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治理网!微信公众号:治理中国

导论课

时间:2010-04-07 15:36:31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


导论课

来源:新时代 作者:网络学院编 时间:2008-09-19 Tag: 点击: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臣民社会向公民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这是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转型。它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为先导,并由此引起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其中“转型”的具体涵义就体现在经济上由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由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由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型。与此相适应,在政治上,由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由同质单一性社会向矛盾多样性社会转型、由伦理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 。这样一场大规模的深刻的社会转型,必将引起人们的思想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的变化。面对这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的到来,不同的政治团体、利益集团、社会组织、学术派别都分别提出各自的主张以期推动社会的转型。而社会转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转型方式、转型方向的选择会对转型的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参照世界各国的社会转型历程及现实国情,要实现中国社会的安全转型并且能不重蹈覆辙,进行公民教育是一条最为稳妥和付出代价最小的途径。公民教育正是社会安全转型的重要基础。然而,在现实中,社会转型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在缺乏西方文明传统的中国,很多人担心能否建立符合民主政治发展需要的公民。换句话说,在中国文明的基础上,能够培养起适应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公民并使之形成公民社会么?并且,这个体系不仅仅是理论构建的问题,而是一定要进入具体实施的程序操作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把公民教育与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紧密结合,进行细致的研究。
 
 第二节 国内外公民教育研究概况
 
一、国外开展的公民教育研究
 
公民教育(citizenship education)诞生于西方文明的历史背景中,公民教育理论形成和广泛流行于17-18世纪,那正是市场经济兴起和市民资产阶级作为一股新兴政治势力崛起的时代,其政治思想的主题是在重商主义和专制主义国家的重压下解放社会和个人,为此需要限制和控制国家权力,争取和坚守社会的独立及其对国家的监控,保障个人自由和权利。尽管现代西方各国公民教育的内容、途径各有不同。但是,其公民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大致相同。即公民教育的目的是造就适合国家与时代需要的公民。公民教育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第一,公民教育内容趋同,集中于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品德三个方面。第二,突出进行基本观念或核心概念的教育,如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公共利益,正义,自由,平等,博爱。这里的核心理念大致有三个来源,一是古希腊、古罗马的古代民主政治;二是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前后,近代西方民主与自由历程;三是二次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学者对传统的反思与批判。
    
   确定公民教育的核心理念需要对国际上在各国的实行已久,并卓有成效的公民教育进行一番梳理,方能了解世界公民教育发展的脉络,而后才能参照中国的实际加以吸收或改造。
    
   
西方大多数国家的公民教育基本上以三种思想为其教育的核心,即自由主义、共和主义与社群主义。公民教育的核心思想就是一种政治哲学的体现。自由主义在西方占有重要的地位,经过长期的发展,流派众多,体系庞大。我们以当代政治思想家罗尔斯的论述来概括:(1)个人自决原则;(2)国家应当保障每个公民最大限度的个人自由;(3)强调多元主义。因为个体选择的多样性,必然要求相互尊重、宽容多元价值;(4)国家在前三个原则之下,必然对不同的生活方式取中立主义的态度;(5)善的原则:应当公平分配资源,以使所有人都有追求自身善念的公平机会;(6)正当对善的优先性。正义的原则应该约束个人追求善的行为[1]。自由主义的公民教育依据上述原则进行设计,突出中立性、多元性、不干预与平等四个方面的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但是,并不向学生灌输追求人生理想或美好生活的价值观,而是提倡宽容与尊重个人选择的自由。
    
   共和主义的公民教育来源于古典时期的古希腊雅典与古罗马,共和主义公民教育的基本假设是:一个人有足够的能力成为一个好公民。而一个好公民的标准就是具备公民素质。这种公民素质强调的是一种公共精神,是每个公民都要具备的潜在能力,这种潜力的发挥能使公民愿意服从公共善(即公民在公共领域中形成并追求的共同目的),从而维护社群的自由。共和主义有两个显著特征:(1)爱国主义。(2)积极参与公共活动。(3)强调公民素养的提高。
   
   社群主义的思想是在共和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历程产生的。它属于20世纪最后20年在西方迅速兴起的哲学思潮,桑德尔在其名著《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中,批判了罗尔斯所代表的自由主义的缺陷,提出“正义内在于善”的思想,以维护社群利益。社群主义面对的是西方文明高度发展而道德却日趋腐败的自由主义社会,功利与权利为基础的道德理论取代以往的德行观念,社群本身的价值在逐步消失的现状。社群主义的公民教育因此突出两个方向:(1)以社群成员共同生活的环境背景为基础,以整个政治社群的公共善为目标;(2)公民教育应强调实践为主,以培养主动参与公共生活,进而形成对社群的公共认同感。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思潮还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等等,都从各自的角度试图对公民教育渗透自己的影响。但是,自由主义依然是西方思想界的主流。如何对待各种公民教育的思潮呢?徐友渔的一段话对此进行了经典解读,自由主义是一种成熟的政治哲学,它长期处于主流地位,必然遭到挑战和处于守势。它不像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多元文化论那么时髦和和咄咄逼人……哈耶克在《自由秩序原理》的导论中说,西方知识分子很容易批评和放弃自由主义,而发展中国家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学习借鉴西方文化时,也倾向于不是学习西方早先建构文明的方式,而是那些由西方的成功所引发的各种替代性方案的梦想。”[2]
 
 二、我国有关公民教育的概况
 
有人认为国内只有政治教育,或者只有公民教育研究,而没有公民教育。如果仅从狭义的界定看,这个观点无疑是正确的。民国初期,我国才开始有了以公民二字为名称的教育。1913年,才有唐文治作序,上海群益书社翻译的《美国公民学》教材在中国出现。后来公民教育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科学和民主逐渐成为的主流。蔡元培所倡导的国民教育,实际上就可以认为是公民教育。二十年代末商务印书馆编制的一些教材,已经具备了公民教育的核心理念。因为教材中的内容已经体现出强调国家的权利和责任,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政府和公民的关系等。但是1927年,蒋介石开始提出的党化教育逐渐使得公民教育陷入困境,随后蒋介石政府又以三民主义教育政策完全替代了公民教育。虽说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的核心理念与公民教育也有共同之处,但却从此开了政党政治染指教育的先河。1937年抗战爆发,刚刚起步的公民教育便陷于夭折,逐步被沦陷区的奴化教育和解放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彻底取代。
    
   总而言之,自清末以来,中国公民教育的历史不过二三十年,其间还被过多的政治和党化成分渗透其中,并且没有形成全国上下统一的公民教育体系。虽然有识之士在这期间积极呼吁要加强公民教育,1999年著名学者李慎之还曾经萌生当公民教员与编写教科书的愿望[3]。但从当时情形来看,国内公民教育可以说尚未开展。因此,毫不夸张的说,在中国这片有几千年专制传统的土地上,真正的公民教育还没有实现过。但是,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公民教育对社会安全转型的重要性开始为人们所重视,公民教育的研究和开展在中国逐渐发展起来。
   
   公民教育在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和重要地位,当前中国公民教育的开展是中国百年现代化追梦的表征和历史必然;是一个民众自我赋权的行动;它将标志中国人从传统到现代新的生命文明模式的确立;同时也是一种普适合理而且公平可行的教育理念和行动方案。
 
 第三节 教育目标与实现途径
 
一、教育目标
 
在教育目标上,公民教育要培养未来公民的健全的人格特质,这包括有自由思考的精神,独立理性的人格,开放的自我,对待他人的宽容态度,与他人共享价值的能力,多元而不是一元的价值趋向,信任人类社会并对自己有信心。只有这样的人才能适应全球化的历史转型。在教育内容上,公民教育内容中既要强调普世伦理即一种以人类公共理性和共享的价值秩序为基础,以人类基本道德生活、特别是有关人类基本生存和发展的道德问题为基本主题而整合的伦理理念,也要呈现多元的文化,使得学生在公民认同上,除了共同的国家认同之外,也能理解族群独特的文化认同。在教育的权利上,要考虑到学员的差异性,给予学生特殊的选择学习进度权力,使学生不同的利益、文化经验、生活态度得到公开展示的机会。
 
 二、实现途径
 
在教育途径上,要着重从实践入手,让学生树立公民的权利意识和自由思考精神,培养未来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增进公民对政治体系和民主程序的了解,传授公民政治知识,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技能。强调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理解、及处理差异问题的能力。在教育手段上,既要积极改进传统的教育手段,又要充分运用新的网络技术手段,使教育形式多样化,能够更有效地展示文化的多样性,提高教育效果。
 
 
注释:

[1]
罗尔斯:《正义论》,序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据1971年哈佛大学英文版)。
[2]
徐友渔:《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民主与科学网站(http://www.dvscn.net)20026月。
[3]
李慎之:《修改宪法与公民教育》,《改革》1999年第3期。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猜你喜欢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