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斯涵涵:规范网络募捐,莫让众筹变“众愁”

时间:2018-03-22 21:32:48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



 
“这是我亲戚的朋友,信息真实,请大家帮帮病重的他”“我的初中同学,希望大家伸出援手,帮帮他”……近年来,个人求助性质的网络众筹信息不时在朋友圈刷屏。同时,“骗捐”等负面新闻屡屡被曝,真假难辨的求助让爱心人士产生了质疑。针对这一现象,今年两会上,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建红委员直言:“遏制骗捐先要正本清源。”(3月20日工人日报)
 
不可否认,新的慈善众筹方式利用现代化网络方便快捷高效的技术特点,确实为经济困难人群迅速筹集资金,帮他们渡过难关。据了解,民政部于2016年遴选了12家网络慈善众筹平台,进行了官方认定。截至目前,平台累计募款超25.8亿元。在目前医疗保障还不够健全的情况下,网络慈善发挥了一定的救急救难的作用,发扬了扶危济困的慈善精神,值得肯定。
 
但是,网络募捐也是一把双刃剑,快速、简便的审核方式也容易导致信息不实,善款标的额随意,去向不明甚至“卖惨骗捐”。网络慈善的走向并不轻松,反而迷雾重重。从“众筹去美国”,到“边募捐边开奔驰、秀钻戒”,“敛财”“骗捐”等质疑也从未间断。一系列募捐风波靡耗着社会的信任与爱心,真假难辨,众筹变成了“众愁”。
 
朋友圈里的捐赠活动怎样监管,现在还没有一个有效手段,因为在朋友圈、微信群里为亲朋好友进行的爱心捐赠活动属于赠与性质的自愿行为,不在慈善法草案的规范范围之内,目前个人接受民间捐款的情况还很难明确监管部门,只能以道德予以约束或其他法律途径来处理。
 
不仅如此,除了求助者信息真实性无法辨别、“骗捐门”频出以外,求助者多平台筹款超出实际所需,造成筹款浪费的问题也很突出。善款使用的监管空白致使网络募捐风波此起彼伏,缺乏法律支持和公共监督的善款来去,注定是一个喧嚣、诟病的载体。
 
古人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针对“善款滥用”、“卖惨骗捐”等不道德、不规范甚至涉嫌违法犯罪的问题,需要系统、专门的法律法规和健全的规则对慈善平台、慈善事业、慈善行为予以规范,正本清源,此乃罗建红委员大声疾呼的原因。
 
我们首先要从法律法规上发力,填补网络重筹募捐的监管空白,加大骗捐成本和惩戒力度,坚决杜绝骗捐敛财、践踏爱心的不良途径。具体而言,将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接入网络慈善众筹平台。利用平台与银行、住建、工商和车管等部门联网,设定财产“红线”,建立信息核对机制遏制骗捐。并将申请人核对备案,避免重复救助。凡经过社会救助的筹款申请人,信息将登记在平台数据库中,若申请人重复筹款,对于无合理原由的,列入诚信黑名单,总之提高全程审核质量,强化募捐的透明性、专业性、公益性,认真履行善款使用监督责任;维护网络慈善的公信力,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