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28 21:51:56 作者:朱启臻来源:中国旅游报
旅游:融入融合是关键
对一般村落文化保护而言,发展乡村旅游以及休闲农业可能是现实的途径。在经济发展与村落文化保护这对矛盾中,乡村旅游和传统手工业的振兴,被认为是弥合二者的确效路径。在发展旅游产业这一视角下,我们看到传统农业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契机和曙光。
手工榨糖、酿酒、纺棉织布、土陶制作、打铁、竹编等一些古老的技艺,以及收藏在博物馆里的农具,这些曾经是乡村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元素,承载了一代又一代无名工匠的创造冲动,也记录了农耕民族文化创造的历史。那些源自于乡土的民间艺术,同样是民间艺人对其生活世界的审美传达。因此,只有立足于农耕生产生活,我们才能理解江南水乡的跳鱼舞、西北干旱地区的唱雨戏,才能在其独特的韵律中体会到农民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丰收的期盼。此时,面对转型中的乡村生活,留住那些行将消逝的技艺,不仅可以增进我们对自身所属文化模式的理解,也能增进我们对乡土中国的认识。
为充分发挥乡村旅游保护与传承乡村文化的作用,我认为特别要重视三个问题:
一是重视乡村文化开发和旅游规划决策的村落社区参与。村落社区参与体现了“自下而上”的决策理念和思想。这种参与性决策与规划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政府主导的参与式决策与规划,让社区最大限度地参与进来,以实现决策、规划的民主化;一种是乡村居民主动参与的形式,即居民自己组织,进行发展论证,与政府之间进行互动。无论哪种形式,目的都是尊重当地居民的感受和需要。之所以要强调村落参与,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有着强烈排斥农民的倾向,一个乡村一旦被发现有价值,公司就来圈地,把农民排斥在外,这种做法不仅伤害农民利益,也难以实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失去了农民的村落是没有灵性的。
二是体现村落社区居民的旅游经营参与。社区居民的劳动生活过程就是旅游经营与服务过程,只有把两种活动的目标统一起来,才能调动农业文化和旅游开发的积极性,实现乡村旅游的良性循环。因此,要特别注意一些工商资本排斥农民和农村社会,只是在农村圈出一块地,搞所谓度假村、观光园之类的不好苗头。农业、农民、村落是乡村文化不可分割的载体,排除了农民的乡村旅游是空洞而单调的,并无文化可言,也不可能有可持续的生命力。
三是重视游客的参与。乡村旅游中的游客不是观光客,而是乡村文化的参与者。可以通过设计体验项目、城市居民在农家休闲度假、参与当地民俗活动、承包农民的地块或树木、城市居民农产品消费与农户生产对接、机关或学校团体与社区对接等方式实现游客的充分参与,以及与农民的充分交流。
目前,乡村旅游在保护村落文化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缺陷。一是排斥农民和农村的乡村旅游,如一些观光园、农业主题公园等,这种做法解决的不是乡村问题,而是满足少数精英的创作欲和有钱人利用美丽乡村环境获得宜人生活空间的需要,难以体现村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功能,也难以让农民获得乡村旅游收益。以获利为目的的外来资本投资乡村旅游,并无益于村落文化的保护。二是一些不恰当的经营管理方式,于无形之中将商业化的元素渗透到当地文化的细胞中,一些朴实的乡村文化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变味。都市文化、特别是消极的都市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加速了优秀村落文化的消失。三是缺乏科学规划的大兴土木、破坏地形地貌和景观生态,以及私搭乱建、搞不协调的城市娱乐工程等做法,是与村落文化保护和传承背道而驰的。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大部分村落既不是古村落,也缺乏旅游休闲条件,这样的村落同样需要保护。乡村振兴要把满足村民对自身美好生活需要放在突出地位,尊重乡村自身的发展规律。乡村设计既要体现乡村特点和蕴涵乡村文化,又要具备现代居住条件;农田的布置、作物和树种的搭配,使一年四季都有不同景观;生态系统循环利用、休耕与轮作、循环利用与废弃物的处理、土地的净化等,要发扬有机可持续的生产与生活理念;地方知识和传统工艺的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制作,也会为农民带来收益;现代科技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可以极大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
如果人为加速村落消失,或者把农民全部请“上楼”,人们失去的不仅是童年的快乐、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心灵休憩的地方,也消灭了乡村文化得以存在的空间,毁掉了子孙后代寻根的精神家园。
乡村美,首先是文化美;乡村振兴,要以文化为引领;乡村旅游,要以文化为本。目前,在一些地方存在着乡村文化凋敝甚至消失的问题,乡村旅游担当着保护和振兴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乡村旅游要更加注重保护、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乡村民俗、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更加丰富的产品和业态,让人们体验乡村文化;让乡村文化在共兴共享的乡村旅游中发扬光大,再续辉煌。
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社会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刘奇:乡村振兴需要强大的外力支撑
下一篇:叶兴庆:以改革创新促进乡村振兴