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1-12 15:47:34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
此前言是梁泉老师在查找单位资料的时候偶然发现的。是周鸿陵老师在1998的手稿。当年周老师兼任北京紫云书院文化有限公司的经理时,创办了本单位。当年周老师的同事文硕先生现已成为中国首席娱乐官、文硕娱乐产业策划机构总裁。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梁泉老师认为不妨把周老师称为中国首席非娱乐官、以及非娱乐产业策划机构总裁。
前言
当历史的巨轮驶进1998之时,我们发现新旧交替已成为时代的鸣奏曲。
当我们惊喜于中国经济“软着陆”的成功之时,我们却无法躲避东南亚金融危机余波的侵袭。
当我们告别短缺经济,欣慰于市场的“丰富多彩”之时,我们却不能不面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
当我们为一座座新兴城市的崛起而欢呼之时,我们却不能不为许多大中型国企走出困境苦思良策。
当我们为人大的图章“硬起来”而高兴之时,我们却不能不因那些“张金柱”、“李金柱”的无知而将拳头攥紧。
当我们为新一届领导人义无反顾锐意进取的精神所鼓舞之时,我们却不能不为那些自甘沉沦堕落者而寒心。
……………………………….
这就是我们在世纪之交所面对的中国:新旧交替,枯荣同在。
“那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那是个智慧的时代,也是个愚蠢的时代。……..”大作家狄更斯的这句名言往往能概括一切巨变时代的特点。
巨变是历史的转折,是旧秩序的瓦解和新秩序的重建,是不合时代的死亡,是顺历史潮流的新生。而眼下我们所面对的一切,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僵化的计划经济过程中的历史的必然。
当新一届政府宣告机构改革、宣告金融体制改革、宣告……..时,我们知道我们已经迎来了制度创新的时代。世界正在快速的转变之中,那是经过挑战而走向更好未来的带有刺激的旅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新一届政府充满信心迎接历史巨变之时,作为社会科学工作者,我们有义务与政府一同经受时代风雨的洗礼。这就是这本书问世的原因。
本书由周鸿陵策划提出框架设计并拟出写作提纲,由社科院李阳、中国农业银行总行的孟福增,国家计委的吴晓华等专家学者执笔撰写。具体分工是:
第一章挑战与机遇:中国所面临的跨世纪的问题由当代中国研究副研究员宇剑执笔;第二章抉择:中国改革开放的回顾和前瞻和第六章政府机构改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春光执笔;第三章挺起名族的脊梁由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高级经济师孟福增执笔;第四章国企改革不能再拖由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邓欣执笔;第五章中国的金融改革:回顾与展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扬执笔;第七章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深化改革完善粮食流通体制由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吴晓华执笔;第八章改革投融资体制由国家计委投资研究所副研究员姜华执笔;第九章住房改革面临的困境和出路和第十三章走向未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马瑞岩执笔;第十章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由国家计委社会发展可何平执笔;第十一章财政改革:分税制与建立公共财政由中国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博士刘迎秋执笔;第十三章科教兴国——中国腾飞的关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吴晓东执笔。
集稿之后由周鸿陵统改定稿。
最后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特向给予支持帮助的中共中央党校刘俊杰、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李锦慧女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周鸿陵
一九九八年五月于北京花园桥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