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14 14:48:07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
7月4日,“新形势下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高端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安徽大学举行。与会学者围绕后疫情时代的社会治理、文化建设、民生问题与社会政策、城市性格、乡村治理、反贫困以及城乡关系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通过兼业方式促进农民增收
2020年是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张文宏表示,2020年之后,贫困治理的聚焦点应从农村的绝对贫困治理,向城乡协调的绝对与相对贫困综合治理转变,同时要防止脱贫群体返贫。脱贫是第一步,脱贫后如何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需要学者深入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培林认为,国家应从“盘活”农民富余劳动时间与产业空间的角度给予农民更多的选择权。他表示,怎样让农民普遍富裕起来,进入中等收入群体,是我国现代化面临的最大难题。使农民富裕起来的一种常规途径是通过农业的规模化和机械化,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另一种途径是使农民更广泛地兼业,大规模盘活农民富余劳动时间。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发展农村电商,开展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乡村养老等兼业经营活动,都是盘活农民富余劳动时间的办法。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承包地、宅基地方面,则要赋予农民更大的财产权,盘活农村闲置资产。
中山大学城市社会研究中心主任蔡禾提出,要从政府补贴、政策引导、农民市民化、农村产权法规化等角度推动乡村振兴。一方面,让进城的农民工有能力举家迁移,真正实现市民化。另一方面,让留居老人有能力获得稳定的养老社会化服务。市场化的前提是在法律上明晰各种生产力要素产权。因此,要夯实农村土地、集体经济、宅基地等各个方面的法治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冯仕政提出,要针对不同的农民群体,构建分类施策的农村社会政策体系。其核心是通过向农民赋权,让农民有充分的选择权。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胡荣建议,建立“新乡贤”回归的政策体系,加快制定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等,进一步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提出,城乡之间应当在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过程中保留各自独特属性,并最终实现共生和融合发展。农村要追求现代化,而实现现代化的方式并非只有城市化一条路。农村完全可以立足自身条件,通过乡村振兴实现自我的现代化发展。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何雪松认为,城乡关系研究一定要关注百姓生活、生计和生机,并要有点、线、面、体等层面的思考。当前,农村居民逐渐向县城集中,城乡社会学研究也要从“村”上升到“县域”。要拓宽视野,关注区域性问题。要运用创新方法研究城乡之间人口的迁移和回流,关注互联网电商给城乡关系带来的逆转现象。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静提出,农民和外部市场的联系正在扩展。村庄本质上从一个内向型经济体转变为一个外向型经济体。土地的价值、乡村共同体权威秩序、乡村生产和生活的组织角色和规则、对乡村伦理的社会评价等,都发生了变化。社会学学者应对这些新现象保持敏感,并试图通过它们发现新知识。
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推动后疫情时代的社会治理创新,是社会学者应负起的责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强带领其团队在北京市海淀区清河街道开展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改革试点工作,即“清河实验”。他谈到,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中国能很快控制住疫情,与中国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有密切关系。正是这种特殊的基层治理模式,稳定了社会。
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吕德文结合疫情期间在武汉的调研经历谈到,要从党员的属地化管理、动员群众以及发挥社会组织功能等角度,实现后疫情时代基层治理的务实与创新。我国党员群体非常大,应成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要力量,要让党员回归基层社会治理,利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田毅鹏深入分析了疫情对社会治理的多维度影响,提出要从网格化修补、社区治理技术化、生活方式改变等角度,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创新。
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上海大学基层治理创新研究中心教授李友梅认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社会治理及其研究需要有新的问题意识和担当意识。要关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心态,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加强社会心理关怀,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吉林大学东北振兴发展研究院院长邴正认为,后疫情时代的文化建设,要认真总结研究中国式抗疫的文化机制,增强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文化发展;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推进适应信息文化、网络文化发展的文化创新。
社会政策注重改善民生
谈到社会治理的政策选择,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认为,首先,要保市场主体才能保就业,保就业才能保民生,保民生才能保消费。其次,鉴于就业主战场已转移到第三产业,要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最后,城镇化速度放缓,要支持回流农民工就业,有意识地将部分项目向中小城市配置。
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院长关信平表示,进一步加强民生建设,应坚持更加积极的社会政策,让社会政策在保障民生、提升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要坚持更加稳妥的社会政策,在设计和制定社会政策时,应有长远的眼光,并增加社会政策本身的“福利弹性”,提高应对经济波动的能力。要持续促进更加公平的社会政策,持续加强城乡一体化,提升社会政策的统筹层次,注重民生保障的质量公平。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思斌提出,新的发展理念要有新的社会治理理念。民生是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社会建设要以人为本,国家总体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
会议由安徽大学主办,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承办,安徽大学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以及长三角社会学联盟协办。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