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刘奇:“重中之重”越来越重

时间:2012-09-04 09:52:54 作者:刘奇来源:爱思想


  不少人只以经济效益的眼光,从农业仅占GDP10%左右的角度看问题,把农业置于脑后。美国农业占GDP不足2%,日本农业占GDP不足5%,人家同样把农业放在重要位置。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哪怕只占1%的份额,也马虎不得,懈怠不得,小视不得。简言之,不论农业在一国GDP中占多大份额,它在发展的天平上永远都应处于分量最重的那一侧。

  

  从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看:开发不足,彰显乏力,特色日萎

  

  今天的农业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吃饭产业”,农业之于政治、经济、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农业不仅能够保障粮食供给,提供多种农副产品,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而且还具有推进工业化进程、缓解能源危机、推动以生物质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革命、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等多种功能。

  一是日益强化的食物保障功能。我国人口众多,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农业最重要、最基本的任务。随着人口增加和生活改善,对食物数量的需求持续增长,对品种的要求不断增多,对质量的追求日益提高,既要吃饱又要吃好,更要吃出营养和健康,农业的食物保障功能日益强化。吃菜怕毒素,吃肉怕色素,吃鱼怕激素,一日三餐已经把人搞得晕头转向、疑虑重重。“谁能告诉我,究竟吃什么”已成社会流行病。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其食物保障功能永远都是摆在第一位的基本功能。

  二是前景广阔的原料供给功能。不光人在吃粮,动物在吃粮,现在机器正张开血盆大口与人和动物争粮。1961-2007年,世界人口增加了1倍,粮食产量增加了2倍,但2007年却有8亿人没饭吃,现在是11亿人没饭吃。从目前来看,世界粮食总量供给人吃的还不到一半,大部分用于了动物饲料和工业原料,尤其是能源。汽车加满一箱燃料乙醇,需要200公斤玉米才能生产出来,差不多是一个人一年的口粮。今天的生产生活用具,小到牙具、板凳,大到汽车、飞机零部件,都可以用粮食生产,美国已经可以用玉米生产出2000多种生产生活用品。工业对粮食的需求无限增加,而供给却是有限度的。

  三是不断拓展的就业收入功能。农业就业收入功能,是农业传统功能之一,为农民提供了基本的社会保障。在新的发展阶段,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等多种力量的综合促动下,农业产业链条正从一产向二、三产业延伸,就业空间大大拓展,农民收入大大增加;科技、资本、土地等要素投入的集约化,使农业收入增长方式转变、可持续性增强;农业产业体系逐步健全,农业就业收入的渠道不断拓展;城乡、工农之间交融联动发展,为农业就业和收入增长增添新的动力。

  四是修复环境的生态保育功能。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产业,这是农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本质特征。而二、三产业对环境破坏显而易见,只有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才具有对被破坏的环境予以修复和对尚未破坏的环境予以保育的独特功能。农业生产是人类利用自然规律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对农业生产的合理利用丝毫无损于农业的生态保育功能,农业生态系统与整个环境存在着天然的协同作用。这种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体系,是一种新的生态平衡,它最有生命力,对人类的生存和自然的发展相互有利。

  五是正在崛起的旅游休闲功能。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在实践发展中逐渐显示其多重特点,主要有生产性、季节性、观赏性、体验性、文化性、差异性和多功能性等七项。(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在现代化、城市化背景下,开发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功能的动力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导致需求层次逐渐升级,促进农业旅游休闲功能的凸现;二是随着城市化的负面影响加剧,城市居民普遍追求“返璞归真”、“体验自然”,推动农业旅游休闲功能的凸显;三是随着现代农业的迅猛发展,社会生产效率快速提高,人们的闲暇时间大量增多,支撑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功能凸现。

  六是承先启后的文化传承功能。中华民族有着灿烂辉煌的文明史,源远流长的农业文化是其重要基础和内核。中国传统农业有着十大文化传承功能:其一,作物文化的传承。最有代表性的是粟文化、麦文化、稻文化、蚕桑文化和茶文化等。其二,农业技术的传承。有农事历法、精耕细作生产技术、育种技术、传统农具等。其三,经营模式的传承。在人类农业文明中产生较大影响的桑基鱼塘、梯田种植、坎儿井及林农间作、“猪-沼-果”等农林牧复合系统等。其四,农业哲学的传承。集中表现为“三才理论”,强调天时、地利、人和结合,因时、因地、因物制宜,注重发挥人的作用。其五,农业制度的传承。主要有农地制度、赋税制度等传承。其六,重农思想的传承。中国历朝历代都重视农业,认为发展农业能安民生、稳政权。其七,村落家族文化的传承。村落家族文化体现了中国乡村传统的组织特征和文化特征,作为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一直影响至今。其八,民俗文化的传承。有岁时民俗、饮食民俗、人生礼俗、民间艺术、民间信仰等,连贯古今。其九,田园文学的传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等诗句脍炙人口,田园文学经久不衰。其十,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西医让人明明白白地死,中医让人糊糊涂涂地活。”中医药以其显著的疗效、浓郁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诊疗方法、系统的理论体系、浩瀚的文献史料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正风行于全球。

  有人认为,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薪火相传,成就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几千年没有中断的文明史,关键就在于独特的农业文明承先启后、代代相接。但是,农业呈现的上述多功能性,远未形成中国社会的普遍共识,开发利用更是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实质上,充分开发农业的多功能性,才是中国在世界上最能独树一帜的文明形态,也是中国最具可持续性的文明形态。 从人们的日常生活看:城市多疾病,食品不安全

  美国农业部长迈克·约翰在接受中国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你要吃饭吗?那么农业就很重要。”迄今为止,世界上什么人都有,就是没有不需要吃饭的人。阳光、空气、水用之不竭,但粮食必须生产,人人每天都少不了,可以说每天都在与农业打交道。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今天,任何一座大中城市,如果没有农民工,这座城市就会立即瘫痪。他们只要一天不工作,就会交通中断、垃圾满街、臭气熏天。城市化不是城里人的城市化,而是农民的城市化,是把农民“化”入城市的过程。所有的城里人,向前查三代,差不多都是农民。安徽合肥建国时只是一个5万人的小县城,而今天已是一座拥有近300万人的大城市。歧视农民,就是歧视自己的前辈。

  农村在整个生态环境中起到很大的调节作用,如果都是城市水泥森林,人们将无法生存。“农家乐”给城里人带来了欢乐,几乎所有的城里人没有谁没去“农家乐”体验过,“农家乐”已成为人们旅游观光最便捷、最经济、最实惠、也最受欢迎的活动。农村与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紧密。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逆流现象,不少人已经厌倦了喧嚣繁华,不愿住在城里,自愿移居农村生活。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噪音充耳,让很多城里人患上城市病,尤其人到暮年,年老体衰,克服城市病,只有去农村。

  近几年,“豆”你玩、“蒜”你狠、“辣”翻天、“姜”你军等等戏谑俚语不绝于耳,但这些都是生活的调料品,不是主食。如果主食涨了十几倍,大米涨到几十上百块一斤,不难想象,社会将是一种什么状态。我们跑不过刘翔,但我们必须跑过“CPI”。“量”的不安全很直接,“质”的不安全却十分隐蔽,什么地沟油、三聚氰胺、苏丹红等等层出不穷,防不胜防。过去人们吃的是采自天然的“自然之物”叫“食物”,今天人们吃的是经过加工的“生产之物”叫“食品”。今天的“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天然营养已遭破坏,但厂商为表示营养丰富,又添加许多所谓各类营养素,现在食品中添加的各类营养素已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这些通过化工手段合成的营养素对人体有多大危害,没有谁能说得清楚。特别是转基因食品的危害更令世人恐慌。

  一个简单的常识告诉我们,儿子为什么会像老子,就是因为遗传基因的作用。一旦改变基因,儿子还会像老子吗?不像老子又会像什么,谁都无法预测。在山西、吉林,五、六年前开始引入美国的先玉—335玉米种子。近来发现,这些地方的老鼠没了,猪牛羊产子少、不产子、产怪胎的现象很普遍。五、六年时间老鼠可以繁殖20代,家畜可繁殖3代左右,而这只相当于人的生命的十几分之一,其对人类的危害,没有几代人的观察是无法预知的。美国已正式宣布了转基因食品的危害。凡是种过转基因植物的土地,小草长到1米多高,小虫子变成巨虫,无药可治,无以应对。种植转基因作物较多的巴西、阿根廷动植物畸形现象普遍发生。有专家称,吃了转基因食品等于在人体内建了一座农药加工厂,而且直到人的生命枯竭它才会停止生产。转基因人造的特性和不可避免的不完美性,会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影响其他有关及无关的生物,它们将永远无法被收回或控制, 埋下的隐患就目前的人类能力是难以应对的。搞生物遗传基因能力最强的美国孟山都公司针对社会上的种种质疑,又提出一种新的解析,说他们过去用的是植入法,现在改用控制法,即将基因自身不利的一面加以控制,而不是植入其他基因,就不会有问题了。这只能是一个大大的“天问”! 从纵向历史看:战争年代,农村包围城市;建设年代,农业支持工业;改革年代,农民服务市民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