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4-09-12 23:22:56 作者:林毅夫来源:爱思想
1990年代以后,我国地方性的中小银行在改造各地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开始发展起来,但是目前业务量还不大,而且实际运作很不成熟、规范。地方性的中小银行一定要实现商业化,不能由地方政府行政控制,以致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依附于地方政府,甚至成为地方政府背离当地实际和比较优势,进行盲目投资的工具。如果那样,中小银行就不但会与四大专业银行一样不能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方便渠道,而且必然会产生众多的不良资产。另外,发展中小银行需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防范可能发生的道德风险。中小银行也不是越小越好,需要有一定规模,以具备必要的分散市场风险的能力。中小银行虽然是地方性银行,也要注意引进银行间的竞争机制,防止人为垄断产生的低效率。
中小企业以民营经济居多,一般在市场竞争中产生和发展,在技术选择上比较符合我国的比较优势,民营经济的发展能够创造出大量的非农就业机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出口,因此对实现农村产业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WTO 最重要的规则是非歧视和国民待遇原则,加入WTO 后我们需要对境外投资企业和进口产品实行非歧视和国民待遇的原则,实际上,我们的当务之急是首先对我们自己的民营经济落实非歧视和国民待遇的原则,所有对外商开放的投资领域都应该更加彻底地向我们自己的民营经济开放,一些不向外商开放的投资领域也应该向自己的民营经济开放。本来无论加入WTO 与否,我们都应该对自己的民营经济做到这一点,由于长期以来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和体制改革滞后的原因而没有及时调整到位。行业进人限制现在已经成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现实情况是,许多已经向外资开放的投资领域在政策上也还仍然不允许民营经济进入,民营经济在财税等政策上仍然与外资企业处于不平等竞争地位,甚至与国有企业相比,在体制上还比较容易受到歧视。新形势下,发展民营经济,创造就业机会,投资领域需要全面向国内民营经济开放,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五、结论
改革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一直很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要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农村产业和就业结构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的根本出路。为了加快农村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也为了开拓广大的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从根本上缓解我国当前国民经济中生产能力普遍过剩问题,走出通货紧缩困境,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正确的政策选择。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农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民,家庭纯收入中仍然要以来自农业的收入为主,因此,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努力方向。我们应该结合应对加入WTO 给我国农业和农产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培育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开展地区之间的分工合作,充分发挥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增加农业产量,改进农产品品种和质量,不断依经济发展的要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依靠体制改革,培育现代农产品营销方式,参照国际标准制定和执行广泛的农产品质量、卫生标准,为农民和农产品经营者提供明确的努力方向,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和市场竞争能力。为了推动农村产业和就业结构调整,还需要大力发展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努力创造非农就业机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出口。通过发展中小银行体系,解决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融资难问题。配合迎接加入WTO 的挑战,我们应该首先消除对国内民营经济的投资限制和政策歧视,加快国内民营经济的发展,将民营经济培育成创造非农就业机会的一条重要渠道。上述政策措施的落实将使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断进发出新的活力,成为国民经济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力量。
来源:《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第1期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于建嵘:三农问题的关键何在?
下一篇:徐二峨:三农问题与社会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