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2-23 21:15:24 作者:温铁军来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1期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是影响人类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从比较视野出发, 把气候变化导致的农业稳态社会和游牧流动民族之间的长期互动、亚洲大陆气候地理的多样性等因素纳入思考, 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的国家政治形态、文化延续性、乡土中国的低成本自治等的内在逻辑, 从而更充分地把握生态文明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意义。对于当下中国而言, 只有通过补短板、再平衡, 全面贯彻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 加强中央政府逆周期的综合协调能力和基层政府夯实乡土基础应对软着陆的能力, 才能使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保持平稳。
中共“十九大”之后, 海内外都在讨论关于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的一些新提法, 本文主要对两者内涵及其相关性做出阐释。
一、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农业文明演化的决定性影响
近年来的科学研究表明, 人类社会的变迁主要受到气候冷暖变化的制约。
竺可桢是民国时期学业有成的科学家, 新中国就任中国科学院的院长, 他在半个世纪之前中国人普遍相信“人定胜天”的时候就提出过历史沿革受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的论断。他提出的朝代周期理论在当时还未得到充分论证, 但却被近年来世界上对全球气候暖化高度关注从而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所证明, 人们已经研究出了气候变化的长周期。只要把气候变化周期和人类发展变化周期结合起来就能发现, 今天的很多说法几乎都可以作为“八卦”来看———比如说商朝的陷落是因为商纣王宠幸妲己的荒淫无道。那么, 历史真实是什么?
人类在漫长的农业文明之中, 气候只要变暖, 就会导致农耕文明向北扩张;相反, 气候只要变冷, 就意味着游牧民族全面南下。人类不同生存方式的向南和向北的移动, 带来了人类社会的根本性变化。
农耕文明在亚洲是灌溉农业, 人们要聚落而居, 需要大量劳动力共同劳作, 因此多子多福, 安土重迁。这本来不是一个负面的概念, 而是一种生态、生活、生产三位一体的农耕文化存在的方式。而北方的游牧民族在宽阔的草原上一定是移动的, 逐水草而居就不能常住。一旦北方变冷, 地面冰雪覆盖的时候, 北方游牧民族就得全面南下, 抢掠农耕民族贮藏的粮食———同时还砍人, 把地留下来放牧牲口。不过, 由草原而来的游牧文化到山边就不走了。中华民族的农耕社会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因为游牧民族南下挤压农耕社会, 逐渐向南进入山区, 中原大族举家南迁, 进山进沟, 躲开了杀戮灾难。所以南方的大姓, 如广东的陈姓源于陈县, 福建林姓源于林县, 都能在中原找到根。
客观地看, 农业稳态社会和游牧流动民族之间是一个长期互动的过程。每当气候暖化, 农业社会也会发生对游牧民族的驱逐。比如汉武帝逐匈奴于大漠以北之后, 匈奴部族事实上沿着亚欧大陆往西边去, 把欧洲北方部落向西南部不断地挤压, 进而西欧北方的日耳曼人被挤压进入了意大利半岛, 成为病入膏肓的罗马帝国灭亡的“最后一根稻草”。演化出东西两大文明早期互动的起因, 在于气候变化造成南北两大文明的互动从而导致世界发生了结构性改变。这些随着气候变迁研究而提出的人类历史演变的新假说, 仍然需要大量研究来证明。
为什么说气候冷暖变化与人类社会变迁的研究和生态文明相关?因为, 生态文明本身就是由气候变化所形成的人类社会结构变化而引起的生态变迁。中国东部的农业如何由原生农业不断拓展, 最后演变成了东北亚和东南亚的次生农业?原因就是生态条件:人类最早是在亚洲大陆的两端形成早期农业的生产方式。
在亚洲西端是两河流域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约10000年前形成的原生农业, 伴随气候暖化而向欧洲拓展成为次生农业。因为西亚两河流域面积狭窄, 所以形成的是以单一作物小麦为主的食物体系。今天这个世界上, 由于西方殖民化扩张, 造成整个北美、南美乃至于整个澳洲、大部分非洲, 都以小麦粉为主食, 其根源就在西亚两河流域原生的小麦农业。
在东亚则是四河流域, 即江淮河汉, 也可以用“四河文明”的稻、黍、豆、桑四大作物来代表东方对人类农业文明的四大贡献。这主要是因为东方四河流域面积宽广, 又是沿着三级地理台阶而下, 且被五大气候带所覆盖, 所以东方农业在距今12000年前的起源之初就是多样化的。原生中国的农业品种占全球20-25%。但在向东北亚和东南亚拓展出去的次生农业地区, 则是稻米为主。
亚洲大陆之所以长期是多神崇拜, 多教融合, 可能与气候复杂变化之下农业资源丰富, 家庭男耕女织种养兼业, 村社能工巧匠、十业并举的多元化生存方式相关。例如, 重庆市北碚区有“巴渝农耕文化陈列馆”, 这个陈列馆创办人家里有座小庙, 庙里面什么神都有。这个西南地区的情况, 与十多年前在河南看到的情况一致。这些现象说明本来具有多样性的农耕社会的民间信仰就没有西方一元论宗教所具有的那种极端排斥性。长江上游的巴渝山区如此, 长江下游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也如此。村内的公园也是什么神都有, 耶稣和穆罕默德在农民那里不对立, 都同样可爱, 这就是与自然界多样性协调一致的农耕文化中的多元崇拜。在亚洲东部儒家文化地区, 至今都是儒道释不分家, 与各方面的神都和平共处。
农业社会的多元性, 决定了人们精神信仰的丰富多彩。伴随近代西方殖民扩张, 单一神教强势传入中国, 内在地排斥民间多元信仰, 不断引发“教案”, 恐怕也有东西文化差异的因素。从万年农业的根上看, 人类文明大致分为两大类:西方是一元论的, 信奉一个绝对真理;东方是多元论的。
我们所讲的生态文明之多样性内涵, 正来源于在早期人类告别蒙昧进入农业的生存方式初立之时, 东亚多元化的气候地理环境派生了农业社会的多样性。这与西方文明在根源上就不同。
二、世界农业的异质性在西方殖民化扩张期间发生突变
欧洲告别蒙昧之初本来是在次生农业地区, 相比西亚, 形成的是次生文明———本来是在西亚两河流域周围形成的小麦为主的农业带, 随着气候逐渐暖化, 欧洲冰雪退去, 那里的次生农业文明逐渐形成。
此后, 罗马海盗文化长期捋掠财富形成的奴隶制的政治国家灭亡后, 欧洲经历了漫长的千年黑暗。其间没有完整意义的国家, 极易受到各种冲击。一场疾病或者北方维京人南下, 都意味着灭顶之灾。欧洲历史上多次出现大规模的人口减少, 因此把那段历史定为封建主义。我们19世纪被西方列强打得晕头转向之际错用了欧洲封建主义概念, 把自己辉煌的几千年文明也说成是中世纪。其实欧洲因为中世纪以来形成的贸易逆差一直没有缓过来, 所以在因互相战争而造成筋疲力尽之后去抢西亚北非, 接着往美洲去捋掠, 就把罗马奴隶制移植于殖民地大陆。
概言之, 欧洲因长期的贸易和财政双逆差导致贫困, 那就要走出去捋掠。这一跨越大洲的冒险所形成的是奴隶制三角贸易, 贵金属白银流入中国。
直到十八、十九世纪, 中国一直是第一经济大国、贸易大国以及第一白银储备大国———占有全球白银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殖民化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即欧洲人到了美洲和澳洲, 把在欧洲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带了过去。欧洲气候好、多雨, 基本上找不到灌溉农业的历史遗迹, 大多是“漫坡种地”。这种方式到了美洲和澳洲, 使得那里的早期殖民者占据的农场几乎找不到水渠灌溉模式。
所以, 亚洲的灌溉农业生产和聚落而居的村社制度, 在欧洲人复制的美洲和澳洲都不存在, 在欧洲人复制的非洲也不存在。当西方人占领了北美洲、南美洲以及非洲这些大陆的时候, 这些殖民地大陆主要采用了欧洲的生产模式, 开始了简单的生产力扩张, 即土地规模经营。
这套经验及其理论被我们照搬过来, 成为高校教科书。可中国出去得了吗?我在世界上考察了几十个国家, 开始去美国考察大农场, 没找到原住民做农场主。后来到了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 哪儿都找不到。为什么没找到哪个殖民化国家的农场主是原住民?为什么全是外来殖民者当农场主?殖民政府不给原住民财产证书, 只让外来殖民者去抢地盘, 然后把所谓合法的土地证书发给外来殖民者。殖民地的白人政权不会给印第安人发任何资产证明。因此美洲就演变成西方殖民者的大农场农业。这是靠大规模减少原住民人口而形成的规模化农业。
这种规模农业, 我称之为“农业1.0”。什么叫“农业1.0”?请问:在殖民化之前农业可曾被作为产业?什么叫做第一产业?没有殖民化, 哪有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的历史?
欧洲农业的异质性, 其实也产生于西方人的殖民化。
随着殖民化的扩张, 欧洲向外大量迁移人口, 从而形成欧洲自身土地资源的相对宽松, 就从过去的所谓田园诗般小农村社, 转变成小农场经济。欧洲就形成了典型的殖民地宗主国的小农场经济。因为没有办法与其派生的殖民地大农场竞争, 所以宗主国小农场经济变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绿色农业、市民农业、休闲养生旅游景观等农业。农业“三产化”率先在欧洲实行, 就变成了一种国际经验。又因为它是以市民作为农场主的一种农业, 也就是说农场不再由农民经营, 60%以上的农场变成了由市民经营。因此, 它的农产品消费者也会对外来农产品有强烈的排斥, 这是社会文化的保护, 而不是技术壁垒或是贸易壁垒。所以, 现在中国的农业生产尽管过剩了, 但凡向欧洲出口, 均遭拒绝, 因为他们认为中国整个发展都是一种不人道的, 所以他们认为中国农业也没有基本的道义, 就坚决不买我们的农产品。比如, 鸡本来是飞的, 非把它弄在笼子里, 不讲鸡道;猪是聪明的动物, 非弄在狭窄的空间里面催肥, 不讲猪道。这是欧洲的一种社会文化。一般而言, 莱茵模式比较讲社会性。因此欧洲的绿色农业、绿色政党, 变成了欧洲的一种社会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