结合、指导协调,维护稳定、服务发展”的工作要求,利用大数据,建立大平台,实行“三五”维稳工作模式。推进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战演练,把平时工作和战时举措有机结合起来,取得良好社会效果。中心建成后,中央综治办和国家标准委来中心考察,国家标准委制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时吸收了扬州的工作做法。北京、广东、福建、山东、河南等省和南京、南通、淮安、泰州、镇江、宿迁等兄弟市也先后来中心进行考察。
 
产品之二,积极探索“社会末梢治理”新模式。近年来,该市紧盯基层社区、村组这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末梢,探索社会治理创新的方法路径。市委、市政府连续18年出台涉及民生工作的“一号文件”,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参与治理工作。基层村(社区)大力推行“一核多元”服务体系(一核,是指基层党组织;多元,是指基层各类组织),努力把社区(村)建设成为服务完善、管理民主、充满活力、和谐幸福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016年底,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扬州社会末梢治理经验”列为“江苏基层改革探索100例”,在全省推广。
 
产品之三:不断深化社会心理干预工作。涉及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人群以及性格偏执人员的矛盾纠纷和极端事件往往是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预防此类问题传统手段收效甚微。扬州市创新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将建设心理干预机制引入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工作,最大程度降低社会风险。自2011年起,市综治办联合扬州大学已经举办了12期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培训班,先后有856名基层综治工作者取得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鉴定,并全身心地投入到突出矛盾纠纷化解、重点人员心理疏导、政法综治法治干部心理培训工作中。
 
二、借鉴“企业管理”,力争降本增效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其最终目的就是控制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作为公共产品的社会治理工作,也需要提升“生产经营”过程中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产出效率,最大限度地赢得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
 
方法之一,“决策层面”——深度融合出效益。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决策层必须思路清晰、逻辑缜密、胸襟开阔、务实创新,否则将阵容混乱、陷入被动甚至经营困境。为有效多年来一直困扰大家的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两套系统两张皮”、功能交叉、单位重叠、财力投入较大却未出现倍增效应的问题,近年来,扬州市坚持以法治化为基本导向,探索建立平安扬州和法治扬州建设深度融合发展新机制。市委、市政府连续五年统一制定政法工作要点,统一部署、整体推进。将平安建设经验制度化、法治化,向市委市政府提出《警示与启示》建议,依法有序化解群访集访问题。运用法治方式解决征地拆迁领域矛盾,在全国首创“阳光”出让模式。
 
方法之二,“人才层面”——提升素质出效益。人才是优秀产品的缔造者,是现代企业健康发展的维系者。在社会治理工作这一公共产品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同样离不开“公平正义、和谐奋进”的政法干警和综治法治队伍。自2006年开始,连续13年每年组织政法综治法治干部培训班,近在扬州本地,远赴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香港大学和新加坡,广泛学习先进管理、操作实践经验。多年来还一直坚持培植选树先进典型,目前,扬州市已产生6名全国一级英模、9名全国二级英模,列全省第一。
 
方法之三,“车间层面”——做强网格出效益。现代企业管理非常重视每一个生产车间的积极作用,车间管理有序,则会效益倍增。同样道理,做强网格,夯实基础,对社会治理工作而言也将起到“事半功倍”、价值倍增的效果。多年来,该市稳步推进城乡统筹社会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科学合理划分网格,增强网格服务管理效能,逐步提升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充分整合社区综治、公安、司法、社工、城管、卫生、小区物业、志愿者等各类服务管理力量,把“组团式”服务管理向网格渗透。实现个人调解工作室全覆盖,全市1300多个村(社区)均建有个人调解工作室,宝应三和、江都莫士豪、仪征李国珍、广陵郑翔、正予等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在全省甚至全国知名。大力发展平安志愿者队伍,成立扬州市平安志愿者总会、各县(市、区)平安志愿者分会,在扬州大学、旅游行业、寄递行业、电信行业指导成立平安志愿者分会,并在各大景区设立首批10家平安志愿者景区工作站。目前,全市登记注册平安志愿者23万余人。
 
三、借鉴“创新创优”,造福一方百姓
 
现代企业的最终目的是创新创优并销售出更多产品,赢得最大利润空间。同理,社会治理工作效益最大化,也体现在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取得人民群众信任、赢得人民群众口碑。近年来,扬州市更加注重供给优质服务,强势宣传推介社会治理工作,占领人民群众感兴趣、得实惠的“大市场”。
 
路径之一,依法推进社会治理。现代企业强调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的就是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各类元素。近年来,扬州市一直秉持“服务至上、保障优先”的理念,将社会治理与法治建设进行深度融合,不断挖掘和发挥社会治理工作的供给功能,努力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经济发展。推进民意法治建设,每年开展法治评议活动,对相关执法司法机关及其工作现场质询,当场打分;积极开展综治法治文化广场活动,2012年以来已举办168场活动,60余万人次群众参与。推进经济法治建设,打造经济法治研讨会、法治市场建设、经济风险预警报告等六大平台。在创新法治方面,建设“春涛法律服务中心”等73个创新实践项目,创新推进依法治理工作。
 
路径之二,系统防范金融风险。金融无小事,关乎每个家庭。近年来,针对金融业态风险问题突出、涉众涉稳影响社会稳定的情况,全市政法部门与金融部门主动对接联手,系统防范风险,推进依法治理,保障了金融业健康稳步发展,未发生重大涉众涉稳型和系统性金融风险案(事)件。开展金融风险调查研究,召开六场不同类型的座谈会,摸清风险点,厘清风险源,研究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风控策。连续三年召开经济法治研讨会,探索防范金融风险对策,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依法打击金融犯罪,立案查处金融类企业(包括网贷平台)涉嫌经济犯罪案件472件,侦结407件,抓获嫌疑人794人,境外成功追逃22人,挽回损失12亿元。
 
路径之三,强化宣传舆论引导。优质产品在历经研发生产后,还需要推广营销,让更多客户知晓产品、购买产品、使用产品,最大限度发挥产品的社会价值。近年来,扬州市积极构建现代化全媒体宣传平台,先后推出平安扬州、法治扬州可视化标志,打响品牌知名度。建成100多处平安法治专题广场、主题公园和冠名景观,在各公共场所投放1000多台社会治理“便民服务信息通”终端机,形成了遍布城乡的宣传阵地网络。推进宣传纸媒、网媒、自媒高效联动,办好本地权威媒体平安法治专版,打造政法单位微博、微信平台,实现宣传规模效应,宣传绩效明显提升。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