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跨学科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时间:2017-10-31 15:47:00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





       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使其无法单独依靠一门学科实现完整解释,跨学科研究对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10月21—22日,“2017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环境论坛”在南京举行。来自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50位学者,围绕“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十年来的进展与不足”这一主题,从环境史、生态人类学、环境心理学、环境哲学等多个学科视角展开深入研讨。
 
  多学科视角应对环境问题
 
  如今,环境问题成因和应对方案的综合性已经成为学术界与相关管理部门的基本共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郇庆治表示,就像任何单一机构或行政部门难以独立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一样,任何单一学科或技术也不可能提出科学有效地解释、应对生态环境难题的方案。所以,无论是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目标,还是对具体的生态环境难题的有效克服,建立一种包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各分支在内的广义上的环境科学,以及实现这些分支学科内部各个次级学科之间的良性互动,成为了前提性条件。
  不同学科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大多数生态环境问题本质上是由人类活动和人类行为所引起,环境心理学就是对人与环境间关系进行追问和探究的学科。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耿柳娜表示,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解决环境问题亟须引入心理学研究视角,探究触发环境问题的人为因素。
  哲学的视角同样不可或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卢风表示,环境哲学虽然不能直接去解决现实中的技术性问题,但它可以辨析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科学观是否正确,并设法推动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科学观,从根本上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它还可以为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等学科提供思想理论的支持和方法论上的启示。
  “环境史学可以从历史的维度,考察在历史中人们造成了什么样的环境问题,又是如何应对的,在其中又得到了哪些经验和教训,从而给环境问题研究以历史借鉴;而环境法学则可以为当今的环境保护设定人人必须遵守的底线;环境经济学则可以平衡人们对环境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而使人们对环境问题的研究得到更全面、更系统、更有效的考量;生态人类学则关注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环境问题研究提供生态、生计、生命问题的第一手观察资料。”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教授罗康隆告诉记者。
  在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中,各学科的研究需要互相借鉴、互相支撑。耿柳娜举例说,环境心理学研究侧重个人主体因素,需要借鉴其他学科宏观视角,重视社会人口特征、文化传统、社会制度与环境舆论等社会结构性因素对环境行为的影响。
  “从环境政治学的视角来看,对环境中人的研究既是环境政治学的重要议题领域,同时,环境法学对此也非常关注。而环境心理学和环境教育学的研究成果也至关重要,分别解释人的一般行为规律和行为态度的实践孕育。可以说,离开了其他学科的成果,环境政治学很难清楚解释相关问题。”郇庆治说。
 
  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学理支撑
 
  与会学者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包含的对于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对我国环境人文社会科学既提出了重大的理论合作创新要求,也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协同发展机遇。
  郇庆治表示,一方面,我国环境人文社会科学学者要致力于对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一系列基本理念作出进一步的学理性阐释。比如,报告强调既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满足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另一方面,我国环境人文社会科学学者要更自觉地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并作出各自学科视角的理论阐释,总结新经验、提出新方案。如此,环境人文社会科学不仅可以为我国应对生态环境挑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主动性贡献,而且可以依此发展自身,尽快形成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环境人文社会科学。
  推进中国生态环境问题解决,需要将相关问题放入生态文明的框架中加以考量。罗康隆表示,生态文明的相关研究需要从不同学科进行全面剖析,从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生态社会基本理论体系和实现体系,为生态文明的建设、美丽中国的实现提供学术支持。
  以生态人类学为例,罗康隆认为,首先,面对外来物种入侵,生态人类学可以寻求遏制生物污染的文化路径。其次,面对生态灾变问题,生态人类学能够探寻构筑生态安全的文化基础。探求最佳的生态修复和维护对策,需要在对本土生态知识发掘、推广和利用的基础上,通过生态文化的嫁接和重塑来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实现人类的生态安全。
  “此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技术是关键,但最根本的是观念的转变。”卢风表示,人们要认识到,生态环境的美好、教育水平的提升、社会文化的丰富都是社会发展的标志;要真正将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发展的首位,只有这样,人们才能从根本上将环境保护作为分内之责,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此次论坛由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南京工业大学社会科学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学术期刊编辑部主办。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吴楠)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