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最新文章
  • “湿地海口”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湿地海口”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这是海口市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一角(10月22日无人机拍摄)。海口市凤翔湿地公园内流水潺潺,绿草如茵。很难想象,这个市民游客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具有强大污水净化功能的湿地公园,两年前还是臭气熏天、人们避之不及的垃圾堆填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近两年来海口市以湿地城市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创新城市生态治理,着力改善生态民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上闯关探路。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时间:2018-10-24

  • 刘奇:重视乡村社会“智之不足”
    刘奇:重视乡村社会“智之不足”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缺少具有现代意识、现代思维、现代理念的人,乡村振兴便无从谈起。现代社会人的能力建设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基础能力,即每个人生活必备的基本技能,如使用电脑、驾驶汽车等。二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强弱是超越别人的决定因素。三是品质能力,这是金字塔的塔尖,是最高境界的能力,一个人一旦有了提升自己品质的能力,就...
    时间:2018-10-23

  • 自然保护区:对过度开发亮红灯
    自然保护区:对过度开发亮红灯

    长白山区金达莱朝鲜族民俗村内的长鼓舞表演中国的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保护区之一,截至2017年,其陆域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4.86%。在一片片资源丰富,风景优美的保护区土地上,大量珍贵、稀有的动植物得以栖息生长,同时,人类活动在保护区内也被管理得更加严格和规范,对违法经营商业活动,管理部门则坚决亮起了红灯。保护区内“亮红灯”在自然保护区内,过度、无节制的人类开发活动...
    时间:2018-10-23

  • 中国科学家发现早期鸟类可随环境而“变形”
    中国科学家发现早期鸟类可随环境而“变形”

    距今1.27亿年前的原始鸟类迷惑巾帼鸟化石和复原图。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记者 屈婷)一类名为“迷惑巾帼鸟”的早白垩世原始鸟类,可能是目前已知仅晚于“孔子鸟”的、最原始的具有“短尾巴”的鸟类。但它又有许多独特的形态特征,其珍贵程度毫不逊色于“孔子鸟”。这只距今约1.27亿年前的巾帼鸟,2017年发现...
    时间:2018-10-23

  • 重视乡村社会“智之不足”
    重视乡村社会“智之不足”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缺少具有现代意识、现代思维、现代理念的人,乡村振兴便无从谈起。现代社会人的能力建设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基础能力,即每个人生活必备的基本技能,如使用电脑、驾驶汽车等。二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强弱是超越别人的决定因素。三是品质能力,这是金字塔的塔尖,是最高境界的能力,一个人一旦有了提升自己品质的能力,就达到了做人的最高境界。乡村振兴的实质就是使乡村具有像城市、像工业一样的现代性,而社会...
    时间:2018-10-22

  • 周立:“城乡中国”时代的资本下乡
    周立:“城乡中国”时代的资本下乡

    摘要:当前,我国已由乡土中国时代进入城乡中国时代。进入城乡中国时代,只有促进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城乡融合,才能实现产村融合。工商资本下乡对城乡中国时代社会的发展有利也有弊,一方面促进了由城市到乡村的要素流动,另一方面也可能侵蚀国家目标和农民利益。因此,我们要通过农村的再组织化,使乡村社会与工...
    时间:2018-10-19

  • 希望洒在金色田野——写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周年之际
    希望洒在金色田野——写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周年之际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题:希望洒在金色田野——写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周年之际新华社记者董峻、于文静秋风带来丰收的喜悦,吹拂着欣欣向荣的乡村。10月18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一周年。这一年里,广大农村干部群众辛勤耕耘,农业发展硕果累累,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宏图正在渐次展开。新谋划:乡村振兴战略政策体系日渐形...
    时间:2018-10-19

  • 首届普洱(国际)生态文明暨第四届普洱绿色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首届普洱(国际)生态文明暨第四届普洱绿色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10月18日,由人民日报社、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云南省人民政府指导,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共普洱市委、普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生态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届普洱(国际)生态文明暨第四届普洱绿色发展论坛”在北京人民日报社成功举办。
    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第十二届全...
    时间:2018-10-19

  •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动乡村振兴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动乡村振兴

    改革开放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改革波澜壮阔,“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实现新突破,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是农村改革40周年,最好的庆祝就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时间:2018-10-19

  • 中国提供的一对朱鹮抵达日本佐渡朱鹮保护中心
    中国提供的一对朱鹮抵达日本佐渡朱鹮保护中心

    10月17日,中国向日本提供的两只朱鹮“楼楼”和“关关”抵达日本千叶县成田机场。一对来自中国陕西的朱鹮17日下午乘飞机抵达日本千叶县成田国际机场,随后运至新潟县佐渡机场,并于当晚送达佐渡朱鹮保护中心。这是中国自2007年以来时隔11年再度向日本提供朱鹮。新华社记者华义 摄...
    时间:2018-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