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刘奇:“诗意栖居”与“四生”契合

时间:2018-09-22 18:26:27 作者:刘奇来源:爱思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生态宜居”摆在乡村振兴战略五大目标任务的第二位,足见生态宜居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程度。生态宜居就广义而言,应包括环境优美度、生活便利度、社会文明度、资源承载度、公共安全度、市场发育度、居民幸福度等等,它应是文明的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五位一体相融合、相统一的理想生活环境。要建设这样一个乡村环境,关键在于生产、生活、生态和生意的“四生”相互契合、彼此照应、互为支撑、互为因果。

  首先是生产与生活的契合。

  生态宜居不能以看一眼就走的外地人、城里人的视角审视,它首先应是本土居民的宜居。而本土居民生于斯长于斯,未来发展依赖于斯, 农业生产是他们的主业。新的居民点建设首先应考虑有利于居民从事农业生产。我国是一个小农户为主体的国度,这种国情还将长期存在。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积极推进土地流转,但至今仍有70% 的农户依然耕种着自己的土地,没有参与任何形式的流转。如果新规划的居民点离生产场所过远,农民种田要跑十几里、甚至几十里,即使设施再现代,生活条件再好,生产与生活严重脱节,农民也不会满意,每天需要开车去种地,收获的产品还不够油钱。

  前些年,一些地方掀起的“灭村运动”风潮,东部某省一个县级市把一千多个村整合成208个新社区,带来的就是这样一种后果。同时,一些地方居民点建设不是按小桥流水人家的农家格局,而是像城市一样盖上高楼,赶农民上楼,农民对此也比较反感。农民不像城里人夹个皮包就上班, 农民需要有存放农具的地方;农民也不像城里人瓜果蔬菜随时到超市采买,农民需要利用闲散时间在房前屋后种些瓜果蔬菜以自用,如果住在高楼上,他们的这一需求便被扼杀。

  当然也可在居民点办个超市让农民去买菜,这样一是不符合农民习惯,二是浪费了农民的闲散时间,三是加大了生活成本,四是在石油农业泛滥的背景下,农民不放心安全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流行的最佳生活方式是吃的东西必须是自己种养的。

  其次是生产、生活与生态的契合。

  遵循生态化规律、按照生态学原理,贯彻绿色化发展的新理念是造福子孙后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生产绿色化应做到:

  一是坚决杜绝为了温饱不顾环保的乱象发生。在一些地方辟山开矿、围湖造田、挖地采煤造成环境严重恶化教训惨痛。杜甫有名句“国破山河在”,今天我们决不能让“国在山河破”。有些自然景观是上亿年形成的,破坏了就再也不能恢复。

  二是坚决落实农业农村部提出的减肥增绿计划。到2017 年底,我国已经实现农药的负增长、化肥零增长,但这距离绿色化还相去甚远。美国的生物肥已占总用肥量的50%以上,我国仅10% 左右。不光减少农药化肥造成的面源污染任重道远,而且除草剂、农地膜污染之严重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三是变植物动物的“二物思维”为植物动物微生物的“三物思维”。就农业生态循环的大系统而言,植物是生产者,动物包括人类是消费者,微生物是分解还原者,它把植物动物的残渣废料包括人畜粪便分解还原作为植物的肥料进行下一轮生产。微生物在农业领域的开发利用应摆在各级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这是贯彻落实中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性举措。没有“三物思维”便没有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生活的绿色化,就是要提倡低碳生活方式,从村户环境卫生抓起,让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让居住在那片土地上的每个人时时、事事、处处都能身体力行,自觉践行。

  再者就是生产、生活、生态与生意的契合。

  所谓生意就是通俗说法的做买卖,市场开发。一个宜居之所不应只是生产生活生态的契合,还应做活生意,做好繁荣的市场开发。市场不活跃,在高度发达的交通通讯时代,缺乏便利的生产生活条件,就谈不上宜居。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打通线上线下的物流通道,把生产的好产品卖出去,卖个好价钱,把旅游景点推介出去,把游客吸引来。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把人类最高境界的生活环境概括为“诗意的栖居”。一个能够点燃激情,触发灵感,让人诗兴大发的地方, 当然最宜人居。“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只有“四生”契合之处,才是“诗意栖居” 之所。

  作者:刘奇,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农经学会副会长,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18年第16期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