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2-16 20:44:29 作者:李国祥来源:爱思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写进了党章,成为全党的共同意志。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点工作加以部署,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最近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即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举全党全社会力量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
一、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持
我们党之所以高度重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因为只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才能解决好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才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新时代我国“三农”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三农”问题关系国计民生,要从根本上予以解决,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就迫切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只有农业农村现代化了,国家现代化才是全面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包括物力、财力、智力支撑在内的多种推动力量。国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干部配置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其中,智力是乡村振兴最重要的因素,是乡村振兴不可缺少的人才保障。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瓶颈制约,必须汇聚全社会力量加以破解。作为与技术和管理一样的乡村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智力是乡村振兴极其稀缺的资源,而农村内部又很难解决,迫切需要外援。
客观来说,乡村振兴难度很大,甚至比减贫难度还要大。世界上很少有现代化大国没有“三农”问题的,没有城乡差距的。不能说其他国家没有作出乡村发展的努力,但总体上说国外在探索乡村发展方面的经验可供我国借鉴的很少。尽管如此,凭借中国人智慧,成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非不可能。在消除贫困方面,中国为世界贡献了智慧,创造了方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践,都需要智力支持。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早期西方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曾经发生过“羊吃人”圈地运动。一些新兴工业化和城镇化国家也出现了大规模的贫民窟。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赋予农民家庭承包经营权并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推行“三权”分置。在这项制度下,农民进城务工可以流转土地经营权,进城成为市民可以有偿退出承包经营权,回乡可以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此项制度安排不能不说是中国的创造,在世界独一无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可以最大限度保护农民权益,又可以有序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这项原创性制度安排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怎么强调也不过分。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都曾经使乡村出现产业空洞化、农业经营者出现高龄化以及人口大量迁移后出现的空心化等现象。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走一条不寻常的道路,不可能照搬某个国家现成的经验和做法。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还需要创造性地进行类似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制度设计,而不是模仿其他国家走过的道路和制度选择。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强化制度性供给,这对于发挥智力支撑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关系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村产权制度,二是农村要素市场机制和配置制度。私有化产权和自由化流动要素配置制度不是我们应有的选项,也不可能让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设计怎样的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要素配置体制,迫切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和创新。
发挥智力作用,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的战略和对策问题研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立乡村振兴专家决策咨询制度,组织智库加强理论研究。要抓紧研究制定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和乡村振兴法、深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扶持小农生产、持续减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重大问题。“三农”领域的专家要以智力贡献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其他领域的知识分子也应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乡村振兴是历史性任务,需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智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随着实践的发展,广泛开展实际调研,客观评估各部门和各地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效果,总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经验,提出建议,做好宣传。
三、切实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不仅大量农村劳动力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而进入到非农产业和离开农村就业,而且高考等制度让大量农村青年也离开了农村;不仅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且乡村振兴缺乏人才,缺乏推动者。为此,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特别是要畅通智力下乡通道,吸引专家学者等服务乡村振兴事业。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需要新型职业农民,而且需要大量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大量培育本土人才,而且需要大规模引进外来人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组织的全方位建设,其中一个显著特征是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在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中,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农民,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为乡村全面发展提供动力,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与城市发展有明显不同,乡村振兴很难完全靠现代化经济等吸引人才,聚集智力等要素。日本等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发展的经验教训表明,没有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升,即使建成一流的基础设施,也未必能够吸引年轻人在乡村生活和工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切实保护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
乡村文化建设,对智力资源要求更多更高。解决乡村文化建设智力不足的难题,必须在培育乡土文化、本土人才的基础上,组织、动员和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入乡村文化建设,开展文化结对帮扶。作为拥有智力优势的知识分子,理应以身作则,积极投身于新时代的乡村文化建设的大潮中。
发挥智力支撑作用促进乡村振兴,是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的突破口。要总结知识青年下乡和大学生村官等经验,参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做法,探索新的工作体制机制,鼓励有“三农”情怀的人士回乡下乡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市场与贸易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