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周鸿陵:从放弃GDP中心看中国后改革问题

时间:2010-05-01 20:35:59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 访问专栏


2009年8月12日21时30分,周鸿陵院长在新时代网络公民学院的UC房间进行了“从放弃GDP中心看中国后改革问题”的主题讲座。

周院长首先对讲座背景做了下介绍,7月5日,光明网发表“GDP政绩观风光不再”的文章。文章提到“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9日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会议强调,要扩大考核民主,加大群众满意度在考核评价中的分量。”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了整个考核评价机制的指导思想和内容。 “既注重考核发展速度,更注重考核发展方式、发展质量;既注重考核经济建设情况,更注重考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杨维富博士指出:“在经济发展初期,GDP政绩观有其重要意义,在某一阶段也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迈入新阶段,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观开始逐渐显现其负面效应。”这次讲座的主题便由此而发。


周院长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矛盾进行了阐述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发展初期主要是解决物资匮乏的问题,通过市场经济的手段在90年代末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在这一阶段,以GDP为中心的政绩观有其价值,也有效落实了中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针。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人们的需求逐渐多样化,社会逐渐多元化,而与此同时,剧烈改革引发的社会弊病开始逐渐呈现,贫富差距越趋悬殊,利益集团已然形成,进一步的改革遇到了严重的阻力,社会进入了后改革时期。这一时期的基本矛盾已然不是民生问题,而是政府和社会所能提供的公共产品(服务)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多年积蓄起来的矛盾处在一个激发期,近年来群体性事件频发也说明了这一点,原有的处理手段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社会治理出现了危机。而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和民间社会的共同努力,双方都要转换工作思维。我们主张采取非暴力合作的方针,像于建嵘那样做一个建设性的合作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转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和谐社会就是公民社会,而公民意识需要培养,公民知识需要积累,公民技能需要实践,人是社会的根本,我们的公民教育就是围绕治理和转型的目标,给和谐社会打造一个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