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19 22:38:37 作者:王思斌来源:爱思想
内容提要:乡村振兴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选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市场化、城市化、国际化过程中也衍生出农村的“弱生态位”现象。要实现乡村振兴,除了经济的转型升级,还需要进行社会基础建设。这包括形成适应农村“可行能力”的产业结构,以加强集体经济、合作经济为基础的“再组织化”,以及农村居民现代国民素质的提高。农村居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理念整合、协同运作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体系,对改变农村“弱生态位”状况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乡村振兴发展 社会生态 农村社会基础建设
作者简介:王思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至今我国改革开放已经40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改变,一个普遍贫困的农村基本告别短缺,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发展活力增强。总体上来说,农村居民的获得感是明显的,改革和社会转型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也不可小觑。党的十九大做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基于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的深刻认识,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后的中央2018年农村工作会议分析了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形势,对未来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战略规划,令人鼓舞,当然任务也相当艰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①本文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对我国不发达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社会学分析,力图从经济社会政策与平衡发展的角度对改变农村的弱势地位及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本文所说的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建设是指对支持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反映于乡(镇)村层次的城乡关系、政社关系和村庄社会结构的整合与强化。
一、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成就与发展中的问题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众多问题倒逼的产物,正是这一重大改革改变了我国农村的总体面貌,2亿多农村贫困人口在短时间内走出贫困,在进一步发展中增加了自己的财富,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21世纪,我国又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村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如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取消农业税、实施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居民有明显的获得感。许多中青年农村劳动力走向城市和市场,既获得了更高收入,也接受了现代化熏陶,他们的现代素质明显提高。在公共政策方面,进入21世纪以来,中央大力推动市场化和城市化,农民、农业和农村越来越深刻地被纳入这一过程,这也促进了农村的现代化。“三农”在以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为中心的历史进程中接受洗礼、发生“蜕变”。
另一方面,农村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境也是明显的,这被社会学家和政府称为“三农”问题。以家庭联产承包为特征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带来了农村社会关系的变化。②在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黄金发展阶段之后,农村经济的地位开始发生变化。我国农业生产率一直不高,农业的科技含量较低,农产品质量不高,这导致我国农业一直处于市场化竞争的弱势地位。在不发达农村地区,大量青壮年离开农村到没有根基的城市异乡打工,虽然收入增加了,但是也造成了农村的“空心化”。新一代农村劳动者缺乏对农村的认同感,一些人不懂农业、不愿从事农业、总想逃离农村,这不但缩小了农村积极群体的规模,而且带来这样那样的社会问题。在这些农村,留守老年、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主体,农村的活力明显减弱,农村正在失去数千年来拥有的核心地位,在城乡关系中逐步被边缘化。进入21世纪,我国加速了农村城镇化进程,这既使大量农村居民转为城市人口,同时也因为有些地方的过度行政型城市化伤害了农民和农村,农村成为向城市输送短缺优质资源的输出地。更有甚者,一些农村出现了土地撂荒现象。这些都反映了农业在农村居民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在降低。在这种背景下,甚至一些人担心起“农民的终结”③的问题。
在成绩和问题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下,以更宽广的视野全面审视、综合判断“三农”的定位,给出符合实际的改善“三农”问题的对策是必要和迫切的。“三农”问题、乡村振兴不只是经济问题,还是社会—政治问题。除了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之外,加强农村社会建设也十分重要。因为好的社会基础不但能支撑农村的经济发展,而且能促进农村社会整合与城乡和谐平衡发展。
二、从社会生态学视角看“三农”问题
我国的“三农”问题由来已久。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三农”问题做了大量研究,但是在实践上始终未能实现实质性突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决定启动面向国际市场的国有企业改革,在优势突破的改革战略下,“三农”问题被搁置下来了。虽然政府也做过多种努力,但是其关注度总比不上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我们可以看到,改革以来,中央出台了许多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但是,在政策实施上,许多地方政府主要是关注农业,而忽略了农民、农村。“三农”问题是一体的,也是与城市和更大的经济社会系统相联系的。要真正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客观地审视其地位。社会生态学是分析“三农”问题的一个视角。
社会生态学是将生态学理论运用于社会现象分析的理论。源于生物学的生态理论强调物种之间的生态结构,关注它们之间的竞争和共生。20世纪20-3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创立了以城市人类生活研究为特点的人类生态学(人文区位学)④,之后,社会生态学在考虑了经济、文化、地理等因素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已经成为涉及人类经济、居住、社会和文化活动、人类与环境关系研究的重要理论视角⑤,对于社会生态学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已有较多研究⑥。大略地可以这样说,社会生态学将所研究的相互联系的人类活动看作一个有区位差异的系统,人类的各种活动依据生态链(生态位)相互联系在一起,但是它们又有高低、主次之分。在这个具有主次的功能系统中,能发挥主要功能者占据着中心位置,其他部分则在这一生态系统中处于次要甚至边缘地位。社会生态系统是开放的,一个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区位特征,会受到它所处的更大生态系统的影响。社会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是复杂的,由于本文不是社会生态学的专门论文,所以笔者不去细致地定义它的相关概念、阐述它的理论逻辑,而是一般地运用它的基本思想来说明问题。农村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系统,它与外部系统有诸多联系,从而农村处于不同层次的社会生态系统之中。说到乡村振兴发展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四重社会生态的角度对之进行理解。
第一,国际超级经济—社会生态系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和辛勤劳作,解决了十几亿人的粮食自给问题,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但是随着我国短缺经济的终结,作为商品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竞争力已经成为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在国际社会生态系统下,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并力图从边缘走向中心,但是农业和农村发展是滞后的,我国的农业农村与发达国家(甚至某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不占优势。片面追求工业化带来农村环境污染,过度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粮食质量下降,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的许多农产品缺乏竞争力,处于生态系统的弱势位置。如果开放粮食国际市场,我国的农业将面临严重冲击,并会极大地影响农业的发展、农民的收入和农村的地位。
第二,国内宏观经济—社会生态系统。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确立了建立工业国的发展战略,工业先行、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使我国在不长时间内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工业体系,但是也造就了“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深入发展,使农村在整个发展格局中的相对地位没有上升。在城乡关系的生态系统中,农村的弱势地位依然明显。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明显不足。在不少地区,政府对农村的综合发展、农村居民素质的提高缺乏应有的关注,农村和农业一直处于弱势状态。我们看到大量中青年农村劳动力离开农村、不稳定地流向城市,农村的其他优势资源也被吸往城市,一些农村的“空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⑦。在城市化进程中有的农村成了直接或潜在的受损者,这也加剧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不平衡。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