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最新文章
  • 孙立平:中国进入利益博弈时代
    孙立平:中国进入利益博弈时代

    利益博弈时代,显然不是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突然出现的。在最近的几年中,有几个重要事件已经在预示着利益博弈时代的到来,只不过这几个事件没有这次房地产调控影响这么深刻和广泛,利益博弈的要素也没有这次齐备。 案例1:围绕121文件的利益博弈。房地产是近年来中国利益博弈最典型的一个领域,房地产集团也是目前中国发育程度最高的一个利益群体。房地产集团最漂亮的一次博弈是2003年。当年6月13日央行出台121...

  • 孙立平:有关重庆模式的两点看法
    孙立平:有关重庆模式的两点看法

    越在这样的时刻,我们越需要一份冷静。首先,无论重庆事件的结果如何,重庆模式面对的那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不能用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去了“西来”,还会有“东去”;第二,重庆模式的出现,客观上起到了撑大政治空间的作用,刺激了有特点的“地方施政”和政治多元化的出现,因此,不应从“削藩”的角度肯定(薄熙来...

  • 何增科:社会矛盾通过协商对话解决治理难题
    何增科:社会矛盾通过协商对话解决治理难题

    原标题:通过协商对话解决治理难题 近年来治理变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社会政治进步的推动力量出现更明显的多主体化趋势。 总的来说,一种新的治理变革方式已经形成。 它的主要表征是,民间公共舆论和公民集体行动形成社会压力,然后政府作出善意的回应,在压力与回应的互动中社会政治在缓慢进步。在两者的良性互动中间,政府的回应既包括对具体事件的具体解决,同时也包括了政府对政策法律的修正,以及政府的管理方...

  • 明浩:从“民族国家”走向“公民国家”
    明浩:从“民族国家”走向“公民国家”

    原标题:从“民族国家”走向“公民国家”当前民族研究的困惑与出路 建国初期,我国“以阶级斗争为纲”,国家建构呈现明显的“阶级国家”特色,近年来则呈明显的“民族国家”建构趋势。但应该认识到“民族国家”的局限性,适时推进“公民国家”...

  • 刘再复:解决社会矛盾最好不要用暴力方式
    刘再复:解决社会矛盾最好不要用暴力方式

    原题:刘再复谈八十年代的学术环境 八十年代的学术虽也浮躁,但充满追求真理的热情。 上世纪八十年代您曾担任过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经历了文化界在改革开放中的许多历史性节点,很多人说您是当时参与文化界改革的一个代表人物。 刘再复:有人说我是文化界“党内改革派代表人物”,这是一个政治概念。用这种概念描述我,并不准确。我始终是个文学中人,文化中人。但我应当承认,在上...

  • 社会治理项目组旗开得胜
    社会治理项目组旗开得胜

    2011年9月初,由北京新时代致公教育研究院院长周鸿陵、中国弱势群体研究会会长胡星斗、网络社会学者李白驹3人组成的社会治理(北京)项目组在南宁旗开得胜,首开利用专业团队帮助利益受损群体的成功案例。 该项目组在南宁期间,针对长期上访的南宁某公司300余名职工经济利益、土地利益被侵占的案情,延聘经验丰富、有良知的全国知名律师、记者、专家、学者等组成专业团队,统筹规划团队行程及议事程序。事前指导对方...

  • 中国维权的3.0版
    中国维权的3.0版

    时间:2012年12月29日下午2:30——5:00 地点:道·长沙湘菜馆北京店 主持人:欧阳劲 欧阳劲:受周鸿陵先生的委托今天由我做主持。按照罗伯特议事规则,主持人将控制时间,另外把会议程序告诉大家。首先感谢各位在寒冷的冬天、大雪纷纷之后聚集在长沙饭店,特别是几位老朋友,我代表组委会向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在由我介绍一下到会的嘉宾:第一位是...

  • 王会:乡村治理中的“不得罪”逻辑
    王会:乡村治理中的“不得罪”逻辑

    随着“三农”问题的凸显,乡村治理遭遇新的挑战。在此过程中,税费征收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它以农民负担成为影响国家和农民的关系及“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为表述特征(李昌平,2002),引发政学两界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和曹锦清的《黄河边上的中国》,共同塑造了世纪之交三农问题的反思(温铁军,2...

  • 刘练军:司法政治化的滥觞——土改时期的人民
    刘练军:司法政治化的滥觞——土改时期的人民

    从1950年冬季开始,我国广大农村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到1953年春,全国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都已完成。全国有三亿多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包括老解放区农民在内)无偿地获得了大约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的约七百亿斤粮食的苛重地租”。[1]在这场“石破天惊”(汉学家费正清语)的土地改革运动中,各县组织...

  • 李炜光:将财税作为中国改革切入口
    李炜光:将财税作为中国改革切入口

    限制权力,最好的办法是从限制钱袋子入手,把钱袋管住了,别的权力就不在话下;预算仅有公开还不够,不能给个账本让公众自己看,那不是正确的态度;公开是一个机制,要用法律保证公民亲身参与预算,保证大多数公民看得懂预算 李炜光 1954年5月出生,河北顺平人。天津财经大学教授,《现代财经》杂志主编。主要著作有《市场经济中的财政政策》、《中国财政史述论稿》、《魏晋南北朝财政史》等。2009年5月,曾在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