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这样一条思想脉络,它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密码

时间:2020-11-02 11:15:56 来源:上观新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学,在人生论方面蕴含着一条共通的思想脉络,即仁慈之心→和谐理念→天下情怀。这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逻辑上的先后关系,即首先是每个个体都要有一颗仁慈的心,由此人与人之间、人与万物之间就可以和睦共处,进而整个世界就可以和谐、太平、天下大同。这一条思想脉络,蕴含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智慧。

  仁慈之心

  仁慈,是把儒家、道家和佛教相关概念合并在一起的一个概念。儒家讲仁、仁义、仁爱,道家讲慈、慈爱,佛教讲慈悲。仁慈之心,除了有道德之心的意思,还有超越层面的含义,但道德心是它的起码内涵。

  《论语》里讲樊迟问仁,孔子就答了两个字:爱人。孔子基于人类情感的互通性得出了差等之爱,即爱人是从身边的人爱起,从对父母兄弟姊妹的孝悌之爱,推己及人,达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将仁爱推而广之的方法。孟子认为人有恻隐之心,他也主张仁者爱人,主张世俗统治者要施行“仁政”。孟子的仁爱思想与孔子有类似之处,都是由近及远、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这种推演式思维方式的典型表述。

  道家表面上反对儒家的仁爱思想,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但是道家并非不主张仁慈之心,《道德经》明确地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在道家那里,世界就像一杯水,本身按照自然之道运行和沉淀。过多的人为干预就像搅拌这杯水一样,只会增加更多的虚伪概念和无用的行动,从而使水越来越浑浊。最好的办法就是清静无为,世界之水自然就会安静下来,清澈起来。因此道家所讲的爱乃是一种大爱、博爱,是遵循宏观规律的爱、不刻意之爱。

  佛教里面讲仁慈的概念是慈悲,慈就是给予众生快乐,悲就是帮助众生去掉痛苦。释迦牟尼最早是因为看到了人间疾苦,才决心寻找解脱之道。佛教认为,人间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怎么摆脱这个苦?要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佛教以“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的教义,来净化人类个体的心灵,使智慧开放、烦恼解脱、觉悟圆满。以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的修持,净化人类相依共存的生活环境,使国土庄严、众生安乐、世界和平。可见,佛教的仁慈之心多是与开悟的智慧相联系的。同时,佛门也讲孝悌之爱、广博之爱、无爱之爱。

  总之,儒、道、佛三学都讲仁慈之心,仁慈之心是它们人生哲学的核心内容。

  和谐理念

  儒、道、佛三学蕴含着一条绵延不绝的“和”之脉,铸就了中华文明宣扬“和谐”“和平”的独特品格。著名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人类已经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己的高度技术文明手段,同时又处于极端对立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营垒,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谐。”

  儒家的孔子认为,“和”不仅是一个富有辩证意义的哲学范畴,而且是一项伦理道德和治国理政的重要准则,更是一种值得孜孜追求和恪守的人生境界。《论语》中明确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乐记·乐论》提出:“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认为有了礼乐的和谐,天地万物就能和谐有序,国家社稷就能和顺安宁,人际关系也就自然和睦了。儒家思想的继承者孟子和荀子也对“和”的理念和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孟子明确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认为:“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

  《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明确指出,万事万物都是从道而来。“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就指出,万物的存在和发展都包含一个基本准则,就是“和”。《道德经》云:“知和曰常,知常曰明。”意思就是说,万事万物都在流变当中,唯有“常”是不变的,“和”就是这不变的东西,就是自然规律。明白这个规律,就是明白人,就拥有智慧。相反,如果不明白“和”的道理,就没有智慧,就会办傻事了,甚至产生不良后果。老子的“贵和”思想在庄子和后世道教中均得到弘扬。在道教那里,一团“和”气是自然界和谐、人与人和谐、社会和谐的保证。

  佛教和谐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根本原理主要是因缘和合、相互依存的缘起论。佛教关于“缘起”的经典定义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谓缘起,就是现象界的万事万物,皆因因缘和合而生,世间万事万物息息相关、众生平等,没有任何事物可以离开因缘独立存在。概言之,就是互相依存,和合共生。佛教在缘起论的基础上得出了平等的观念,既然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都处于永不停滞的因果关系中,因又为果,果又为因,那么一切事物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下贵贱之分。佛教的平等有三个层次:除了人与人之间的众生平等,还有众生与无情事物之间的平等。用现代语言表述,就是主张人与生存环境相和谐。佛教的缘起论和平等观告诉我们,事物之间互相依存,普遍联系,众生平等,无有等差。因此,万事万物都要和谐相处、共荣共生。

  天下情怀

  天下情怀是把仁慈之心与和谐理念充分发扬的必然结果。

  儒家认为一个理想的人类社会应该是大同世界。《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世界需要化解各种矛盾,儒家主张和而不同,认为最好的办法不是武力而是文德和修养,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孔子提出的“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交往法则,被1993年美国芝加哥世界宗教议会通过的《全球伦理宣言》誉为全球伦理的黄金法则。孟子也提出“仁者无敌”“以德服人”,主张用和平手段解决纷争和矛盾。这些都是儒家天下情怀的重要体现。

  《道德经》中也表达了十分精彩的天下情怀。“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这是说,治理大国要注意谦卑宽容居下,大国和小国要互相谦卑,才能彼此相容,世界和平。2007年开始,中国道教界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国际道教论坛,主题分别为:和谐世界,以道相通;尊道贵德,和谐共生;行道立德,济世利人;道通天地,德贯古今。国际道教论坛的举办,向世界传达了道家、道教的天下情怀。

  佛教是世界三大世界性宗教之一,教义教理的普适性本身就决定了它的天下情怀。中国佛教认为“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明确主张要心怀天下。2006年在中国浙江举办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就以“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为主题,并提出“新六和”的愿景,即: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人间和美,世界和平。迄今为止,中国已成功举办五届世界佛教论坛,主题分别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和谐世界,众缘和合;和谐世界,同愿同行;同愿同行,交流互鉴;交流互鉴、中道圆融。历届主题汇集起来,非常生动地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佛教的天下情怀。

  儒、道、佛三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哲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都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仁慈之心、和谐理念、天下情怀,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的一种表达。我们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