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首届长江经济带30人论坛”在长江大学举行

时间:2018-09-17 15:53:50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 通讯员邓明亮 黄成)9月15日,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长江经济带专业委员会主办,长江大学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湖北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首届长江经济带30人论坛”在长江大学举行。

  论坛以“‘十九大’精神与新时代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加强长江经济带学术研究和交流,为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来自武汉大学、安徽大学、湖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昌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通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大学、湖北文理学院、荆楚理工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学者100余人与会。

  论坛开幕式由长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周中林教授主持。长江大学副校长李家宝,荆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局局长黄君等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长江经济带发展仍存在多方面的困难

  原国务院三峡办巡视员周维研究员指出,长江经济带发展仍存在多方面的困难,如生态环境透支严重、形势严峻;发展与保护的矛盾突出;规划多、实施难;绿色转型难度大;齐抓共管存在体制机制难题;流域开发战略以水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导思想等。实施上中下游分类保护战略;建立共保共治的利益责任共同体。同时,周维研究员认为“大战略要有大措施”;在绿色发展中实现大保护;提高《长江流域综合规划》的绿色含量;加强大保护的法律保障;提高对上游地区的生态补偿力度;改革长江流域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开展长江经济带大保护战略研究;重视大保护中的地方特殊关切。

  民建湖南省委参政议政委员会主任、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李琳指出,长江经济带制造业服务化仍未摆脱“服务化困境”,东部地区个性化设计环节服务化有待提高,中部地区优势制造业服务化程度不高,西部地区制造业行业结构不合理。与此同时,李琳教授认为长江经济制造业服务化的关键措施在于大力培育制造领头企业,培养复合型人才;东部地区需鼓励企业向产业链两端服务化延伸;中部地区应扶持产业服务化;西部地区应加快调整制造业行业结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邓宏兵教授详细讲解了在长江经济带研究中的困惑和反思。他提出后期研究工作将围绕“剖析两个前置问题、研究三个理论问题、突破三大实际问题、探寻一个基本模式、提出系列对策建议”逐步展开。关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理论问题研究,邓宏兵教授指出应进一步关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诠释、“五大关系”的理论脉络、资源环境约束下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生态安全问题等内容。同时,他认为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重大实践问题研究的话题应进一步关注长江经济带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率研究、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项目化、工程化”问题、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产业发展研究、总结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模式和经验、提出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重大举措与政策建议。

  长江经济带的生态大保护应从“自身做起”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曾刚认为长江经济带的生态大保护应从“自身做起”,应重视创新网络,长江经济带是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提升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我国经济崛起的关键。曾刚教授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呈现出创新网络发展水平不高、网络节点出现、“核心—边缘”结构明显、不同创新环境有不同创新主体等特征。应深化多维邻近性分析,构建多层、多类因子体系;建立基于龙头企业的开放式区域创新系统。

  湖北省发改委长江经济带处王金桥认为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各方优势“群策群力破解新课题”,进一步探索“两山”理念实现路径,正确认识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评价体系,研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评价标准和核算方法;正确理解自然生产力和生态生产力,探索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探索建立自然资源开发使用成本评估机制、定价成本监审制度和价格调整机制;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方面探索高质量路径。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长江经济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张治栋认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应根据当地经济现状与产业布局,实行适度的环境规制标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有效激励企业进行生产与治污技术创新,发挥正向示范效应,实现绿色效率的全面提升;完善区域间产业链的生产整合和价值对接,避免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经济波动与污染转移,充分发挥生产与环保等技术溢出的关联效应,使产业结构调整对本地及周边地区产生双重正面效应,进而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效率值的“高高”集聚;注重沿江城市与非沿江城市间绿色发展的异质性,实行差别化的产业政策来引导城市绿色发展。

  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差异化协同发展

  湖北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秦尊文研究员从习总书记视察长江经济带提出的要求为背景,详细讲解了“差异化协同发展”的内涵。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差异化协同发展需要努力推动三大城市群差异化发展;完善连接三大城市群综合交通体系,加快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建设,加强航道建设,建设立体交通 ;推进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建设,必须和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相结合,走产城融合之路,协同推进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打造中国国家经济地理横轴,秦尊文研究员指出“与美国国家经济地理横轴由‘双核’支撑不同,中国‘国家经济地理横轴’由‘三核’支撑,规模更大,动力更足更均衡,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强。可以预料,长江经济带作为‘国家经济地理横轴’不仅是中国经济的驱动轴,也将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与管理学院白永亮教授指出,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生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且11个省市的制造业生产率存在高度的空间相关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溢出效应,无论是直接效应还是间接效应均对制造业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且对周边临近地区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有明显的空间外溢作用。关于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白永亮教授认为基础设施、技术创新水平、城市化水平、市场开放水平、人力资本、政府干预度和信息化水平虽然都对制造业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但是开放水平、政府干预和信息化水平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不大,其中,技术创新水平和基础设施对制造业生产率存在外溢效应,人力资本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只对当地制造业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不存在外溢效应。绿色发展水平对制造业生产率产生负向影响,且只对本地的制造业生产率提升产生抑制作用,不存在外溢效应。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长江大学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秘书长、长江大学管理学院汪发元教授指出,长江经济带发展空间效应正在形成,实体经济的发展相互之间有正向溢出效应;长江经济带发展科技创新和金融支持对本地实体经济的发展有正向影响,但对相邻省市有负向影响;长江经济带发展专利授权量无论对本省和邻省市实体经济增长均为显著正向影响;长江经济带技术合同成交额和金融发展的增加对相邻地区产生了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开放程度、人力资本和城镇化率的增加对相邻地区产生了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同时,汪发元教授认为,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应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充分发挥区域空间溢出效应;认真做好产业规划,尽力避免区域产业同质竞争;强化创新政策引导,着力服务区域实体经济发展;建立区域技术市场,加速技术金融区域间的流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

  “首届长江经济带30人论坛”闭幕式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长江经济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刘耀彬教授主持。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长江经济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江大学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吴传清教授致闭幕词。

  据悉,“首届长江经济带30人论坛”是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长江经济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传清教授发起的长江经济带研究的学者联盟,将不定期举办“长江经济带30人论坛”,旨在搭建学术交流沟通平台。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