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7 15:45:31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
前言:
周王朝在历史上延续时间足有八百年之长,有赖于周文王、周武王两代君主励精图治、征伐殷商,更重要的还是作为周王室真正的建设者、缔造者——周公,在其人摄政七年之中,奠定了周王朝能够延续八百年的根基。
完成了无数帝王梦寐以求的“大功绩、大治理、大德昭” ,堪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世成就,而周公所作的这一切,都来自于“三监之乱”下对于前代政策的反思。
(周公古像)
征伐殷商、立鼎周王
周公(名旦),是周文王之嫡子、周武王之胞弟,周王室一脉的核心成员。早年便是周武王的得力臂助,治事理政卓有成效,也为之后摄政持国累计经验。不过,当时的周并非天下之共主,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乃是殷商君主商纣王,定都朝歌(今河南淇县)。
作为古时最具有代表性的君主反面教材,纣王治下的殷商简直是一片败坏,附从的诸侯国饱受其害、离心四起,客观上给足了西边周室崛起的良机。
(纣王剧照)
周武王遂积极联络对殷商怀有怨怼之心的诸侯国,大肆拉拢天下仁人志士为其建言献策,同时竭力宣扬玄学天命归周室所有。一步步向东蚕食殷商原本的领土,可周武王并未因国力日渐昌盛直接举起起义的大旗,毕竟在当时来说,周攻商,实为反叛。
而反叛的要领便在于一举毕其全功,绝不能有任何的拖沓,所以周武王一直在蓄势待发中准备着,等待契机的来临。
周与商之间的国力日渐此消彼长,远在西陲的周武王奋发图强,地处天下枢要的商纣王荒淫无度,结局在此二人身上便已经可以分出个胜负了。
(纣王剧照)
果然,在“天授其命”的祈祷之下,周武王终于等来千载难逢的契机。商纣王诛杀叔父比干、囚禁叔父箕子,将殷商仅存的忠臣干将清扫一空,反而任用费仲、恶来等奸佞幸臣,这在历史上已经俗套的自绝方式,却是很有效的,当时的殷商国人极为厌弃王廷。
纣王还派遣殷商大军前往东南征伐蛮夷,使得国内兵力空虚,也坐实了其人自取灭亡的结果。周武王趁此机会,于帝辛二十九年(约前1047年)一举出兵伐商,掀起了名动一时的牧野之战。
武王亲率戎车三百、虎贲三千、甲士步兵四万余与商朝七十万军队大战牧野(今河南汲县),联同并力诸侯共叩殷商国门,兵锋直指朝歌城。
(牧野之战)
措手不及的商纣王如何能敌的过苦心经营的周武王,号称七十万大军的殷商(一说仅有十七万)溃不成师、四散奔逃,何况当时的商军当中多为奴隶、装备粗略,虽然人多却军心不稳,周武王率精锐以战车开道,瞬间攻破了殷商大军阵型。
兵败如山倒的商军阵前便倒戈相向,不再为拱卫朝歌卖命,况且纣王也不值得为其卖命。经此一役,周替代商成为了天下共主,成为了真正的天命之子。
(立鼎周祚的周武王)
周公辅政,三监叛乱
史载: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
当时的情况很有可能是这样的,周公助力周武王创作的振奋人心的《牧誓》,周朝士卒纷纷以一当十,杀入朝歌城中,攻入商纣王寝殿后周武王亲自将纣王诛杀。
当是时,周公把持大钺(冷兵器、状似板斧)、召公把持小钺,左右拱卫周武王为中,祭祀以告商纣王之罪于上天,以及殷地遗民。
当然这不过是胜师之后的礼仪罢了,重要的是周公手持大钺,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妲己)
钺,所代表的是权力象征。
周公持大钺即决定了其人地位仅次于当时的周武王,也就可以解释为何周武王去世之后,由周公辅政成王。足以说明其人有此资格、更有此能力。
商朝灭亡之后,天下诸侯国眼看着周王室取得桂冠,接踵而从。为彰显仁慈,周公便上言武王应采取“以殷治殷”的方式,来安定王死国灭的殷商旧民。
周武王遂将纣王余子武庚,分封于殷商旧地,继续统治此处的殷民。
(武王伐纣)
可殷商余烬远远未曾消逝,武王深以为忌惮,便派管叔、蔡叔、霍叔建立邶、鄘、卫三国,以达到监视武庚的作用,同时也算是给这几个兄弟分封属地了,史称“三监”。
而此三人分属的地盘,分别是:
管叔在商都以北地区建邶国;蔡叔在商都以南地区建鄘国;霍叔在商都以东地区建卫国。形成环侍夹击殷商旧国的态势,至于西边便是周王室自己了。
破商立周,周武王一举成为了天下共主,大封同盟诸侯与亲从功臣,周公则被封于鲁国(今山东济宁一部),武王却未曾让其就封鲁地,反倒是将周公留任于镐京,助其处理政事。
然周武王伐灭殷商不久之后便逝去了,只留下周成王一子尚且年幼,也无任何其他遗命。周公毅然决然的扛起了稳定周王室的大旗,扶助成王、摄政理事。
(周公辅成王)
国赖长君,武王的死触动了天下安定不久的民心,况且当今的成王不过一牙牙学语的幼童,如何能成为天下共主?勿说是殷商旧从、归附诸侯,就连周王室同姓王孙不免生此杂念。
周公念及社稷鼎危,一改常态、决然摄政。这便涉及到一个长幼座次的问题了。作为周武王胞弟、文王嫡子,管叔在一众子嗣当中排行老三,而反观周公排行老四,这怎么算来,也都是我该来辅政啊!(亦或者是称王)
作为文王嫡子中年份最长者,管叔召集就封殷商旧地周边的蔡叔、霍叔开了一场家族商讨会。管叔俨然以周王室老大哥自居其位,对两个同母弟说道:
“二哥(周武王)早逝,作为父亲(周文王)嫡子,你我三人皆应肩负起兴复周王室的重任!在如今的一众兄弟中,按照宗法伦理怎么说也该让我上位了!五弟(蔡叔)、八弟(霍叔)你们怎么看?”
这还能怎么看?你都派人散布流言,影射四哥(周公)对成王不利了!
(考古出土的周公辅成王图)
大功、大治集一身
原本环绕殷商旧地负责监视武庚的“三监”反而将矛头调过来,并立西向,直指王都。作为殷商新王,武庚自然也乐见其成,兴高采烈地加入了反周联盟大军当中,并且还联络了远在淮南的东夷,声势浩大的叩问周王室的大门。
(三监之乱爆发,周公东征)
周公当机立断,对此绝不姑息,团结了召公、太公(姜尚),稳定周王室内部势力,亲率大军东征。结果声势鼎沸的“三监”皆落败于周公之手,叛军之首管叔被诛杀、蔡叔则被夺国流放、霍叔废为庶民。
殷商旧王武庚也被诛杀,后周公分封纣王兄长微子启继承殷商旧祚,在宋(今河南商丘)建国,是为宋国。但这还不算完,周公一路率领大军平定江淮地区,将作乱之心不死的东夷彻底征服,这才凯旋而归。
此乃周公之大功也!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平叛“三监”之后,周公并未由此安心。周武王初期设立分封,其实不过是沿用殷商旧法,划分内外服分属,将周王室统治的镐京周边划为王畿地区(即内服),而周王室统治难以涉及的地区,分封外服诸侯王进行管理,也就是以分封武庚继祚殷商、派遣“三监”对其进行辖制。
可“三监之乱”彻底将周武王的先前沿用的制度打的支离破碎,外服地区的诸侯王仍旧对于周王室有强力的威胁地位。何况,周王室自己也是这么一路兴起的。周公在原先内外服地区的基础上,对分封制进行了创新性的改革,也就是在宗法制的基础上进行再分封。
与先前分封的不同特点便在于,周公分封的诸侯国最大的目的,便是起到拱卫周王室的作用。受封者大多数皆为周王室的嫡系血族,也就造成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局面产生。如周公受封的鲁、召公受封的燕国、以及后来成王弟唐叔虞受封的晋国,皆为周王室亲族。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如此一来,周王室本身便相对于分封诸侯国为天子、共主,对于同姓诸侯国为宗亲、嫡长,周王室延续八百年的国祚自此而立。即便是在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也保持着大宗的地位,就连齐桓公也要借着“尊王攘夷”的名号方能称霸。
由是可观,此乃周公大治也!
摄政六年的周公,终在第七年还政于成王,功成身退,为青史颂!
《论语》记载孔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周公的功绩名垂千秋,周公也是孔子无比敬仰的先贤之一,并称其为儒学奠基人。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下一篇:重思中国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