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郭明:社会化小农:生存压力与困境破解

时间:2011-05-13 22:30:24 作者:郭明来源:温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第23卷第2期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向乡村社会的全面渗透,当今的小农逐步被卷入到高度开放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的体系中。社会化为小农的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农民交往注入新的活力,也给小农带来了新的生存压力。农民流动和土地流转等措施则为解决这个生存压力提供了可能的途径。

  关键词:社会化小农;生存压力;农民流动;土地流转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以小农经济结构为主导的社会,主要交换形式为自然交换。随着市场经济向乡村社会的渗透,当今的小农已非传统意义上的小农,“一家一户就 是一个生产单位的个体经济”的生产关系被打破。“现在的小农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农了,也已经超越了商品小农阶段;并越来越深地进入或者卷入到一个开放 的、流动的、分工的社会化体系中来,与传统的封闭的小农经济形态渐行渐远,进入到社会化小农的阶段。”[1]市场化条件下,主要交 换形式为社会交换。在此情况下,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农民交往都发生了重大而显著的变化。小农生产社会化程度愈来愈高,生活内容愈来愈广泛,社会交往愈来 愈频繁。加上社会化过程中需要以货币作为中介。这时,小农在适应现代化社会所带来的新活力与新机遇的同时,诸多原因迫使社会化小农面临着新的生存压力。为 此,本文试图运用“社会化小农”分析框架,分析社会化小农的生存压力,进而阐述农民的行为选择。

  

  一、传统小农理论综述

  

  首先,有必要对传统研究小农的理论进行综述。在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学中,研究小农问题主要有四个学派。以西奥多·舒尔茨为代表的是市场动力小农学派,在其著作《传统农业的改造》中把小农的家庭式农场当作“经济人”的资本主义企业,小农被当作资本主义企业家[2]。 波普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理性小农”说,认为小农的家庭式农场的生产主要是为了追求最大利润。该学派被称为理性小农学派。以蔡雅诺夫、波拉尼和斯科特 等为代表的是非市场动力小农学派。蔡雅诺夫强调小农为自家生计而生产的一面,他指出小农的家庭式农场的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其家庭的消费需要,不是为了追求 最大利润;波拉尼主张用实体主义的方法来研究小农经济,强调小农的经济行为主要受到社会关系等非经济因素的制约,提出可以用“实体经济学”取代“形式经济 学”;斯科特认为,小农经济行为的主导动机是避免风险、寻求安全,同一共同体以尊重每个人维持生计的权力这个道德观念,保证互惠关系得以持续[3]2-3。 非市场动力小农学派因此也被称为实体主义小农学派或生存小农学派。以上市场动力小农学派与非市场动力小农学派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家庭生产单位的谋利 性;后者强调家庭生产单位的谋生存性。马克思主义小农学派,也可以称为马克思小农学派、剥削小农学派。该学派侧重于阶级分析,把小农首先看作社会的一个阶 级和管理系统中的一类成员。以黄宗智为代表的综合分析小农学派认为“中国的小农同时具有农民学中三大传统所分别突出的特点:资本主义古典学派强调的谋利农 场主;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中的被剥削者;以及‘实体主义’中的谋生存而非谋利的家庭生产单位”。主张“要了解中国的小农,需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其关键是 应把小农的三个方面视为不可分的统一体,即小农既是一个追求利润者,又是维持生计的生产者,当然更是受剥削的耕作者,三种不同面貌,各自反映了这个统一体 的一个侧面”,自称所采用的是“对分化中的小农经济的一个综合分析”,“是一个区别不同阶层小农的综合分析”[4]。该学派也可以称为黄宗智小农学派或商品小农学派。综上所述,传统农民学中的小农,主要是指理性小农、生存小农、剥削小农和商品小农。

  中国传统小农更多的体现了传统农民学中生存小农的特征。他们长期生活于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基本上是一个个以土地为生产中心、以家庭为生活中心、以村庄为交往中心和以基层市场为交换中心的集群。“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5]70在农业生产方面,正如马克思所描述的法国小农那样:“一小块土地,一个农民和一个家庭;旁边是另一小块土地,另一个农民和另一个家庭。一批这样的单位就形成一个村子;一批这样的村子就形成一个省。”[6]这 就决定传统小农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自己生产所需要的农业产品和生产工具等。这使农民在家庭内部就可以获得维持生存和再生产所必需的资料,同时也 使他们失去了与外界联系的必要。所有的一切都可以于一块地、一个家所形成的狭小空间内完成。在农村生活方面,绝大多数农民在村庄这一小社会空间中过完了一 生80%-90%的时间。他们的生活具有同质化且生活方式较为单一的特点,很少受到外界的侵扰。同时,小农内部在消费规模、消费方式和消费水平等方面没有 显著区别。这就决定了传统意义上的小农生活是自给自足的,其生产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家庭需求。蔡雅诺夫分析到,小农的家庭式农场的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 其家庭的消费需要,小农有为自家生计而生产的一面。在农民交往方面,传统的小农社会里,小农的交往范围很少超出村庄的界域,农民的全部世界就是村庄。历史 上继承下来的生产、生活经验已经足够维持小农的经济生活,农民的社会交往十分狭隘。“一小块土地,一个农民和一个家庭;旁边是另一小块土地,另一个农民和 另一个家庭。……便是由一些同名数相加形成的,好像一袋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5]10村庄是由同质的小农简单相加组成,小农之间基本不发生联系,村庄之间相互隔离,基本没有交换和交易的内在需求。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小农的的交往范围非常狭窄,处于一种“自我满足”的状态。

  

  二、社会化小农与生存压力

  

  改 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全面渗透到乡村社会,中国农村社会孤立、封闭的状态逐渐被打破;同时,小农自身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逐步脱离传统小农经济状态,进入 到市场化、社会化的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渗透与社会分工的日益完善,“熟人社会”的传统小农完全依靠自家的资源生产、生活的局面被打破,小农与外界 的联系日益密切,其扩张的速度与范围比过去任何时间延伸与渗透的还要快、还要大。这时,传统小农分析范式已经无法解释当前小农的现实。我国著名学者徐勇提 出了社会化小农的分析框架,他指出社会化小农的指涉对象主要是现代化、市场化和社会化进程中的小农,侧重关注当今小农自身变化和新型特质。

  然 而,随着市场经济全面渗透于乡村,社会化小农的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相互交往较之传统社会发生了显著变化。社会化为农户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带来新的生存 压力,使农民进入或者被卷入到一个不稳定、高风险、不确定和挑战性很强的社会之中。虽说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小农的生活幸福感或者幸福 指数却仍然徘徊不前。由于生产、交往和生活社会化带来的压力所迫,社会化小农的生活水平相比传统小农甚至出现了后退迹象。虽说自2006年以来,我国进入 后农业税时代,但是生产物资的提高、生活消费的剧增和人情费用的增多无不给当今小农带来前所未有的负担。下面,笔者尝试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农民交往等 三个方面对社会化小农进行界定,从而阐述当今小农的生存压力。

  农 业生产:传统小农经济条件下的农户生产主要依赖家庭和村落自我提供,对外部的依存度很低。“在传统中国,相同的劳动方式、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形成了以手 工劳动为基础的平面技术结构。这种同质性的平面技术结构,决定了小农在劳动方式上不需相互渗透、工具上无须相互借鉴、技术上也不必相互交流。”[7]然 而,当下小农的农作方式趋于社会化,这使得小农生产愈来愈依赖于极不稳定的市场。如小农引进新技术,购买化肥、种子、农药和科技含量高的生产工具等都需要 通过市场交换才能得到完成。正如徐勇教授所说的“生产条件的外部化程度越来越高”。近年来,化肥、农药、种子及其他农业生产资料的提价,使农民生活水平徘 徊不前,农民收入“明升暗降”,面临巨大货币压力。笔者在广东省郁南县石台村调查时,据村民介绍获知,一种名叫“挪威牌”化肥,2006年之前售135 元,可是2006年以后却已经涨价到270元。

  农 村生活:市场经济的发展全方位地改变了农民的生活,从吃穿住用行到教育、医疗几乎全部市场化、货币化。获取知识的高成本已成为农民新的负担。一方面是义务 教育虽从2007年进入免费阶段,但培养一个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所要的花费,无不成为农民的沉重负担;另一方面是农民看病难、买书难、培训难和受教育 难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在由传统小农向现代小农转变的同时,传统农村内部高度均等化和同质化的生活方式已经被强大市场经济的渗透力所打破,不同小农能力 上的差异以及机会上的不平等,造成村庄内部出现了农户收入差距增大的现象。农民生活水平的差别和高度的信息传媒技术,共同导致了农民消费欲望的急剧扩张。 受城市消费心理的刺激,他们不再只是根据自己的生产能力和生活实际需求支配自己的生活欲求,而是在相当程度上根据外部,即根据城市的消费标准。这就导致了 农民产生互相攀比消费的心理。结果,农民消费能力强化了的同时其满足消费的能力却又受到限制。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猜你喜欢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