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1-01 15:35:51 作者:admin来源:中国治理网
治理动向--重庆模式专刊
《治理导刊》2010年12月号
目录
本刊导读……………………………………………………………………………………编辑部
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强国之路的新探索:日照重庆——薄熙来与“重庆模式” …………………………………………………………………………………………杨鲁军
中央领导密集调研,“重庆模式”全国推广已成破茧之势…………………………………新浪
沪研讨重庆模式引爆争议…………………………………………………………………纪硕鸣
解析公租房建设的“重庆模式”…………………………………………………………人民日报
香港媒体观察家谈“重庆模式”:重庆版的科学发展观……………………………中国台湾网
内陆开放对接全球 重庆模式提供样本…………………………………………………重庆商报
重庆模式才是中国楼市的希望……………………………………………………………郎咸平
“重庆模式”进行时: 国资增值与藏富于民并进, 地票交易促城乡统筹发展…………崔之元
薄熙来的新“蛋糕论”与重庆的民生实践…………………………………………………梁江平
探讨:
重庆模式这笔账怎么算?………………………………………………………想不通的豆腐脑
蒲勇健:重庆不是“模式” 是探索…………………………………………………………成石
本刊导读
“重庆模式”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之公共话题,在中国共产党将要换代之即,举国上下乃至全世界都瞩目于中共高层的改革新动作,而重庆模式的提出,有可能彰现出某种趋势。
在笔者看来,所谓重庆模式,首先是领导人不能只以维护稳定、维持现状、修修补补为第一要务,而要有真实的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心,并有真实的改革魄力;其次,领导人的改革对象主要不能是民众,而应是官僚队伍,主要是治官,而不是治民;最后,领导人的改革动力一来自于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二来自于群众的要求与参与。
综合来说,所谓‘重庆模式’,其实质应该是共产党重新坚持走“群众路线”,至于重庆作为一个独特的地区而采取的因地制宜的经济政策,作为‘模式’内容来推广则必有难度。
以下,撮合一些论述及报道,供大家全面了解。
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强国之路的新探索:日照 重 庆
——薄熙来与“重庆模式”
杨鲁军
题记:日照重庆,这本是一部中国新电影的名字;我借用它作为本文标题,意在颂扬薄熙来“新政”使重庆成为一座“光明之城”,和充满希望与美好愿景的城市。
一
公元1997年,中国发生了三件大事:一是香港回归,二是重庆直辖,三是小平撒手人世。香港回归,万众欢腾。重庆直辖,却波澜不惊。这两件事都是小平生前亲自设计和主导的。后一件事绝不能仅仅理解为小平偏爱家乡,实际上它与小平晚年力排异议、以惊人胆略拍板三峡上马高相关。虽然小平最终未能看到这两件事的落实(只差一点时间),但他的逝世与这两件事的发生竟在同一年度,也给历史抹上了些许神秘色彩。
二
2007年仲秋,中央决定58岁的原国家商务部长薄熙来赴重庆履新。其时距重庆直辖整10年。此后1000多个日子里重庆所发生的一切都在在证明,中央的这一决定是何其英明和意义深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决定了重庆的命运。
三
重庆古称巴国,隋唐称渝州,宋代崇宁元年改称恭州。南宋孝宗之子光宗赵惇,初为恭王,旋登帝位,自诩双重喜庆,故改称重庆。沿袭至今。
重庆直辖后的地域面积几与奥地利国相等,相当于5个北京、12个上海、80个香港……重庆市是中国、似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市”。
薄熙来掌渝治渝,恐怕是他从政以来所遇到的最棘手、最严峻的挑战了。
他当初所面对的是这样一个重庆:
1.贫困与落后。重庆号称“市”,其实是小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三峡);城乡差别不啻天壤,所辖40个区县,贫困县占一半,其中17个是国家级贫困县,连温饱都谈不上的绝对贫困人口占重庆总人口一成以上。
2.污染与破坏。山城变成“黄雾之城”(大量重化工业废气、煤烟粉尘与两江雾气混合生成黄褐色浓雾,常年笼罩山城,并在雨天形成酸雨)。路透社曾报道:“重庆啥生意最兴旺?路边擦皮鞋的!”并宣称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