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最新文章
  • 生态美学的建构路径
    生态美学的建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要通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当前我国...

  •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向度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向度

    近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这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从哲学和伦理学角度反思,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全球性风险,迫切呼唤我们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一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不少学者提出风险社会理论,认为气候变暖、环境恶化、核能泄漏以及恐怖主义、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等非传统安全威胁,...

  • 习近平: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习近平: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北京时间5月18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团结合作战胜疫情 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致辞。习近平强调,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各国人民勇敢前行,守望相助、风雨同舟。在致辞中,习近平提出加强疫情防控六点建议,宣布中国为推进全球抗疫合作的五大举措,呼吁各国携起手来,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病毒没有国界...

  • 杨宜勇:生态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杨宜勇:生态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从历史上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从形式上讲,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从本质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

  • 潘岳:以生态文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潘岳:以生态文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文明形态。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出发点,以资本的无限扩张为手段,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标,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的破坏。马克思主义用自然辩证法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批判,指明...

  • 王德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先进世界观
    王德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先进世界观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处于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期。“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世界之问”,表达了人们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切忧虑。
    面对变革与变乱并存的世界,国际社会怀着期待与迷茫交织的心情,期盼能够引领人们开拓前进的坚定信念和可行方案。习近平主席指出:...

  • 吕新雨:农民、乡村社会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吕新雨:农民、乡村社会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在“三农”问题讨论中,新自由主义市场理论把国家汲取视为农业危机的唯一原因,其不证自明的前提是:只要国家退出,市场进入,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市场问题被归结为农村自身的问题, 但农业的市场在农村之外,它不回答中国农业的市场空间到底在哪里,今天的中国农业到底是否拥有这种空间?这其实是最重要的,国家的退出与否应该从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