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几年前安装了上下水,生活污水都是经过净化才排放到湖里的。”从一个年逾八旬的农村老汉口中听到这句话,颇有点惊讶。
不久前,笔者应亚洲开发银行(亚行)邀请,前往安徽巢湖考察巢湖水治理成果。这个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在上世纪90年代因为水质污染严重,被政府定为需要进行环境修复的三大湖之一。虽然近年来加强了对工业污染的防治,但来自城市和非点源(无固定排放地点)的污染,特别是牲...
时间:2018-01-2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生态文明观是从人与生态环境整体优化的角度来理解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观念,是尊重自然的伦理意识,是人与自然共存共生的价值意识,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
时间:2018-01-27
这是杜润生同志接受《财经》杂志记者访问时的谈话。 记者:您是1978年中国农村改革的倡行者。我们想请您回忆一下,邓小平在这场关键性改革中,发挥了哪些指导作用? 杜:毛泽东时代,包产到户是个禁区,邓小平在推动中国农村的改革当中,所做的第一件事,应该说是肯定包产到户。 1978年,我国农村开始探索进行土地制度改革...
时间:2018-01-27
绿色,是马鞍山的鲜亮底色:青山滴翠,碧水常清;绿色,更是这座城市的发展主色:生态文明与绿色经济融合共赢,保护发展同步,山水财富兼得。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马鞍山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自觉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一个生态文明的“马鞍山样板”呼之欲出。
规划先行 为青山绿水“保驾...
时间:2018-01-26
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在最近的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乡村振兴“三步走”的工作路线,充分说明了在城镇化过程中对乡村发展的同等重视,或者说更加重视。这样的思路是延续和深化着自十六大以来关于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强调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共同发展的基本理念,体现出在城镇化过程中,不仅要建设繁荣的城市...
时间:2018-01-24
不久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并进行部署。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农民大国,党中央在建国之初就提出要实现中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随着这一过程的持续推进,中国“三农”面貌发生了巨大变...
时间:2018-01-24
【内容提要】本文从比较中国和美国的农业体系出发,论析两种不同体系所包含的不同逻辑,并说明和解释两者农产品物流体系之间的不同;然后论析了中国大陆农业和“东亚模式”中的日本以及台湾地区农业以小农场为现代农业主体的基本共同点,进而分析日本-台湾地区比较发达的新型物流体系的基本结构及其所展示的组织和运作逻辑,说明其对中国大...
时间:2018-01-23
本文作者: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福建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习近平同志1985年到福建工作,先后在特区厦门、山区宁德、省会福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了17年半。在闽工作期间,他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致力谋划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思路和重大举措,为福建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时间:2018-01-22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指出,中国要“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这是第一次把“引领”气候治理和“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党的报告。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治理问题上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中国以更加自信和进取的态度参与全球治理的一个...
时间:2018-01-22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久前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出了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措施和实施途径。这次会议强调,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一、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党的十...
时间:201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