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论坛上海召开

时间:2018-09-11 15:53:45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上海9月9日电(记者王春燕 夏立 查建国)9月7—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论坛暨“发展经济学在中国: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智库建设协调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研究院”)、上海大学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上海研究院院长李培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学部委员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上海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金东寒出席论坛。参加论坛的还有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罗斯·加诺特、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德·弗里曼、奥地利科学院院士罗伯特·赫尔兹曼等中外专家学者。

  发展奇迹推动理论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让人感到惊奇的不仅是中国伟大的发展成就,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特点更是抓人眼球、引人深思。谢伏瞻指出,改革开放的40年,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幸福感、安全感、民族自豪感显著增强的40年,是不断探索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40年。成功背后的“密码”,概括起来说,一是始终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二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三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四是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创造有利的和平发展环境,致力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谢伏瞻强调,中国经济40年的发展,借鉴并印证了发展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更重要的是紧密联系了中国实际,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一,中国的发展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上的,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共同构成了中国经济的微观基础;第二,中国的发展是在实行了近30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起步的,通过渐进式“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充分发挥了政府的作用,弥补了市场缺陷;第三,中国的发展是在一个世界人口规模最大,且城乡高度分割、城乡差距很大的大国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始终保持了政治与社会稳定;第四,中国的发展是在一个地域广阔、东中西区域差异显著的空间内实现的,通过在不同时期调动和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充分挖掘了经济发展潜力,充分利用了大国经济的回旋余地。显然,以上这些都不是传统发展经济学能够解释的。因此,广大经济理论工作者需要深化理论研究和深入总结经验,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

  在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看来,通过40年的奋力追赶,得益于开放贸易、全球化进程和良性政治环境,中国创造了奇迹般的经济增长。未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在消除贫困、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采取行动。

  罗斯·加诺特认为,过去40年中,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以说,中国的成就是采用了经济学的规则,实现了很棒的结果。我们需要研究中国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以便更多地了解经济学的法则。

  改革开放与经济增长

  中国的发展成就同改革开放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探讨中国经济奇迹的核心。李培林对消费、收入分配和社会发展进行了解读。他指出,中国社会学界将2010年前后作为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转折点让我们看到我国改革开放30年后产生了一些根本性的条件变化,如2009年收入分配突然达到顶点以后开始逆转、2012年劳动力总量的绝对量开始下降等。这些变化为我国发展带来深入的影响,特别是发展的动力发生变化,过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三分之二来自于投资与出口,而现在三分之二的贡献来自于国内消费。为了扩大国内消费,需要保证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大众消费的促进,需要稳定的消费预期,包括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消费处于稳定状态。要进一步消除贫困人口,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

  蔡昉指出,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可以总结为三点:经济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扶贫成就举世瞩目。邓小平同志一开始就为改革定下了标准: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0年来,通过一系列改革,中国把人口红利转化成了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在人口红利消失的今天,中国经济要转向依靠改革红利,通过进一步改革破除阻碍生产要素供给和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进而提高、稳定经济的潜在增长率。

  理查德·弗里曼表示,从劳动市场经济学角度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创造了活跃的劳动力市场。中国在40年的转型过程中人口流动迁徙非常频繁,劳动人口的收入也通过流动得到了提高。经济转型发展使中国的贫困人口逐步减少,但也使收入不均的现象加重。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管理体系逐步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起来,工人的权益也逐步得到保障。

  经济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

  中国改革开放并不是按照现成理论进行,而是以“摸着石头过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方式来推行。林毅夫表示, 20世纪后半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主流经济理论指导下走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的道路,却普遍失败了。发展中国家的收入水平要赶上发达国家,则其产业结构水平必须达到发达国家的高度,这需要完善的市场、相应的基础设施和制度安排,这些都需要一个有为的政府。以现有理论看待中国的改革开放只能看到问题,却看不到成绩,因此中国的经济实践是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源泉。

  李扬表示,基于中国经济40年的发展实践,中国经济学对于世界经济学发展最有可能作出贡献的领域是发展经济学。长期的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使得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这是发展的完整意义,中国都做到了。无论是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还是保持经济结构不断调整,都需要投资予以推动;而无通货膨胀的投资则需要足够的储蓄来支撑。就此而论,中国也做得很出色。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可以总结出很多特色,其中最突出者,应该是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同时出现而且内洽地延续多年。高储蓄、高投资,并伴随长期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双顺差”,是传统发展经济学不能完美解释的。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有必要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总结、分析、梳理上述现象同时存在的内在机制,概括出其中可复制、可推广的范式,中国的发展实践当会对世界经济学的发展奉献出“中国智慧”。

  金东寒表示,总结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并使之上升为科学理论,为世界各国改革发展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这对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创造奇迹,在理论创新上也要书写辉煌。当代中国学者肩负着特殊的历史和时代使命,有责任通过激荡思想、碰撞智慧、分享经验,助力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为困境中的世界经济点亮前进之路。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世界银行、国际劳工组织、亚洲开发银行、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牛津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机构的国内外3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