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学者》11月24日文章,原题:中国寻求更大“话语权”中国经济和军事力量的转变继续引人关注,但鲜有人认识到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性质和影响力之变化。一些人认为中国仍不擅长运用软实力,与外部世界沟通不畅。但细察会发现,2021年似乎描绘了中国“话语权”的微妙增长。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就是个绝佳例子。...
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后,用”民主共和”,来取代“皇权帝制”以及“独裁专制”,是历史发展的主导性潮流。这是一种普遍性的现象。而"良政"和"劣政",则是每届政府的具体表现。它取决于每届政府领导人的能力,以及施政方式。我们不能以特殊取代普遍,不能以个别来否定全局。所以,用这套语言范式,在国际上并没有说服力。那么,中国又该如何取得国际话语权呢?...
吴畏: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哲学系教授。(以下为第五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高峰论坛会议精彩发言节选)
国家治理作为一个国家的政治改革、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的新兴观念和实践形式,需要不断地通过建构新的话语体系并形成新的话语权,来总结新鲜经验并彰显其价值意义。国家治理的话语权有两个重要的决定因素:一是国家治理实践是否创造了具有标识或普遍意义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