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科学制定汉语传播规划 深度参与全球文化治理

时间:2018-09-11 15:44:47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


  全球文化治理是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子集。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传播的基本介质,也是建构并全面阐释文化的基本要素。语言往往可以不受政治和国界的制约跨境传播、生存,甚至深刻影响世界文化秩序。因此,科学制定规划、推进本国语言的国际传播是参与全球文化治理的重要途径。

  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国内语言规划历来受到高度重视,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秦代,就有“书同文”这样语言规划的范例。然而与一些欧洲国家相比,中国的语言国际传播规划在历史上却长期处于缺席状态。虽然古代汉语汉字在东亚地区的长期传播形成了令人称道的“汉字文化圈”,但这主要是文明发展落差产生的向心力吸引周边国家主动学习的结果。到了近代,由于中国国力的衰微和西方各殖民主义国家语言全球性传播的挤压,中国在汉语国际传播规划上更是难以有所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为汉语国际传播规划积累了一定的前期经验,但是直至20世纪末,汉语始终没有形成全球性传播的态势。长期缺乏规划的结果是汉语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中国的大国地位和政治、经济影响力不相匹配,也难以助力提升中国对世界的文化贡献。当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紧密,不同文化和语言之间的接触日益频繁,世界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和文化秩序之间不协调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各国共同参与全球文化治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中国需要通过加强语言传播规划,在重建世界文化秩序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21世纪以来,中国的语言传播规划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孔子学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有力推动了汉语全球传播态势的形成。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汉语国际传播规划需要进一步立足全球视野、凸显中国担当,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切实行动。

  更新语言传播理念,推进传播模式转型。全球治理的核心理念是“共商、共建、共享”,无论语言传播还是文化传播,由此及彼的单向传输思维已不符合时代主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语言传播是超越宗教、种族、意识形态的重要文化交流形式,目的在于打通异质文化之间的隔阂,增进国与国之间的理解和包容,共享人类文明发展成果,创造一个有利于各国发展的和谐国际环境。语言传播应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不同语言之间应该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彼此在互融、互鉴中共同发展。汉语在承载和传播中国故事、中国主张、中国价值的同时,也应注重打造互动平台,充分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在汉语学习者或使用者比较集中的国家和地区,应推进汉语与当地社会生活的结合,包容多种海外华语变体的出现,鼓励汉语传播实现本土化发展。汉语国际传播有责任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框架内,引领新型语言传播模式,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共享语言传播成果。

  加强内、外部资源整合,形成汉语传播合力。汉语国际教育和海外华文教育,是汉语国际传播的两大支柱。前者主要针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后者主要针对海外华人子弟。目前全球已经有516所孔子学院和1076个孔子课堂,同时还存在着2万所华文学校。孔子学院(课堂)的快速发展为21世纪以来汉语加快走向世界发挥了巨大作用,而遍布世界各地的华文学校则是中华文化海外传承的主要依托,是扩大汉语国际传播的重要支点。长期以来,两者各自发展,相互之间缺乏互动和呼应。随着全球汉语学习群体的扩大以及学习者年龄的降低,两者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少接受汉语隔代传承的华人子弟进入孔子学院学习,而一些非华裔儿童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华文学校学习。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华校中非华裔学生比例的快速增长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面对新形势,汉语国际传播也应顺势而为,统筹规划,打破内部体制机制和主管部门的藩篱,以全球汉语学习需求为导向,在不同层次上开展分工合作,科学配置资源,形成强大合力。孔子学院可专注于专业汉语教学、职业型汉语教学和高端学术交流,海外华文学校则专门从事学龄前及中小学汉语教育,在人才培养上与孔子学院形成完整衔接。

  优化汉语传播全球布局,努力实现传播效益最大化。语言传播规划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顺应、服从和服务国家政治、经济、外交大局,致力于增强传播效益,对国家发展形成有力反哺。汉语国际传播要统揽孔子学院(课堂)、华文学校及各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汉语教学,统筹规划全球布局,避免无序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实施。目前孔子学院(课堂)虽然已经达到相当的数量,但是在一些国家分布相对集中,在另外一部分国家则很稀少,甚至还有一些国家是空白。此外,由于各国国情、(华侨)侨情不同,华文教育发展程度也极不均衡,还有一些华文学校面临着严重的生存问题。汉语教学虽然在一些国家已经进入国民教育体系,但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师资配比失衡,正规化、标准化、专业化程度都亟待加强。汉语国际传播需要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通过优化孔子学院(课堂)的全球布局,加强对重点地区困难华校和新兴华校的帮扶力度,努力推动汉语进入更多国家的国民教育体系,不断提高汉语教学质量,使汉语国际传播实现持久、有序发展,实现传播效益最大化,助力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文化治理。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华人移民对东南亚汉语传播影响的国别比较研究”(17BYY11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