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10-08 09:37:45 作者:唐代兴来源:爱思想
概括地讲,“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战略,它为了实现财富和福利的长期持续增加,而对一切资产、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也包括金融和实物资产等实施管理。” 正是因为如此,可持续发展通过布伦特兰委员会的推动,最终成为一个面向第三世界国家的激进话语,它是更新资源管理中追求更大化的持续产出,或者追求最大的可持续增长。更重要的是,“可持续发展也包含着一让人安心的修辞手法。我们可以全部拥有它们: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社会正义,不只是在当前,而且是永久性的。” 从本质上讲,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比工业主义更贪婪的求全主义,它既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追求全面高速的经济增长,满足人的需要,又要保护环境,满足子孙后代的需要。正是这种贪婪的求全主义,使“可持续性学派的观点还远远难以令人信服。到目前为止,它们产生的一切充满了矛盾、混乱和内在的不一致。” 这种理念上的混乱、前后不一致和实践上的求全主义,使“在一个由市场自由主义支配的世界上,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是暗淡的,除非它能够表明环境保护对所有地方的收益率和经济增长都是有利的,而不仅仅是这些竞争性的价值能够相互调和。”
可持续的生存本质 可持续发展观对于有待发展的第三世界来讲,是一剂很好的强心针和兴奋剂,亦是修饰物质幸福论追求和惟经济发展模式的最好方式。然而,可持续发展观的自身内在矛盾和对当代人类错误导向,已经开始引来人们更理性的关注和实践上的反思。蒂莫西.卢克(Timothy Luke)指出:“作为一个社会目标,可持续性充满未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多长时间的可持续性?一代,一个世纪,一千年,还是一万年;其次是人类哪一层次占用的可持续性?一个家庭,地方性村庄,主要城市,整个国家,还是全球经济;再次是对于谁的可持续性?所有现在活着的人,所有将来活着的人,所有现在活着的生物,还是所有将来活着的生物;又再次是什么条件下的可持续性?当代跨国资本主义,影响较小的新石器时代的狩猎和采集,还是某种全球性的帝国;最后是什么的可持续发展?个人的收入,社会整体性,国民产值,物质资源,个人消费,还是生态多样性.。” 蒂莫西.卢克的质疑和追问中包含着两个根本性的问题:
第一,可持续发展是否只是经济发展?
第二,可持续是不是就是可持续发展?
首先,可持续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发展问题,因为可持续经济发展只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并且它只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后形态,而不是它的最先形态和根本形态。客观论之,可持续发展问题,首先指人的问题,文化、精神以及教育、科学、技术的问题,只有当恰当地解决了这些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才可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可持续不等于可持续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仅仅是可持续的一种形态,并且是一种后续形态。也就是说,一切形态的可持续发展,都必须有一个可靠的平台和坚实的基础,这个平台和基础就是可持续。可持续的首要问题,是可持续存在和可持续生存。所以,可持续首先解决的是自然、生命、人、社会的可持续存在问题,然后解决的是自然、生命、人、社会的可持续生存问题。在此双重基础上,可持续发展被提上议事日程才可获得正确思路与方法。
综合二者,可持续生存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基础、平台和最终的归属;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生存的后续展开形态,或者说提升形态。所以,可持续生存,是生态文明的基石;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的丰腴形象。从根本上讲,生态环境的生境化,是解决生态文明的基石问题,即解决自然、生命、人、社会四者共在互存、共生互生的可持续性问题。
可持续生存式发展释义 简要地讲,可持续发展就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它所强调的是发展,是发展的不停顿性、不间断性,连续性,落实在经济领域,就是追求社会经济增长的高速性和不间断的持续性。因而,可持续发展观所追求的方向与生态文明所努力的方向,构成了内在不一致。因为衡量生态文明社会的根本指标是生态环境的生境化,即地球承载力、社会自净力和气候生境化,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恢复地球承载力、社会自净力,并使自然界的气候生境化。全面恢复地球承载力、社会自净力和气候生境化,都不是发展问题,而是生存问题。抽象地讲,生态文明社会所致力于实现的,是“人与天调”,即实现自然、生命、人、社会四者共在互存、共生互生。“人与天调”的问题,不是发展问题而是生存问题。无论是从具体方面审视,还是从整体角度观照,生态文明社会所面对的根本问题、基本问题都是生存问题,而不是发展问题;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所肩负的根本任务,也是生存问题,而不是发展问题。所以,生态文明社会的实践探索创建,只能走可持续生存式发展的道路,而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如果要选择可持续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只能成为一句空话。比如,走可持续生存的路子,要追求低碳化生存,实现生境生态,必须启动税收等法律手段和政策杠杆,规范、压缩汽车生产产业,抑制汽车消费;但如果走可持续发展路子,就是为保持高经济增长指标,而可出台各种鼓动政策,鼓励汽车消费,刺激汽车产业无限度发展,其结果,低碳排放、恢复生境只成为空洞理念而束之高阁,生态文明社会只成为惟经济增长模式的装饰话语。再比如,黄河、长江之于中华民族生存具有根本性的地位,但今天的黄河、长江的生态状况极为不佳,它面临着生存的全面危机。如果按照可持续发展观,在黄河、长江流域再修建更多的水电站,这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如果这样下去,黄河、长江的生存能力将更加被弱化,最后丧失最基本的可持续生存潜力。反之,按照可持续生存式发展要求,现在的黄河、长江最需要休养生息,使它们恢复可持续生存能力,而不是雪上加霜地进行水电开发。但这只是对黄河、长江流域之可持续生存的消极的不作为方式,如果采取积极的作为方式,国家应该采取紧急行动对策,对黄河、长江流域的水电站展开全面审查和清理,然后对这些星罗棋布的大小水电站实施有计划的拆毁,使这两条母亲河重新恢复流畅,重新恢复自净化能力,从而使其恢复生境化的自承载力。
可持续生存式发展观有三层含义:首先,它明确强调生存的根本性,强调生存是发展的前提、基础、动力。没有生存,不可能有发展;并且,发展只能是为了更好地生存。所以,生存不仅是发展的前提、基础、动力,还是发展的归属。其次,它强调生存的可持续性和可持续生存的根本性,没有可持续生存,根本不可能有可持续发展。第三,可持续生存式发展,是指在实现可持续生存基础上的发展,是为了不断强化和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可持续生存的发展。
如果在更广阔的视野背景上来理解“可持续生存”, 它首先指人的可持续生存,在这个意义上,第一是要求人人得以生存;第二是人人得以可持续生存。比如,一个保持高经济增长的社会,总是一个高污染、高碳排放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社会正义往往成为空话,因为穷人总是被置于更恶劣的生态环境里,承受更多的二氧化碳、更多的污染,吸纳更多的废气和噪音,吃更多的高含毒性食物,承受更多的灾疫之难。富人却相反,越是富裕,就越能享受低碳排放、低污染的生活环境。所以,可持续生存必须重点考虑穷人的可持续生存问题,即必须使穷人也平等地享受低碳排放、低污染的生存环境,即平等地配享环境正义。
其次是社会的可持续生存。这里的“社会”是一个全称判断,指国家共同体,因而,社会的可持续生存,是指整个国家共同体的可持续生存,它包括城市社会、农村社会、发达地区、贫困地区的可持续生存,以及城市社会、农村社会、发达地区、贫困地区可持续生存的协调。
其三是地球的可持续生存,包括地球生物圈的可持续生存,物种生命的可持续生存,具体可以落实到森林、草原、江海河流的可持续生存,比如,黄河、长江的可持续生存,事实上标志着整个中国社会的可持续生存状况;草原、森林、湿地、荒野的可持续生存,是整个人类社会和生物世界获得可持续生存的基本条件。
4、可持续生存式发展的社会化方式
当确立以开辟可持续生存式发展道路来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时,可持续生存式发展道路得以开辟的社会化方式,最为集中地敞开为如下三个方面。
低碳化生存:可持续生存式发展实施的基本社会方式 在当代处境中,(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所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地球承载力、社会自净力和气候生境化。其中,气候是世界生变的晴雨表:气候一旦突破自身规律而运行,则意味着整个地球和宇宙生态的失衡。在今天,气候失律的根本表现,就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来源于人类活动和大自然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氯氟烃、甲烷、低空臭氧、氮氧化物等温室气体,超过了地球对它们的吸纳自净能力。其中,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因为它既具有吸热功能,更具有隔热功能,它一旦在大气中增多,其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从而导致温室气体大量聚集,形成地球表面变热,土壤、水、空气三者运行失常,气候失律。所以从根本上讲,温室气候源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持续超量,从而导致整个地球成为高碳化的地球,整个社会沦为高碳化的社会。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