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文明实践在常熟 | 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案例盘点来啦!

时间:2020-09-09 13:30:33 来源:文明常熟


  2018年10月底,常熟市被省委列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省级试点城市,开启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征程;
  2019年4月3日,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现场会在辛庄镇召开,吹响了试点工作全面实施、全域推进的“集结号”;
  2019年7月18日,常熟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席会议暨第三季度现场推进会在虞山街道举行,为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全域铺开按下“加速键”。
  经过一段时间探索创新,
  全市各地涌现出
  既可复制推广、又极富创意的
  新时代文明实践案例,
  展现出常熟“用心”构建文明实践体系、
  “专心”搭建文明实践平台、
  “精心”策划文明实践活动、
  “匠心”打造文明实践品牌的信心和决心。
  1
  德善基金——你出钱我出力百姓最受益
  辛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按照“村村建有德善基金,典型引领整体发展”的模式,发挥“中国好人”黄阿雪、“市道德模范”袁林娣等新乡贤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吸引爱心企业加入其中,设立了顾泾学子关爱基金、苏州市辛庄企业家商会奖学(教)基金等民间德善公益基金20多个,累计筹集善款1200余万元。
  推行“德善基金+志愿服务”的运行模式,制定并细化了义务理发、“我为乡亲出诊”等20余个文明实践活动项目,设立“文明风尚奖”表彰善行义举。通过新乡贤、老干部代表等组成的村道德评议团、红白理事会等共同管理基金,放大德善基金的品牌效应。
  2
  乡风文明馆——沉淀乡风激荡文明
  建设乡风文明馆成为辛庄镇弘扬德善文化品牌、践行新时代文明的一项重要举措。
  张港泾村是常熟首个设立乡风文明馆的乡村,馆内浓缩展示了地方民俗文化的亮点,以实物、图文写真和互动式场景体验等形式说活家风村训。
  合泰村乡风文明馆将闲置老房化身文明新地标,馆内常态化开展评弹演出交流推广等活动,“江南第一评弹村”的美誉远近闻名。
  此外,辛庄镇还建设了德善文化展示馆、双浜村姚家牡丹馆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把乡风文明馆打造成村落文化的传承地、乡风文明的弘扬地。
  3
  《海虞镇志愿者积分礼遇办法》——礼遇志愿者褒奖爱心人
  海虞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出台了全市乡镇首例志愿者积分礼遇办法,并于今年3月1日正式发布。
  办法规定以志愿服务时长作为考评依据,原则上每年开展一次星级志愿者评定活动,获评者将优先向上级推荐评优。参加志愿服务每5小时记1分,按积分在镇、村两级系统兑换不同价值的礼品,礼品由辖区爱心企业赞助。
  志愿者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同时,也切实感受到社会的礼遇,一圈爱心的循环,绘就了海虞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创新篇章,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
  4
  虞阅书房——开放共享的“阅读+”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空间
  虞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点“虞阅书房”是挖掘老城区既有存量建筑,吸引优质社会资源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全新探索。
  这里设有开放式的共享空间、亲子阅读区、多媒体阅读区、心益甜点区,流通读物23000册,集自助借阅、分享体验、文创展示、交流品读、文明实践、生活服务等功能为一体;这里推行“政府搭台、团队入驻、资源整合、文化增值、百姓受益”的模式,吸引各年龄层人群走进书房,参与实践、传播文明,充分发挥出“阅读+”叠加功能。引导广大群众在流连书香的同时,感受文明新风。
  5
  “先锋管家”——党员志愿者管出小区新面貌
  琴川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先锋管家”项目,助力解决小区管理服务难点,引导社区党员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发挥志愿力量。
  该项目由社区党支部牵头,建立社区、物业、业委会三方联动的工作机制。做到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大走访等形式对接居民需求,理出服务清单,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坚持“多元共治”,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引领整合党员志愿者、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等力量,全面参与小区治理及各项服务工作;坚持“常态长效”,通过设立常态化服务项目、定期沟通反馈等机制,确保服务居民有组织、有抓手。
  6
  24小时诚信自助专柜——诚信为本文明傍身
  虞山街道大湖甸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方式,结合村民实际需求设置了“24小时诚信自助专柜”。专柜放置微型消防器材、五金工具、劳保用品、医疗急救用品、生活便民用品等70多种常用工具供居民自助借用。通过“24小时诚信自助借还卡”管理居民自助借取及归还过程,对出现“有借无还”情形并经核实提醒仍不归还的,将在家庭文明诚信星级评选中一票否决并列入村失信人员名单。
  “24小时诚信自助专柜”在为村民提供便利的同时,着力增强广大村民的诚信意识,助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提升。
  7
  “暖心六支部”——小支部大作为
  虞山街道北门大街社区党委积极探索“党建+公益+志愿服务”的模式,以“行动支部”工作法为切入点,以党员志愿服务为抓手,成立“暖巢先锋”“美丽家园”“碧水清流”“针情编织”“邻里守望”和“平安护航”六个行动支部。
  每个行动支部围绕有主题、有方向、有内容,广泛开展理论宣讲、爱老助老、垃圾分类、爱水护河、“331”专项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以切实有效的行动把党的核心引领作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贯穿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让党旗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高高飘扬。
  8
  红杉树书场——说不尽的村企志愿情
  海虞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丰富广大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以“村企合作”形式,全镇域开设“红杉树”书场。书场由村 (社区)提供场地,爱心企业提供资金,镇文化站根据群众需求对接演出。首个“红杉树”书场于2014年6月1日在东泾村揭牌开场,5年多来,“红杉树”书场陆续落户海福新城社区、七峰村、汪桥村、肖桥村、王市社区,定期送戏上门,实现了苏州级以上文明村书场的全覆盖,为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特色文化品牌增添了一个又一个重要阵地。书场还适时放映电影、宣教片,举办故事会、健康养生大讲堂,让村民们尽享精神文明大餐。
  9
  “小厨大爱”德善坊——文明实践在乡里美食美德总相宜
  辛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小厨大爱”德善坊志愿服务项目实行“爱心基金+志愿服务”运行模式,由市道德模范袁林娣捐赠专项爱心基金,组织志愿者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时制作饺子、元宵、青团、粽子、重阳糕等节日美食,并将美食送到贫困家庭、失独家庭、空巢孤寡老人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手中。
  美食与美德的完美结合,既使志愿者在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过程中,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实现实践育人的目标,又为特殊人群提供社会爱心照顾,体现助人为乐的志愿服务精神。
  10
  文明单位志愿服务直通车——百姓吹哨单位报到
  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单位志愿服务支队以“文明单位志愿服务直通车”项目为品牌,由税务局牵头,根据群众微心愿菜单,每月一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培育农村文明风尚。该项目入选了苏州市2019年度百个重点志愿服务项目。
  该项目确定10个大队长单位点对点联系村(社区),其他24家单位组成10支流动服务队,定期轮换服务。为丰富实践内容,按照各单位资源优势制定服务计划表,同时征集群众“微心愿”,根据需求调整服务内容。项目将各单位的参与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并宣传先进典型,营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氛围。
  11
  “聚·和”基层行党建服务联盟——新时代文明实践“轻骑兵”
  “聚·和”基层行党建服务联盟由常熟日报社党总支发起组建,16家成员单位的机关党员干部利用休息日到村(社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向基层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服务、医疗义诊等,初步摸索出了一条“党旗引领、业务支撑、志愿参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之路。
  联盟突出“三融合”:活动策划融合单位业务,党员干部带着与基层密切的业务与群众面对面;活动形式融合特色文化,在1套服务清单的基础上,组合地方特色项目;活动内容融合中心工作,及时宣传禁放烟花爆竹、扫黑除恶等工作。该项目获评第四届江苏省志交会铜奖项目。
  12
  彩虹公益月——团青助力文明志愿实践彩虹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彩虹公益月”是常熟团市委青年志愿者协会打造的大型公益品牌项目。
  “彩虹公益月”以彩虹七色命名月份,以月为单位在全市范围集中开展一系列围绕同一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让志愿服务精神充分酝酿。
  该项目由“蓝色四月——关爱自闭症儿童公益月”“青色七月——常熟市文化传承与发展公益月”“金色八月——精准扶贫 青益‘童’行公益月”三个公益月组成,将更好地凝聚本市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献力新时代文明实践。
  13
  残疾人创业就业孵化基地——授人文明之渔实践自立人生
  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点之一——常熟残疾人创业就业孵化基地由常熟企业服务产业园与市残疾人联合会合作共建。该基地主要为本市残疾人实现创业梦想、降低创业成本、压控创业风险提供志愿帮扶服务。
  同时,基地依托职业培训学校为残疾人提供更多更全的技能培训,以培训带动创业、用创业带动就业,从而进一步夯实残疾人脱贫的基础,推进残疾人自立步伐,以达到小康的目标。
  2019年基地已全面升级为常熟市残疾人文化创意基地,被苏州残联评定为苏州政协定点视察项目。
  14
  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专业志愿者“救”在你身边
  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建成于2018年,是本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点之一。基地内设理论教学室、操作训练室、师资备课室等,配备功能完备的操作训练器材,实现了应急救护理论与操作、培训与考核一体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现有专业持证志愿者61人,以“五进(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重点行业)”为目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同时充分利用媒体平台,通过有奖答题、救护知识竞赛、急救微视频等方式,大力开展群众性救护知识普及,切实营造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