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最新文章
  • 刘放生:对三农20个常识性误判
    刘放生:对三农20个常识性误判

    从经验来看,多年来,对三农存在如下20个方面的常识性误判,导致三农理论体系残缺,延缓三农科学发展。   1、误把仅占GDP10%左右的农产品,看成CPI的支撑,打压农产品价格,农产品与工业产品的比价极不合理。  2、把全国10%多一点的农地分散性流转,误判为规模化经营的时代来了,忽视广大小农经济的长期性,对小农...
    时间:2011-12-30

  • 温铁军:回归三农:破解“奥巴马—金正日难题”的常识性讨论
    温铁军:回归三农:破解“奥巴马—金正日难题”的常识性讨论

    一、制度成本理论:“奥巴马—金正日难题”    曹锦清20年前从黄河边上回来写书的时候曾给了我一个哲学启发,他思考的问题是:我们身在何处,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向何处去……现在我们讨论三农问题也如李昌平提到的:每当我们出现重大转折或变化的时候,求助于洋、求助于城,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求助于野、求助于农,或许是一...
    时间:2011-12-22

  • 李昌平:我对未来十年三农问题的十大预言
    李昌平:我对未来十年三农问题的十大预言

    (12月11日),我将对未来10年三农做十项预言:  预言1:为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绝大部分地区将恢复主要农产品“定购”生产,其土地制度将重回“有偿承包”或“耕者有其田”或“联产承包”制度。主要农产品“产销班生产经营”或“合作社生产经营”将逐步主流化,非主要农产品“专业户生产、合作社经营”为主。  预言2:...
    时间:2011-12-21

  • 李昌平:未来十年关于三农的十大预测
    李昌平:未来十年关于三农的十大预测

    1,为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绝大部分地区将恢复主要农产品“定购”,其土地制度将重回“有偿承包”或“耕者有其田”或“联产承包”制度。主要农产品“产销班生产经营”或“合作 社生产经营”将逐步主流化,非主要农产品“专业户生产”“合作社经营”为主。  2, “做大蛋糕优先”成为公认的谬论,“少数人先富起来”不再被主流...
    时间:2011-12-20

  • 彭真怀:三农新论
    彭真怀:三农新论

    一、农民为什么贫穷?穷就穷在没有稳定、合法的财产收入,不挖这个穷根,用尽补贴、免税等办法也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2004年以来,中央发了7个一号文件,每年都会强调一个重要的政策意图,就是告诉农民多种粮食,为此几乎用尽了补贴、免税等各种各样的扶持手段。应该说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政策执行...
    时间:2011-12-08

  • 姜春云:以生态文明引领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姜春云:以生态文明引领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加速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形势喜人,但同时遇到了生态环境恶化、发展不可持续的挑战,亟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不合理的发展方式。实践证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生态文明引领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化现代农业农村,是我国农业走出困境、步入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根本出路...
    时间:2011-11-16

  • 杜君立:中国农民的不平等起源
    杜君立:中国农民的不平等起源

    我认为人类中间存在两种不平等:一种是自然和生理上的不平等,比如年龄、健康、体质、智力、能力等自然造成的差异;另一种是精神和政治上的不平等,因为某种特定的制度安排造成的不平等。后一种不平等赋予一些人以特权,使他们比另一些人更富有、更尊贵、更强大,甚至使其他人必须服务他们服从他们。  ——卢梭《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时间:2011-09-08

  • 祝东力:农民是如何被喜剧化的?
    祝东力:农民是如何被喜剧化的?

    农民主题曾经阐释了中国现代历史    农民题材,自五四时代起,就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两个基本主题之一。它与另一个主题,知识分子主题,共同组成了现代文学的两个基本方面。这两个主题,从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等开始,就被确立起来,并延续下去。这并非偶然,因为现代文学中的农民主题和知识分子主题,相...
    时间:2011-09-06

  • 邢成举:喜剧与农民的理想和现实
    邢成举:喜剧与农民的理想和现实

    “三农”问题与农村题材电视剧    2002年开始,国家就开始在部分地区试行税费改革,而农村题材电视剧中比较有影响的一部《刘老根》,也正是在这一年推出的。因此我们或者可以说,农村题材电视剧在新千年迎来了黄金发展期,是在双重背景下:一方面是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和中国农村小农经济模式的破产,另一方面是在国家对“...
    时间:2011-09-06

  • 杨松林:城乡分离化、合作化是唯一出路
    杨松林:城乡分离化、合作化是唯一出路

    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砖壁村的调研后写了一篇《砖壁村驻村调查与思考》,山西日报以《袁纯清给全省干部的信》的形式登载在山西日报上,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读完后眼前一亮:在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城市、工业时,袁纯清书记意识到到三农问题才是发展的关键,非常难得。就这个问题,想站在全国角度做些分析。    降低城乡居民收入...
    时间:201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